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趣味的乐章 享受灵动的课堂

2016-12-28 22:50徐芳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课堂

徐芳

摘要: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是是一种喜好。它以人的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中,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课堂;语文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更有效的学习,前提是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但是,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篇导入,引人入胜)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开篇引导,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孩子们的心上,像磁铁一样把孩子们吸引住,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记得在实习期间,我上过一篇《地球爷爷的手》,课堂一开始,我就问孩子们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飞机怎么样?然后进行一场纸飞机比赛,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远?当时场面非常热闹。游戏结束后,我便顺势引导,“无论纸飞机飞得有多高多远,它都会掉下来,因为地球上有一只手,让我们走进《地球爷爷的手》。”这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都张得很大,游戏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打开课文,去书中寻找答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开始的“诱导”,孩子们才会这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享受着这一份“知识大餐”。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课堂组织,形式多样)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牢牢地抓住他们的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们的独特体验,要给予孩子们施展个性的平台,充分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表演式。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对课文的感情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来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使孩子们身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我让孩子们表演雨来被敌人抓到后,雨来和敌人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等的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孩子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辩论式。对于中高段的孩子而言,他们已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某一个事物的认识,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比如,在上《落花生》这课时,在“到底喜欢做花生还是苹果、石榴”这个问题上,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想法,所以,我让孩子们自愿分成两组来进行辩论。课堂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高涨,一个个都不甘示弱。在辩论中,孩子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竞赛式。孩子的竞赛意识非常强烈,每次采用竞赛的形式,他们的情绪就会高涨,课堂气氛极为活跃。这个学期,第三单元都是一些说明文,学习说明方法,许多孩子感觉索然无味。于是,我利用小组竞赛,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每一个小组先指名回答,答对一题得10分,然后再进行抢答,内容也由课内转向了课外,做完一题他们还喊着“再来,再来!”

张化万老师曾说:“忘记时间在学习的学习,常常是最有效的学习。”只有营造了这样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激情,才能让孩子们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该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孩子们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有些文章,特别是诗歌,孩子们会觉得这个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春晓》时,一会让孩子做诗人,一会让孩子放学回家背给奶奶听。李老师通过设计表演,将语文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同时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在表演中自然成诵。

四、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有效评价,演绎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师问学生“贵”字的记法,一学生回答:“虫字去点,然后再加上贝”,老师马上否定他,说这学生啰嗦,并教给学生们一口诀:“要记贵,中一贵”。刚才那个兴致勃勃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消失了,试问,在以后的课堂中,他还敢举手发言吗?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言语热情,注重教师的语言素养,变“纠错”为“觅优”,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努力为其打造一个“灵动”的课堂,一个“温暖”的课堂,一个“享受”的课堂。它应该拥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魅力;拥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趣味;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共鸣;拥有“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精彩。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