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与高中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相关性研究

2016-12-22 08:05张丽菊
江苏教育 2016年64期
关键词:男女生班干部高中生

张丽菊

自我接纳与高中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相关性研究

张丽菊

以“自我接纳问卷”和“羞怯量表”对155名高中生被试进行调查分析,探索高中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班干部的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程度较轻,其中班干部具有较好的自我接纳心理状态;自我接纳可能是影响高中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中生;自我接纳;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乐于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接受。本文以高中生为被试,从中探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高中各个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70份,有效调查人数155人,有效率为91.2%。其中男生100人,女生55人;班干部(包括班委、团支部、课代表)42人,非班干部113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Cheek(1983)编制的“羞怯修订量表”(Shyness Scale)和丛中、高文凤编制的 “自我接纳问卷”(TheSelf Acceptance Questionaire,SAQ),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集体测试,答案现场收回。测试前由指导者讲清该测验仅供教师教育论文撰写参考,以消除学生的焦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我评定,不得与他人进行讨论,由学生自行答卷。

二、分析与结果

1.男女生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分比较。

表1 男女生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分比较(X±S)

由表1可见,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子分均显示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2.班干部与普通学生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分比较。

表2 班干部与普通学生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分比较(X±S)

由表2可知,班干部组自我接纳问卷、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学生组;自我接纳因子无显著性差异。羞怯量表得分显示班干部组与普通学生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3.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的相关性。

表3 羞怯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各因子相关矩阵及显著性(n=155)

如图所示,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因子与羞怯量表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37,r=-0.410,r=0.504。显示自我接纳越好,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就越轻,反之则越重。

三、讨论

1.关于高中生自我接纳。

本研究采用SAQ对高中生被试的自我接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因子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班干部组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组,这说明班干部的自我接纳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干部在当选为学生干部之前已经具备较好的自尊心理素质。

从自我接纳问卷的结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不高,对自己的要求比较苛刻。如在问卷中问:“总的来说,我对自己很满意。”几乎没有学生选择“非常相同”,基本满意自己的学生也不到30%。这主要与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有关。高中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年龄阶段,在他们的观念中,常常把满意和完美联系在一起,认为满意自己就是满意现状,就是不求上进的表现。

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够给予明确的肯定。如自我接纳问卷中“我认为异性肯定会喜欢我的”“我对自己的身材相貌很满意”“学新东西时我总比别人学得快”等,大部分学生都能恰当地肯定自己。只有少部分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的学生,容易因为一点缺点或不足就全面否定和贬低自己,盲目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这种不良的自我意识,必然会限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关于高中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

本研究采用羞怯量表对155名高中生进行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倾向测量,结果显示,班干部较普通学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程度低,这可能与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班干部比普通学生有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得到的锻炼较多,因此,他们的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就比普通学生来得轻。

3.关于高中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接纳问卷及其因子与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即高中生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则越轻,反之则越重。提示自我接纳可能是影响高中生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中生自我价值的内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自尊心理尤其是对自我价值的评判与接纳,更多是根据其他人对自我的态度,同时他们也希望自我价值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或家长的肯定,特别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经常为能否得到他人的接纳而担心,并以社交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社交焦虑一般是预期性的,在人际交往之前就出现了对他人能否接纳自己的担心,因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表现为紧张、焦虑和不安。这实际上是高中生自我评价、自我接纳的投射,社交焦虑往往是缺乏安全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等特征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

四、建议

在对高中生的社交焦虑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分析他们的自尊心理状况,尤其要注意分析他们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的差别、对实际自我接纳的程度,并注意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接纳水平,这对调整高中生的社交焦虑及行为抑制、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大有益处。

G446

A

1005-6009(2016)59-0041-02

张丽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江苏苏州,215151)心理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男女生班干部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竞选班干部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大学男女生相互评价测验的内容与结构效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