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现状及对策
——以淄博师专为例

2016-12-21 05:25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淄博255130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咨询救助

王 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 255130)



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现状及对策
——以淄博师专为例

王 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淄博 255130)

在社会转型、学校变革的背景下,以淄博师专为例,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源于经济贫困的心理问题突出、表演成为影响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勤工助学岗位欠缺并薪酬少、心理救助中教师的爱心空位、心理咨询中贫困生的主体缺失等,是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现状中存有的问题。通过成立贫困生社团、建立多元主体和多样路径的立体资助体系、优化心理救助文化等实现对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救助。

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

学校发展的大背景是时代背景。今天中国所处的变革时代,可以用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来概括,用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的话说就是“自我发生和异质发生的过程的普遍的辩证相互作用”。[1](p196-198)转型意味着从一种平衡过渡到另一种平衡,进而以不断变革的方式去适应深刻变化了的环境。社会转型直接推动着学校变革,改变了微观层面上包括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以社会转型、学校变革为背景,对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产生的新课题进行探讨,关系到高等学校育人质量的提高,亦是对当前教育改革追求核心价值目标公平诉求的积极回应。

围绕大学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的现状,我们对淄博师专展开了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实证调查研究。

一、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工具是目前临床心理评估中常见的德罗加蒂斯等完成并修订过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R,含90个项目。我们对在校大学贫困生当前一段时间心理症状进行测量,涉及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调查发放问卷202份,收回202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99.5%。同时,对各年级部分贫困生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对象

表1 调查对象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贫困生心理症状调查结果

使用 SPSS17.0 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部分结果见表2-4。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在SCL-90总分<160及≥160人数(比例)上,得分<160正常人数的检出率占57.4%,而得分160及以上的,阳性人数占到42.6%。可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人数比例很大。任一因子分>2的轻度症状检出数据显示人数自多至少的贫困生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其中任一因子分<3.9及≥3的检出数据显示中度症状按人数自多至少依次是强迫症状(7.5%)、人际敏感(6.1%)、抑郁(5%)、焦虑(4.5%)、偏执(4.0%)、恐怖(3.0%)。这说明贫困生心理症状存在的普遍性,对贫困生心理救助实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表2 贫困大学生在SCL-90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

表3 贫困大学生与国内常模差异t检验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3中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国内常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各因子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可见,地方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在经济压力作用下甚为突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在大学生中为数不少。

表4 四院系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方差分析(在此仅呈现有显著差异的项目)

注:“+”代表p<0.1,“*”代表p<0.05,“**”代表p<0.01

经过事后检验(LSD)发现(注:以下凡是未提及的项目均是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总分方面,艺术教育系的总分显著低于人文科学系(p=0.046)。艺术教育系的总分显著低于学前教育学院(p=0.031)。因子分2(强迫症状),艺术教育系的得分显著低于学前教育学院(p=0.030)。因子分3(人际关系敏感),艺术教育系的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学前教育学院(p=0.007)。因子分4(抑郁),艺体教育系的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学前教育学院(p=0.009)。可见,专业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存在影响。

(二)访谈结果

关于“学校对贫困生有哪些帮助”“贫困生是否满足于这些帮助”的访谈,86%的贫困生在学校中能受到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的阳光普照,71%的贫困生能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到勤工助学岗位,但表露出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对合理薪水的期待。

关于“经济上比较紧张时,你的解决方法”的问题,100%的贫困生会首选兼职和勤工助学缓解经济困难,体现出贫困生性格品质中的自立自强。

此外,当心理遭遇困惑,面对多个心理救助者时,100%的贫困生将自我排在首位,选择自我疏导,如写心情日记、画画等。83%的贫困生将朋友排在第二位,他们认为“交往比较多,比较亲密”。贫困生的情绪问题一般不向父母谈及,有些贫困生认为,向父母求助会令他们担心。贫困生很少向教师寻求帮助,原因是“老师太理性”“毕竟是个外人”。贫困生不会选择心理咨询机构的理由是“听说过,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不怎么了解。”“接触不多,想不到”“从来没有想过,只有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这反映出教师和贫困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贫困生对心理咨询机构欠缺深入的认识。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影响实践行动,因此,心理咨询机构对贫困生心理救助积极作用的发挥受到贫困生认识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现状的结果讨论

1.源于经济贫困的心理问题突出

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地方大学中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贫困生”为数不少,并且贫困生普遍存在某些心理症状。但目前贫困学生的工作规划和工作重点侧重日常事务操作,比如:贫困生的选定、申请助学贷款程序的管理、贫困学生档案的管理、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等工作当中。而贫困生因经济拮据引发较为严重的精神贫困,如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疏导,可能会酿成悲剧。

