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2-28 13:15严培强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严培强

摘要: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对高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基于“新课标、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创新能力培养资源,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跳出惯性思维的“框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本文中笔者结合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本质上说,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它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过程,而化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正是来源于实验观察和规律总结。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化学教学活动很容易养成“理论灌输”的错误倾向,尤其是在高中化学领域,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化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导致教学方向容易向应试解题方向偏离,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高中化学老师应该从教学思想上进行转变,引导学生展开以实验为主的化学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化学思维”。

一、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何谓创新?广义的创新概念是指区别于常规的见解、思路、方法、途径等,强调“创造性”在思维模式中的建构作用。将“创新”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并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指通过对已有知识内容的重新构建从而产生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的一种教学改进活动;从学习角度说,“创新”并非要求学生拿出新发明、发现新理论,也不需要提出一种推翻常规的思想,而是在统一教育环境下相对自身而言,产生一种固有思维的“突围”力量,能够在学习中独立完成知识建构,提出质疑或新颖想法,培养自身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学生刚刚结束了义务教育,具备了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也形成了初步的科学探索精神。另一方面,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科学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学生求知欲旺盛、探索能力强、思想转变快,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保持积极、活跃,对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导致的教学理念偏差,高中化学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枯燥的理论、公式、符号和定理,以及纷乱复杂的知识点背诵、记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化学本身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问,所有的化学知识都来源于实验,而化学实验必须通过动手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够看到奇异的化学现象,又能够亲身参与探索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都意识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策略,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策略以供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借鉴:

第一,“尽信书不如无书”,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质疑精神是创新的大前提,只有对常规知识体系主动怀疑,才能产生创新动力。在应试教育体系下,传统教学思想、模式和方法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甚至对化学实验内容视而不见,一切以考试“标准答案”为准,这种“尽信书”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对创新性的扼杀。因此,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下交流中,都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然后鼓励学生打破惯性思维,通过动手实践证明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例如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正确,等等。

第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创新能力教学引导工作。“新课改”要求将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功能,并为学生提供一切有效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在高中化学中本身就设计了很多实验项目,但由于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限制因素,如实验室条件差、资源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事先觉察并寻求解决方法,在条件限制下做好创新能力教学引导工作,如可通过简易实验、实验视频等方式代替。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课堂教学扩展到生活之中。单纯地依赖课本和课堂教学,就会产生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感觉,学生会认为化学知识的价值不高,从而失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这十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世间洞明皆学问”,书本和课堂所传递的知识毕竟有限,而生活中存在大量与化学学科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巧妙地设计化学实验项目,能够让学生领悟的更透彻、印象更深刻。例如,在讲解高中化学“催化剂”知识点的过程中,书本及实验室中的催化剂包括浓硫酸、氧化铝、石蜡、铁粉等“化学试剂”,这些物品作为催化剂所产生的效果并不直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催化剂”的特征,可以自行在家庭中进行“烟灰催化剂实验”;这一试验的要点是,直接用火点白糖是不能燃烧的,但将摆摊和烟灰混合之后再去点,就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就能够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白烟灰中“锂”的氧化还原催化效果。通过这种尝试,不断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总体而言,化学教学在学生高中阶段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受限于资源,而要将不足之处转化为培养学生穿心能力的动力。一方面,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养成系统性的化学探索思维。另一方面,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自由的学术探讨环境,结合高中化学教学从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志刚.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09).

[2] 刘文斌.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J]. 科技展望 2014.18.

[3] 马江雯.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