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引入标准化病人探析*

2016-12-24 03:01
光明中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标准化

薛 霁 杨 光 丁 宏 王 影



【教管论坛】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引入标准化病人探析*

薛 霁 杨 光 丁 宏 王 影

目的评价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激发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13级临床5年制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常规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将期末成绩考核和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期末试卷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表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四诊手段诊治疾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值得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完善和推广。

标准化病人;中医学;教学改革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内选修课程的必修课,开设《中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了解中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哲学基础,理解中医的整体观、生命观、疾病观以及独特的认知方法论,加深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诊疗技术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增加中医诊疗知识和技能,切身感受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思考中医,运用中医,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内在动力。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或者病人指导者,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人。1968年美国的Barrow首先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及考核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将SP教学用于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校2013级5年制临床医学班6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运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两组学生在性别比例、年龄、既往学习成绩均无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标准化病人实施方法

1.2.1 建立具有中医特点的标准化病人培训体系SP选择:因经费有限及培训的复杂性,由中医教研室教师[1]作为SP,能保证教学参与的稳定性,教师扮演的SP能够充分完成SP的职责和作用,其反馈教学的针对性强,能根据自身体会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SP考核剧本的编写:由中医教研室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进行编写,将胃痛、不寐、胸痹等5种疾病作为教学病种,采集临床病历资料, 同时以此为蓝本进行编剧。剧本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资料、模拟环境、扮演要点、SP与学生沟通风格的设定。剧本编写的注意事项包括剧本的真实性和需求性、剧本的可操作性、制定恰当的剧本反馈表。

1.2.2 建立依托标准化病人的教学实施体系中医四诊SP教学:学生分组对SP进行四诊练习,使学生克服面对病人的羞涩、紧张,配合教师完成问诊、望诊、闻诊、舌诊、脉诊和按诊等任务。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中医问诊的内容与技巧,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文关爱的培养。中医辨证SP教学:学生分组对SP进行症状、体征的收集训练,展现SP的临床特征和个性特点;按照病历书写要求,整理归纳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方法,完成对病人的辨证过程,提出证名。

1.3 教学效果评定①期末考试成绩:两组所采用的试卷内容相同,包括传统期末考试题和病例分析题。②满意度问卷调査:向两组学生发放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方法的体验、课堂气氛、学习兴趣、教师满意度等内容。

2 结果

2.1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数差别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例,

注: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满意度问卷调査试验组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对照组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试验组对常规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非常满意度为50%,满意度为26.7%。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非常满意度为33.3%,满意度为20%。两组的整体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 (例)

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难点[2~4]:①两种医学出现认知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医理论受儒、佛、道等中国古典文化哲学影响,理论源于取象比类,从宏观入手;现代医学依据解剖生理,注重微观形态,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解决问题举例,例如在诊法述要讲述如何区别薄苔和厚苔时,朱文峰老师曾说:北方地上面打霜,地上面散在、有了一层白白的这种结晶,但是一看里面地还是可以看得到,或者下雪,很薄的一层雪,并没有完全把这个地面盖掉,因此这样可以见底就是薄苔,如果看不见底就是厚苔。②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多为高精度浓缩版,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医内科、妇科、针灸等,但教学课时大多是40~60 学时,教材与学时配备不成比例的矛盾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最突出问题。解决方法:加强学生课间实习管理,直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对患者的整体四诊接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中医学教材上的固化知识变成其理性的真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真实目的:学以致用。③部分学生认为中医与将来的职业规划毫无联系,认为学习中医意义不大,只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及热情。建议解决方法: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懂得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他们完全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并熟练运用辨证论治来诊治疾病,而是要拓宽他们将来临床工作的视野和思路,使他们对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有一定了解,能进行初步的辨证论治,为更加准确使用中成药做好铺垫。

3.2 西医院校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中医学教学现状[5~7]目前,国内的西医院校运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实践中运用甚少,究其原因,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着大众教育发展,扩招导致生师比居高不下,没有条件开展标准化病人所要求的小班教学;二是对标准化病人的选拔有较高的要求,对其培训需要消耗较大的精力和严格的培训制度;三是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没有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3.3 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中医学教学的优点标准化病人教学虽然不能短期提高中医理论考试成绩,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可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及诊治疾病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执业道德,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实际,已经成为中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全面铺开SP教学法奠定基础。

[1] 郑琼,吕蒙. 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中医辨证教学中的应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3.

[2] 蔡林,陈红,张蜀.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46-47.

[3] 郝秀霞,刘文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75-376.

[4] 郑学宝,王伯章,刘强.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6):46-47.

[5] 张迪.医学院校中医学化学教学改革浅析[J].光明中医,2015,30(12):2711-2722.

[6] 张建伟,张佩琛. 中医内科学教学引入标准化病人的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82-83.

[7] 石景洋,李丽. 中医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医学报,2011,26(10):1177-1178.

吉林大学2015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No.2015XYB11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14年教学改革(No.B2014B12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长春 13004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2.063

1003-8914(2016)-22-3361-02

�显艳

2016-04-12)

猜你喜欢
中医学西医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