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的释意性探究
——以2015“两会”总理记者会为例

2016-12-29 02:26李旖迪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两会口译记者会

李旖迪/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口译的释意性探究
——以2015“两会”总理记者会为例

李旖迪/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以塞莱斯科维奇为代表的巴黎释意学派认为释意是口译的实质,对口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每年的备受中外媒体关注的“两会”总理记者会要求高质量的口译。本文结合2015年“两会”总理记者会的口译实例对口译的释意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口译;释意理论;记者会;

一、释意理论综述

以法国翻译学家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和玛丽亚娜·勒代雷(Marianne Lederer)为代表的释意理论(Interpretive Theory/theory of sens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并迅速发展,是目前口译理论界被引用频率最高,最成熟和完善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口译不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交际活动,一个以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为核心的动态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和口译活动的主体译员有关(转引自张吉良,2009:16)。翻译的目标并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通过语言转换这一途径来完成意义的传达。

释意学派将翻译划分为三个层次——词义、话语和语篇层次。其中,词义层次的翻译指逐字翻译,结果是简单的词语对应(correspondence);话语层次的翻译出原语词汇、词组、短语、句子等言语形式的语言含义;而篇章层次的翻译是指译出语言含义和认知补充相结合而产生的意义,即话语语段意义或语篇意义。释意理论将逐字翻译和句子翻译称为语言对译,将篇章层次的翻译称为篇章翻译或翻译二字(许钧,袁筱一,1998:192)。也就是说,只有篇章翻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被称为释意翻译。

释意学派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以“脱离原语词语外壳”为核心的翻译程序模式。“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是指译员抛弃原语的语言形式,理解原语实质意义。在该阶段,译员会“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刘和平,2011:29)。

二、 口译的释意性

“两会”记者会的发言人是人大、政协和国务院部门负责人,发言内容通常涉及官方对于国内外事务的政治立场,属于正式语体;会上的直接听众是中西方媒体,间接听众则是广大公众和国际社会;会上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两会”记者会具有官方性、权威性、即席性,译员必须忠实于原语、准确全面、简洁明了地传达发言人的话语意义,这就要求译员有很强的释意意识。首先,释意理论强调“意大于形”,认为:释意翻译是意义对等翻译,语言翻译是字词对应翻译(勒代雷,2001:36)。意义对等就是对原语意义的忠实,记者会上,发言人在阐述其执政理念或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社会,经常会有很多生动精彩的说法,比如使用古诗词、习语、流行词汇等内涵意义丰富的话语,译员如果只关注语言本身,在大脑“词库”里直接查检字典“语言含义”,就会进入“语言翻译”的误区,使译语听众难以理解。因此,译员需要“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结合语言外的知识,将原语语言形式负载的话语意义通过便于译语听众理解的译语表达法传达出来,才称得上意义对等。其次,由于记者会的即席性,发言人的口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随意性,比如重复、口误、缺乏逻辑等,这就要求译员具有很强的篇章意识,结合自己的认知补充,灵活运用适当的口译策略,深入透彻地理解原语,准确传达,假如译员缺乏篇章意识,就会影响理解与传译的效果,降低记者会上的口译效率。释意理论视口译为最理想的交际情景,因为在口译现场,所有对话者都处于同一个时空环境下,双方是共同具有与交际话题相关的知识的,因此释意理论在包括记者会在内的口译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下面笔者结合2015年“两会”总理记者会的口译例句,探讨口译的释意性。

例1.李总理: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层执策。

Interpreter: Henc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 quire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e nhance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exercise regulation of their local real estate markets.And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need to be adopted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在即席条件下,发言人需要边思考边组织语言回答记者的问题,因此经常会出现口误、信息冗余、甚至逻辑不清晰的现象,体现了口语的模糊性和松散性。这也是口译和笔译的一大不同之处。例1中的“因地制宜”和“分层执策”的意义基本重复,根据释意理论,译员所要译出的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译员将这两个四字短语的意义进行了整合,删繁就简,译为“And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need to be adopted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简单明了,即避免了重复,又节省了宝贵的记者会时间,提高了口译效率,体现了口译的释意性。

例2.李总理:人们不是常说,穿鞋要合脚,施政应该利民惠民。

Interpreter: Just as shoes must suit the feet,our administration must meet people’s needs and deliver well benefits.

例2当中,李总理用“穿鞋要合脚”这个通俗易懂的意象生动形象地比喻了政府颁布实施的政策要切切实实地惠及民众,就像一双合脚的鞋子使双脚感到舒适。由于汉语重形合,英语重意合,原语中并没有出现“好像”、“如同”等喻词,但如果直接按照原文翻译,译文就会显得缺乏逻辑关系,给听众的理解造成障碍,因此译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通过在译语中添加了关系词“just as”将逻辑关系显化,便于听众理解。这样灵活处理体现了释意理论强调的“篇章翻译”。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口译具有很强的释意性。巴黎释意理论可适用于口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例如在记者会的口译实践中,译员要要脱离原语的词语外壳,不拘泥于语言形式,深入透彻的理解原语的实质意义,并灵活处理译语,传译出原语的实质意义,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公司,2001.

[2]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译介、批评及应用[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3]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9(11): 16-19.

猜你喜欢
两会口译记者会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品图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总理记者会奏响最“强”音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