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28 18:38于琳琳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翻转课堂微课

于琳琳

摘要:本文主要改善中职学校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效率较低,课下不会寻找学习资源,更加不能主动投入学习中,这不利于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课堂本身,是培养人综合素养的课,因此,学习实效性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析了微课、翻转课堂在德育教学中的价值,微课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可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学会交流与互动、训练与养成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微课;翻转课堂;仪态礼仪;实例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学习资源的提供等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够理想,容易厌学。这些情况教师必须反思,是否存在教师课上的教学手段没跟上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形式枯燥老套,教师的监督指导受局限等问题。德育教师是否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彩的微视频教学资源,适时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效率,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优势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教学中,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整体指导和个性化指导,但是,受课堂时间、空间所限,指导不能透彻到位,像《礼仪课》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来练习实践,更加受限。这样以教师为中心分秒必争的课堂, 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欠佳。

以微课支持的“翻转课堂” 能够实现学生是主体,并且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能够利用课下时间,去安排和调控学习内容。有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学,可以提出相应的疑惑,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为好的学习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2、有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实施微课条件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为学生学习穿针引线,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过程,不管是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还是进度与练习内容。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都不同,所以,学习快慢和效果均不同,对于自己不会的问题可以反复看,这是课堂上无法实现的。自学与互助学习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拿到课堂上与教师或同学一起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有助于促进学生间交流互动。能够合作学习是学习的较高的境界,合作交流是现代年轻人身上所欠缺的能力,德育课在实施 “翻转课堂”后,教师功夫下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在翻转课堂中,生生和师生之间存在很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使双方相互理解、 相互启发、补充见解等,以不断拓展学生思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也为合作学习向课下时间无限延伸。

二、微课资源的学习效果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班级实验,基本掌握了微课在礼仪教学中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总结改进。

1、优点。助于《礼仪课》的习惯养成。课前,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包括每个小知识点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制作出微课。通过下达任务书的形式,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习。在视频中设有检验环节,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布置练习任务。保证把易懂,易练会的技能在课前都能完成。课上时间有限,师生首先课堂答疑解惑,剩下大量时间用于实践,大大提高课堂实效,学生受益。像《仪态礼仪》这样的课程,行为举止的大量训练,并逐渐养成习惯很重要。利用互动平台的监督功能,学生多次练习视频,上传教师端,在平台上实现痕迹监督,这样的监督手段助于习惯的养成。

2、学习对象广泛。对于已经实习就业的学生或其他学习者,如果用到礼仪知识,可以通过网上学习,及时补充知识缺口,帮助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微视频成为学习者的口袋书。礼仪课是操作性强的课程,模仿学习很重要,有微视频,能够满足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要,受各种类型学习者的欢迎,因此,我们学习平台是开放的。

3、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课上,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学情(课前掌握),展开指导,训练。如果学习者在实做过程中没有遇到学习问题,则直接转入实践应用阶段;如在实做过程中有疑问或者难题,可以再次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微视频资源,也可以直接请老师指导答疑,问题解决以后,转入实践应用阶段。在视频制作方面,教师提升很大,通过这次的课题,我们了解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微课资源可以共享,专业教师均受益。主要解决了课上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

4、APP应用程序的创建,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APP互动平台的搭建,为课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渠道。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方便,学生学习,交流更加方便。只要保证网络环境,随时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学习,是非常实用的开发。保证了翻转课堂的完整性,把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贯穿起来,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目标。

5、不足。本研究还有不足之处,如:在学生课前学习中,教师布置任务的指导策略未做深入研究,因此,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另外,学生课后录制的练习视频需要反馈给教师,对此没有进行技术开发,无法保证教师监督与反馈的完成。怎样更加有效的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还需要进行思考。

本学期针对以上不足进行整改,具体做法有:教师制定具体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简单明了,任务描述形象易懂。完成了APP交互平台的后续开发,具备了学生能够上传图片和视频的功能,更加方便教师的监督和同学们的分享学习。有了这样的经验,可以考虑微课,翻转课堂在德育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海燕,许丽萍.基于微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N]思政教育2015.01.

[2] 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N].现代教育技术2013.(10)2015.10.41.

[3] 张玲,张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108-111.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