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为农护航,『微农』替民助威
——访麻城县歧亭微农蔬菜生态合作社理事长颜建国

2016-12-30 03:08长江蔬菜杂志社刘婷
长江蔬菜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农人建国航母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航母』为农护航,『微农』替民助威
——访麻城县歧亭微农蔬菜生态合作社理事长颜建国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颜建国指甲里残留的泥土,日夜操劳留下的腰疼顽疾,日晒雨淋略显沧桑的面容,让抽象的农人辛苦劳作的画面更加清晰和具象,让朗朗上口的诗句顿时变得更加的沉重,沉重到让你为农人的辛苦感到辛酸,为蔬菜种植户的坚守和执着而感到敬佩。

打造“航母”,为蔬菜护航

说到为什么会从事蔬菜行业,他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农民的辛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收入却往往不够人情往来的花销,我心疼父辈们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我叹惜农民面对自然和生活的无能为力,所以我想为父辈们、为无力外出而驻守农村的农人们寻一条出路,一条致富之路。”

1994年颜建国一头扎进蔬菜行业,一干就是22年,2014年为响应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由他牵头出资40万元,并联合其他4个股东成立了歧亭微农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微农)。合作社位于歧亭古镇,坐落在一个山坡上,然而这背山临水、良田万亩、群峰耸翠的自然优势却没有为农人带来财富的恩赐,村民一直靠种植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获得微薄收入,人均年收入只有1 500元/667 m2,经济效益非常低。

为改变这种辛苦耕作却收入微薄的生活现状,为农民探索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颜建国投身蔬菜行业,之后成立蔬菜合作社,并取名为“微农”。“微农”是他作为一个农人切身体验的感悟。“微”,有细小、贫贱、薄弱等意思。在他的眼里,农民就像行走在茫茫大海的孤舟,航行在波涛汹涌、狂风大作、暴雨倾斜的海面,显得尤为的弱小、微薄,薄到小小的风浪就可能让他们船翻人亡,只有集众人之力,借众人之手,打造一艘“航母”,才能载着农人们走得更远,而合作社就是他为农人们量身定制的“航母”,名曰“微农”,并时刻提醒他,不忘初心,为农服务。

事实上,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70%的农户种起了蔬菜,人均年收入由之前1 500元/667 m2增长到3 000~10 000元/667 m2,农民的富裕诠释着他的辛苦是值得的,他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而他也将继续带领农民,扬帆起航,航向更远的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把握行情,抢占市场空缺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骨感在你不知道前方何路,只能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地探索,在探索中受挫,在受挫中前行。2014年合作社刚成立时,并未如现在这般俘获农户们的心,多数农户仅仅处于观望状态。处于观望状态是正常的,因为农户们不敢随意承受任何风险,所以颜建国带头担着风险为农户探路,他说:“路越走越亮,越走越宽的时候,参与的农户就会越来越多。”

微农成立之初,颜建国流转了8.67 hm2的土地,带领着仅有的6户农人开始了自主经营。在蔬菜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他对蔬菜的种植、管理、销售以及蔬菜市场行情等情况虽不是烂熟于心,但是也基本了解,所以他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针对市场行情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品种和茬口,通过不断的比较分析,他选择了辣椒、茄子、黄瓜作为主打品种,并利用春提前、秋延后技术进行栽培。

“春提前”,通过提前种植或采用早熟品种及大棚设施等使农产品提前上市,利用比其他产区上市早的特点,有效填充市场空白期,获得更多收益;“秋延后”,通过延后种植、采用晚熟品种等措施,在露地蔬菜下市的情况下,延长鲜食蔬菜供应期,使产品上市时间避开正常种植作物产品上市高峰期,在市场紧缺、供不应求的时段上市,增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收益。丰厚的利润诠释着努力成果的同时,也吸引着贫困农户们跃跃欲试的心。截至2016年微农流转土地18 hm2,并吸引200多户农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中来。

技术为本,保证蔬菜品质

瞄准了市场、把握了行情,选择了品种,如何保证质量,是颜建国一直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目标。如何保证蔬菜质量呢?颜建国说:“蔬菜的质量,在于蔬菜的技术,把握好种植技术关,蔬菜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但是蔬菜的春提早、秋延后、堵伏缺的反季节大棚栽培技术难度较大,如何让农户有效地掌握,他着实了下了一番功夫。

一是量化标准,并严格执行。根据合作社对蔬菜产品的要求,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包括选种、育苗、施肥、用药等,并将该标准量化,量化为农户易懂、能用、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种植指导方案,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违反标准用药、用肥等农户,采取拒绝收购的惩罚措施,以此保证蔬菜的绝对安全和质量。

二是加强培训,推广技术。在合作社成立初期,组织农户参加培训,为种植户提供选种、农药、化肥、整地等全方位的培训。为更好地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颜建国采取了 “一村一品种,一村一组长”的种植模式。通过民主选举每个村推选一个组长,负责该村蔬菜种植的技术总指导。合作社会定期组织每个村的组长参加蔬菜培训,例如政府组织的蔬菜知识讲座、专家教授的蔬菜专题讲座以及组长之间的经验交流等,提高组长的蔬菜种植技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指导农户生产,最终保证蔬菜的质量。

多方合作,开拓销售渠道

种出来的是成果,销出去才是喜悦,只有将农户辛苦种植的蔬菜销往市场,将产品转换为财富,才能真正地助农致富。现如今已过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主动出击,打开市场,走出家门才是企业生存之道。在颜建国的带领下,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合作社跟武汉四季美、白沙洲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保持着良性的合作关系,此外产品还销往红安、英山、罗田等周边地区的蔬菜批发市场,因质量过硬,蔬菜还销往了麻城的大型超市。

为了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颜建国开始与学校合作。学校消费群体都是学生,蔬菜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而严格的种植标准,绿色安全的品质保障,让微农的蔬菜更得人心,慢慢地很多学校慕名前来与他合作,可以说成立不到2年的微农销售渠道是越走越宽,发展前景也是越走越光明。但是,光聚焦线下仍远远不够,在信息化的社会,如何利用信息化、科技化等手段将产品推向更远的未来,是他目前正在探索的关键问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虽然微农在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壮大,慢慢地为农户们支撑起一片天空,但是还是难以抵抗自然灾害。2016年7月的一场大雨,瞬间浇灭了颜建国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富农自信,吞没了农户们辛勤耕耘的土地,淹死了农户精心种植的 20 hm2甘蓝,人均损失达5 000元/667 m2,微农更是损失惨重。

“本以为微农的‘航母’能够为农户遮风挡雨,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显得微不足道”,他说,“好在洪水退去后,带领农户及时补种了甜玉米,现在已经上市,但是市场行情一般,并不能弥补洪水带来的损失。”为此,他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农业更多的关怀,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例如蔬菜保险等,在市场行情差、蔬菜滞销时能搭手相助,在自然灾害侵袭时能够及时给予一定的帮扶。

10.3865/j.issn.1001-3547.2016.22.004

猜你喜欢
农人建国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建国通宝”钱考辨
农人碎碎念
黄建国小小说欣赏
农人碎碎念
所有农人都是一群“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