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中级水者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2016-12-22 23:14陈逸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自主学习

陈逸

摘 要: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输入而轻输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亟待加强。作者试图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教学模式引入中级水平学习者的大学英语课堂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成主动探索学习并思考的过程,多角度提升写作、口语和翻译等表达性技能。

关键词: 输出驱动假设 输入促成假设 自主学习

一、引言

语言的功能包括交际功能、思维工具的功能和文化载体的功能,因此,语言教学内容应当涉及此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文化知识和思维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笔者试图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教学模式引进中级水平学习者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完成主动探索学习并思考的过程,通过写、说、译的输出方式训练多种语言技能,实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针对接受正规外语教育并具有一定外语语言基础的学习者,文秋芳提出输出驱动假设,认为从心理学视角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在教学过程中,输出驱动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的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文秋芳,2013)。为适应职场需求,培养学生的表达性技能,如说、写、译等,比听、读等接受性技能更为重要,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在提升效率方面更有优势(文秋芳,2008,2013)。随后,徐美娥、雷巧梅,陈文凯,唐琛等,以及赵靖娜等英语专业教师分别从翻译、写作、口译和口语教学实践等角度探讨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方芳、夏蓓洁则提出以能力素质的培养为本位,以输出驱动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群建的构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另辟蹊径。

文秋芳基于试验结果对输出驱动假设进行完善,提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认为输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直接为产出任务提供语言材料和相关知识,促进当下产出任务的完成,而非单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接受性知识服务、为未来的语言输出打好基础。齐桂芹将输出驱动假设引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演说课教学实践中,以演说为驱动,使学生综合利用文本、视频资源、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多模态学习,优化学生听、读、写综合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语言运用的自信心。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王成秀等将综合技能教学法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实证研究,证明实验组在译文成绩及语言忠实性、准确性和复杂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三、“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中级水平者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适用于中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以说、写、译等语言输出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打开新思路。笔者所在学校以学生入学英语能力为依据实施分层教学,根据新生学习特点,笔者围绕全新版教材,设计了一学期的课堂内外任务,期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写作、口语和翻译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表达性技能。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输出驱动任务

输出既是语言学习的内驱,又是语言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意识到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长久地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输出任务不仅要结合教材内容,具有交际真实性,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应符合学生语言水平,难度适当,具有时代意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所用教材前五单元主题分别为成长、友谊、科技、美国梦和生活与工作,笔者相应设计了五个输出任务,分别为垃圾分类宣传册、校园及周边特色介绍、论述科技改变生活、翻译“中国梦”及性格与价值观描述,期以锻炼学生的写作、口语和翻译等技能。校园内的废弃衣物回收箱吸引了大量学生的注意和讨论,笔者联想到近几年发达国家垃圾分类改造的实践和成效,设计了垃圾分类英语宣传册的任务,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自主搜索相关各国的经验,分组讨论整合信息,以小组形式呈现书面版成果。学生对校园各处及周边已经比较熟悉,笔者要求每位学生以向留学生介绍校园特色为题上交作文一篇,借此交际语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自己平时关注的人、事、物和景。对应科技的主题,笔者设计了课堂口语活动,通过示范,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科技如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对于这些改变个人的态度。在学生课堂上学习了American Dream的故事和内涵后,笔者发布翻译“中国梦”内涵的任务,并借此展开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经历近一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相互认识但并不熟悉,笔者设计了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星座血型、性格和人生价值观的口语输出任务,探讨爱情、家庭、事业、友谊、健康和爱好等的权重。这五项输出任务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输出的驱动下,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语言假设,意识到完成输出任务的困难,然后主动搜索收集信息,整合、研究思考并展开讨论,尽力弥补所想与所能的差距,在模拟语境下完成输出,最终将新知识和思维内化为自己的英语能力。