2.表演成为影响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

表4不同专业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的差异检验中,艺术教育系贫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院系,突显了专业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当代学校场域中,传统“填鸭灌输”式教育仍大行其道。艺术系专业特点在这样的语境中显示出较强的“表演”性。《现代汉语词典》中“表演”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戏剧、舞蹈、杂技等演出,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二是做示范性的动作。因此,艺术系贫困生在常态化的专业学习中具有较其他专业更多的“表演”机会。在他者面前歌唱、舞蹈、绘画等技艺的展示,使艺术教育专业贫困生可以通过积极的身体活动主动摆脱忧郁、焦虑等心理状态,较好地释放并排遣来自经济压力引发思想负担的负能量。但表演其实质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2]基于此,就能理解表演对于贫困生的成长价值。表演不再仅仅是掩饰、做秀、蒙骗,观看表演也不再仅仅是娱乐和欣赏,而是实现新的感知觉和新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的涌现和重组,生成新的身体、新的人格。[3]

3.勤工助学岗位欠缺、薪酬少

对“学校对贫困生有哪些帮助”“贫困生是否满足于这些帮助”的访谈时发现,71%的贫困生反映勤工助学岗位稀少,在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的薪水很少。这反映出当前未能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双方的对话欠缺,致使学校贫困生在社会适合的就业岗位中空缺。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劳动负担轻,但报酬普遍较低。同时,勤工助学岗位关注贫困生的物质救济,忽视了教育性岗位的设立。即使贫困生在社会中找寻到勤工助学机会,却不吻合与学校中所学专业,不利于贫困生的专业提高。贫困生劳动力廉价,显示出贫困生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劳动就业权应得到相应的捍卫。

4.心理救助中教师的爱心空位

教育实践的生命立场需要教师在心理救助中保持对贫困生的爱心。爱心是教师的优秀品质,也体现出教育实践的文明视域。在对“心理遭遇困惑,是否会向教师寻求帮助”的访谈中发现,贫困生与教师存有不可逾越的心理距离,致使贫困生心理救助中教师角色的空位。如果说进入教师生涯之初是教师自我的身份认同和开启的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断生长与升华则成为成全生命的意识与责任。心理救助中教师爱心的空位,成为制约教师和贫困生展开心理健康对话的教育瓶颈。

5.心理咨询中贫困生的主体缺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4](p183)高校贫困生的生长需要更多表现在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质、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因此,大学中的心理咨询应以贫困生心理健康为根本导向。在“心理遭遇困惑,面对多个心理救助者”的调查中,20%的贫困生在求助自己和朋友无效后才会转向心理咨询,80%的贫困生将心理咨询机构置于末端。可见,现阶段心理咨询在高校贫困生心理救助中参与的物理和心理空间极为有限,这直接导致贫困生在心理咨询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缺失。

三、大学贫困生心理救助的对策

(一)成立贫困生社团

在本次调查与访谈中发现,被选定的贫困生普遍能够接受家庭贫困的现实,并能在困境中坚强的成长,还有些贫困生在自立、自强、自尊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但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客观存在成为不争的事实。

通过贫困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种贫困生实践教育活动,帮助贫困生在组织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加强自我认同感,消除封闭心理,走向自强自立,这是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方向和新模式。[5]

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各种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心理互助活动,特别是有贫困生参与或集合成的社团,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其失落的家庭温暖在社团活动中找寻。让他们在社团中感受人间真情,体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社团组织丰富多样的表演活动,如舞蹈训练、美术剪纸等。这些活动对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负能量的释放有着积极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表演:解读教育的新视角》中提出了教育活动的表演性,社团活动自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存在。因此活动中的人都自由舒展的表现自我,并在自我表现、观看他人的表现中,激发他人的表现,使他人在表现中感受着自己的生命正在自由、全面、持久和艺术的生成与发展,使真、善、美高度融合在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中。而且,这些表现并不因生命的结束而结束。它会在不同的瞬间中长久地滋润着、照亮着后来者的生命,成为后来者表现自我的源泉。[6](p314)这就是一种独特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贫困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为贫困生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此次调查访谈中,艺术教育系贫困生各心理症状的得分普遍低于其他各院系,这与艺术教育系的贫困生在专业的各类表演中释放来源于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在表演过程中成长了个体的生命存有密切的关系。

(二)建立多元主体、多样路径的立体资助体系

以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现在广受教育界及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物质救助成为贫困生心理救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贫困生接受公平高等教育的重要条件。谁为贫困生的优质教育“埋单”?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现,政府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包揽太多,大有将所有的责任担起之势之举。本文的观点是:建立多元主体、多样路径的立体资助体系,即国家、社会、学校、贫困生自身共同“购买”大学阶段的优质教育。

国家完善贫困大学生求学的资助制度。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获得一定成效后,可进一步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建立贫困生享受减还或免还贷款等特惠条件及待遇。

社会各界力量的动员,社会组织及团体组织宣传能力和社会中介作用的积极发挥。如:扶贫基金会不但将社会对贫困生问题的关注加以唤醒,而且将国家稀缺的扶贫资源加以补充;一些企业团体经济实力雄厚在高校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的助学机制。“助学家庭”也是社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一种形式。例如,一个或几个贫困大学生受到一个家庭定向资助,或一个贫困大学生接受几个家庭定向资助。

