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游戏,就不懂人生

2016-12-26 11:03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假象工具理性巫术

不懂游戏,就不懂人生

跟一位创业者朋友聊天。她说自己这两年暂离主营业务,出于兴趣参与了一些与生活美学相关的事情,要么是帮朋友忙,要么是觉得好玩。但事情做多了回头一看,点连成线,线连成面,这些事情之间若隐若现的关联渐渐清晰起来,与自己过去的核心业务竟然也能打通,一个让人激动的商业模式正在成型。

这就是“玩”出来的机遇。我们已经被工具理性驾驭太久了,凡事还未开始,首先要阐明目的,论证过程,勾勒路线,恨不得手捧一张标注了全部关键节点的地图才愿意迈出第一步。然而,“玩乐才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为了好玩而做看似无意义、没有目标的事情,享受与生存、获利、胜出等等结果无关的活动,“这才是智力的表现”。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马奇面对太过理性的商业世界,甚至呼吁“需要一种机制允许我们做一些蠢事,摆脱理智逻辑的束缚”,所谓“愚蠢术”是也。

这次我们用整个封面主题的篇幅,聊一聊游戏精神之于商业,之于人生的意义。在对于效率和目标的极度崇尚与追求中,我们丧失了很多游戏精神。相当多的互联网企业对“游戏化管理”津津乐道,不过在我看来,那依然是工具理性的延伸,是为了效率和目的而采用的奇巧手段,是术而非道。这一次,我们想好好谈一谈游戏之“道”。

刘澜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的经历。曾经在一个活动中,他给北京大学的一些本科生出了一个演讲题目:人生就是游戏。他惊讶地发现,学生们演讲的内容非常相似,大多数人都在谈“人生是针对其他人的博弈”,也就是说,在这些学生们的眼里,游戏的功能只剩下了一个——获得胜利。

谬之甚远。游戏有规则,有胜负,但游戏不是规则,也不是胜负。引用哲学家伯纳德·苏茨的定义: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其中的关键词:自愿、不必要、障碍。所谓自愿,意味着真心爱这件事。所谓不必要,意味着它有着超越现实层面的意义。所谓障碍,意味着有难度,需要付出努力。

有人说,生活已经如此不易,商业也是那么艰辛,轻飘飘的“游戏”二字怎能涵盖?我的回答是,也许这一切对于你来说确实是坚固的现实,但如果丧失了游戏精神,你就丧失了从泥淖里脱身的可能性。无论现实的围墙多么坚不可摧,我们都可以有一种“既在戏中,又在戏外”的超脱心态。学者赫伊津哈称之为“虔诚的认真”——原始宗教中都有某种假装的成分。施行巫术也好,被施巫术也好,总是同时既知情又受骗,甘愿受骗。

李安对电影的阐述,也隐隐表达着类似的意思:“(电影中)大家可以分享一种智慧,也可以说是一种幻觉。你可以说我在制造人生有意义的一个假象,但这种假象对于我们作为一个群体拥抱在一起,其实很重要。”

猜你喜欢
假象工具理性巫术
出货火爆是行业复苏还是假象?水产饲料、动保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假象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