2.有选择地提供输入材料以保障输出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要求输入要很好地为输出服务(文秋芳,2014),这意味着教师选择的输入要能够为学生的输出提供恰当的语言材料和知识内容。因此,每当发布输出任务时,笔者将事先选择的语言材料通过网络平台一并提供给学生,提供完成输出任务所欠缺的语言材料和知识内容。另外,笔者要求学生搜索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和其他热点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共享搜索成果,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主搜寻信息的习惯,通过不断实践学会做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布置垃圾分类宣传册任务时,笔者在班级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些有关refuse classification的图片、文档和网址,鼓励并要求学生扩大信息搜索面,多角度了解国内外垃圾分类举措的实施和现状,以书面形式呈交小组合作成果。第二项输出任务的形式是独立写作,内容为向留学生介绍学校和周边的特色。笔者先在课上分析了两篇介绍家乡的范文,通过列出提纲帮助学生理清结构,分析内容让他们了解一篇议论说明文应有的重点。此外,为了避免学生无话可讲或不知如何表达,笔者提供校园内多个元素作为写作的提示,包括彩虹门、涂鸦墙、湖心岛、艺术活动、知名校友及特色小吃等,输入形式多为图片、英文介绍和中文网页链接。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模式以趣味性的输入材料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读与模仿开展写作,在长期积累输入的基础上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深广度。在“科技改变生活”口语活动中,笔者以衣食住行为题,举例示范科技带来的变化,然后提供一系列句型,要求学生从某个角度切入,如digital products,entertainment,medical breakthrough,GMO或3D printer等,以小组讨论并呈现的方式完成口语输出。同样地,价值观口语输出任务的完成也借助一系列输入材料,包括血型与性格的实验视频、十二星座及特点简介、有关血型与个性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价值观心理测试等。口语活动的输入材料重在提供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学生在输出需求的驱动下,将新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经过大量实践提高输出流利度,最终实现语言使用的自动化,发展口语能力,满足交际需求。在学生翻译“中国梦”的内涵前,笔者在课堂上开展口头翻译活动,主题涉及茶文化、中国结、打麻将、剪纸、茶马古道、中餐译名等,并组织学生探讨“中国梦”三字究竟译作China dream还是Chinese dream,通过对中外文化相似话题进行共时比较和分析,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积极评价反馈以强化输出

各项任务实现输出后,笔者及时对学生的输出成果做出反馈,从语义表达准确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等角度给予评价,点出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言运用的错误和不足,以及谋篇布局时所欠缺的逻辑思维,通过提供正确的语言输入,弥补学生的盲点。笔者在课堂上随机对口语输出成果进行评价讲解,要求学生进行peer review,对书面输出作业进行修改,进一步强化语言输出。某些小组和个人上交的优秀作品,如垃圾分类画报和宣传手册,则以班级内部传阅的方式让学生见识到同辈的语言能力,以及自己与之存在的差距。输出成果也被计入学生平时成绩考评的一部分,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实行加分奖励。在这种激励制度的驱动下,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收获的回报,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输出驱动力和语言输出效率。

四、结语

输入结合输出的教学活动使得模拟的交际语境更加真实,在输出的驱动下,学生尽可能把握语言输出的机会,借助输入材料,主动搜索整合信息,吸收内化语言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审视课堂角色的转变,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设计更多输出驱动任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和创造力,通过学习实践实现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文凯.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3):120-122.

[2]方芳,夏蓓洁.能力本位、输出驱动与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0(3):3-8.

[3]齐桂芹.输出驱动假设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公共演说课的实践与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53-56.

[4]唐琛,姚杰,米涛.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口译教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75-79.

[5]王成秀,黄毅,付明霞.基于输出驱动假设教学的翻译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6,13(1):21-29.

[6]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7]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8]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7(2):3-11.

[9]徐美娥,雷巧梅.区域性高校翻译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以“输出驱动假设”为视角的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56-58.

[10]赵靖娜.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研究,2012(10):331-334.

猜你喜欢
输出驱动假设自主学习
浅谈“输出驱动假设”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输出驱动假设对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输出驱动假设文献综述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