学校针对国家的财政资助可制定发放、回收制度,以激励贫困生积极进取。学校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聚小爱成大爱,将来自各方的资金汇集,成立以资助贫困生为目的基金委员会。基金会这一组织,制定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以促其运行更加有效。学校应成立自上而下一体的资困助学工作小组,形成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团委、学生处、各院系及年级相关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分工和监督运行机制,确保助学金、奖学金等助学款项发挥合理公正的积极效果。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解困关键在于贫困大学生自身要敢于正视困难,主观自立自强。首先,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贫困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悦纳物质贫困的现实,树立理性的贫困观。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以内在长处战胜外在劣势。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做最真的自己,摒弃自卑,重建自信。其次,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贫困生应加强对自身抗挫折因素的认识,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客观地认识所遇到的挫折。对于不良情绪要适度渲泄,运用升华、转移和幽默等积极有效的防卫机制[7],以及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等正确的应对方式,使面对的挫折正确有效地解决。第三,提高自身积极行动力。调查中贫困生都想改变现状,但普遍 “常立志”,行动力较差。应增强自控力并“立长志”,对自身进行生涯规划,将长远的就业和升学目标具体化,“今日事今日毕”成为意识和行动。

国家、社会、学校的奖助学基金和措施最终在学校中得以实现,并交织成贫困生救助的立体体系。调查中,86%的贫困生表达了对勤工助学岗位增加的需求,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的薪水合理化诉求。因此,高校与社会联合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亦可以提供既能缓解经济压力,又有助于能力提高的教师助教或科研助手的岗位。

(三)优化心理救助文化

《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各心理学派对心理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可从心理现象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来认识心理。《新华词典》中的“救助”是指拯救和援助。本文中心理救助是指对大学贫困生在感觉、情感、思维、意识等心理现象方面给予帮助,帮助心理现象的症状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以及向心理更健康方向发展。心理救助文化主要指心理救助时追求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既内隐为心理咨询者和贫困生的精、气、神,又外显为双方的行为方式。内隐和外显互动与相生,也就是持续“内化-外化”的过程。

心理救助文化的“内化—外化”可通过以下路径和策略来实现。

1. 高校教师爱心的具体落实

本研究中,教师不是贫困生心理问题求助的首选解救者,能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帮助的主体中教师排名较靠后。问及教师位次的原因,贫困生的回答是“老师太理性”“毕竟是个外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是“友善的师生关系”,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积极的“组织氛围”,在这其中学生亲师信道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爱心的来源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立场的确立,教育工作正是基于、通过、为了学生生命而展开的,心理救助工作的开展是围绕贫困生的生命成长,促进贫困生生命主动健康的发展,满足贫困生的合理需要。教师对学生爱心的落实是教育生活中的日常行为,爱心是一种情感,转化为爱心行为才能感召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中,许多中小学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每天接触50名以上的学生,非班主任的学科专任教师,有的每周要接触400多名学生,教师能够叫出学校里面几乎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大数量高频度的接触学生,这是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教师应该学习的。在高校中,有些教师帮助贫困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并为贫困生积极争取应得的岗位薪水;有些高校教师提供贫困生所需衣物等,这是教师爱心的具体落实,是大学教师应继续坚守的方向。

2.心理咨询活动的高效开展

调查中关于“心理咨询机构”,贫困生仅知道其存在,但心理存有困惑或者出现心理症状时,88%的同学都不会选择向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可通过以下策略增强心理咨询的功能发挥。第一,多渠道开展心理教育课程。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学校针对性开设相关课程的依据,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团体咨询等形式进行。这些举措有助于贫困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的掌握,高校贫困生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如个体体验和感悟型的“自信心团体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可有效疏导贫困生的自卑和人际交往障碍等;个性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可通过个别咨询解决等。第二,定时定期开放心理咨询机构。第三,心理咨询经费的落实。心理咨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经费到位和经费支出的落实是重要环节,关系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建设心理咨询室、测评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等能否顺利开展。

[1][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郭颖.表演的道德教育意蕴[J].教育评论,2011,(3).

[3]李政涛.在表演和观看中生成的生命—表演视角下的学生观[J].教育科学,2004,(2).

[4]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高洁,宿静茹.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

[6]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王玉清(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October,2003,(10).

(责任编辑:李静)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chool reform, we take Zibo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o th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We find that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economic poverty, and performance have become important elements to lead to psychological poverty.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work-study posts, low payment, love vacancy of the teachers, absence of subject among the poor students exist in current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We can achieve effective aids for them by setting up poor student society,establishing three-dimensional funding system of diversified subjects and multiple pathways and optimizing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culture.

college;poor student;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2015-11-26

王娜(1982-),女,山东省淄博人,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G444

A

(2016)02-0029-05

猜你喜欢
贫困生心理咨询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救助小猫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