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16-12-29 06:59梁晓梅陈务贤李春蓉
护理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病危预警病情

梁晓梅,陈务贤,李春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广西 南宁 53002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梁晓梅,陈务贤,李春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观察起点,动态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数值和意识状态,以此作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依据,进行动态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有关结果绘制ROC曲线。结果病危患者组、非病危患者组、好转出院患者组和转重症治疗室患者组的改良早期预警得分的中位数(P50)分别为2、1、1和3.5,4组患者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是否下病危通知、住院结局的ROC曲线线下面积分别为0.618、0.115,灵敏度分别为31.8%、10.3%。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方面适用性存在局限。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冠心病;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是由Subbe等[1]提出,用于医疗机构评估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国内将其运用于院前急救[2],急诊分诊[3],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4],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评价。但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少见报道。笔者采用回顾分析法,应用MEWS评估了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分析其评估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7—10月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0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7~86岁,住院时间3~30 d,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5],男158例(75.6%),女51例(24.4%);病危44例(21.1%),非病危患者165例(78.9%);住院结局:好转出院204例(97.6%),转重症监护室5例(2.4%);冠心病分型:心绞痛104例(49.8%),恢复期/陈旧性心肌梗死75例(35.9%),急性期心肌梗死30例(14.3%)。

1.2 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观察起点,动态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数值,包括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和意识状态,以此作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依据。进行动态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因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故取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最高值为最终值。以患者入院后“是否下病危通知”作为其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以“好转出院”或“住院期间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作为住院结局,并将住院结局作为预后指标。比较病危患者和非病危患者以及不同住院结局患者的评分差异。同时,绘制了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用于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是否下病危通知以及住院结局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此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冠心病住院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3 判断与评估标准

1.3.1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与评估 医生依据患者相应的专科客观检查指标 (如心电图表现),生化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电解质结果),心脏超声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依据诊断学[5]以及内科学[6]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界定标准,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估,若患者符合下病危通知的标准,则由医生下达病危通知。

1.3.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标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标及标准[7]见表1,总分为每一项得分结果相加。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表示,并采用非参数检验。绘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患者在入院后是否下病危通知以及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线下面积。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1 mmHg=0.133 kPa)

2 结果

2.1 不同情况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比较 病危患者组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非病危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重症病房患者组与好转患者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是否病危以及不同住院结局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比较

2.2 预警评分用于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及结局的ROC曲线 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用于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是否下病危通知以及住院结局,绘制了相应的ROC曲线,并计算出了相应的线下面积、截断点、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见图1、图2。

图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是否危重的ROC曲线

图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住院结局的ROC曲线

3 讨论

3.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及重症系统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由Subbe等[1]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具有评分结构简单、易掌握、不受人员及仪器限制的特点。引入我国之后,较多研究者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2-4],认为该评分有利于对急诊患者病情分层化,对不同病情程度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危患者进行优先施治;评分可为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的预防提供指导,而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抑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等方面体现了应用价值,但其是否适用于普通病房患者的研究较少。麻春英等[8]认为,在目前的工作中,MWES的版本各有差异,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触发点仍存在不确定,需根据病种特点进行调试。蔡燕颜等[9]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了再次改良,以患者的生命体征数值、意识、尿量作为评价指标,以预测基层医院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识别患者潜在的危险信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应用 理论上认为,ROC曲线的线下面积是衡量评价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在0.9以上时表示分辨度高,值越大,表明该评价系统的分辨度越高,其评价性能越好。当线下面积在>0.7~0.9时,表示分辨度中等,在0.5~0.7表示分辨度较低,为0.5时,ROC曲线接近对角线,评分系统完全不起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病危和非病危患者、好转出院患者和转重症治疗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分别以是否病危、住院结局为预测指标,进行了相应的ROC曲线绘制之后发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患者是否病危的线下面积为0.618,同时还出现了敏感度低而特异性高的现象,说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患者是否病危的阳性率低而阴性率高,其分辨度是低的。在预测患者住院结局方面,线下面积仅为0.115,评分系统失去了预测意义,提示该评分方法在预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方面适用性存在局限。

分析原因,冠心病住院患者以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陈旧性心肌梗死为主,住院时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生命体征的数值波动范围未达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分取值的要求,因而评分系统的分辨度低。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生命体征未出现异常,专科的医生和护士也会因熟悉疾病的演变过程,而警惕患者会出现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从而提高监护级别,不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为监护依据。本研究对象中,有1例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植入支架后病情稳定,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一直为1分;在返回病房后2 h,突发心室颤动,实施了抢救并转ICU治疗。由此可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不能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全面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不是临床综合判断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医生对患者的评估。陈兵等[11]研究发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3分的患者大多预后良好,无需特别处理,本研究中好转出院的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中位数为1,与其研究结果一致。

[1]Subbe C 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Validation of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 QJM,2001,94(10):521-526.DOI:10.1093/qjmed/94.10.521.

[2]陈凤枝.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诂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15-16.DOI:10.3969/j. issn.1006-7256.2014.09.009.

[3]叶小青,罗运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患者病情定量评估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04-106.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1.042.

[4]翟红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脏器损伤患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10-114.

[5]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48.DOI:10.1007/s10570-010-9447-1.

[8]麻春英,卫婷婷,李 萍.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4,21(24):23-25.

[9]蔡燕颜,姜仁仁.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用于基层医院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2):76-7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2.076.

[10]林良友,林海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92-93.DOI:10.3760/cma.j. issn.1671-0282.2010.01.025.

[11]陈 兵,张 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老年急诊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4):243-244.DOI:10.3969/ j.issn.1671-301X.2008.04.002.

R541.4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3.050

2015-10-08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GZZC14-43)

梁晓梅(1984-),女,广西防城港人,壮族,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

陈务贤(1964-),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

陈伶俐]

猜你喜欢
病危预警病情
浅析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乔布斯病危时刻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