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冷暖自知,进退但凭天意
——访嘉鱼县南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焰成

2016-12-30 03:08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
长江蔬菜 2016年22期
关键词:嘉鱼县南丰西瓜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农业冷暖自知,进退但凭天意
——访嘉鱼县南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焰成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嘉鱼县南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在鱼岳镇南门湖村流转蔬菜种植基地76.67 hm2,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合作社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带动周边数百名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2015年,公司种植大棚西瓜13.33 hm2、露地蔬菜40 hm2、草莓3.33 hm2、精品蔬菜20 hm2,全年产值500万元,年发放劳务费100多万元,户平均增收5 000元。

嘉鱼县高铁岭镇,是曾经七乡八区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革命老苏区,是省定插花贫困乡镇,也是孙焰成的故乡。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生活困难的孙焰成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独自外出闯荡。十多年后,他带着人生第一桶金回到家乡,谁曾想映入眼帘的却是村中成片的撂荒耕地,稻田蛙鸣,菜地蝉唱……成长路上的那些画面怎么就变了模样?2008年,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和朋友苦口劝阻,他以300元/667 m2的高价一次性流转撂荒耕地53.33 hm2,随后成立嘉鱼县南丰蔬菜专业合作 (以下简称合作社),再一次扎进农门。

察看冬瓜长势

大规模流转土地,来势汹汹

2008年,嘉鱼县50 kg稻谷收购价仅65元,许多村民认为孙焰成是在 “烧钱”——这些荒地就算每667 m2出100元,大家也会纷纷流转,300元简直就是天价!毫无意外的,孙焰成一下子成了当时十里八乡的名人,但高涨的名气并未为接下来的工作带来多少便利。由于脱离农民这一身份太久,孙焰成对种植技术和市场行情不甚了解,他苦笑道:“一开始心里完全没底,只能硬着头皮边干边学。”

“技术问题交给我们来解决,你放心大胆种!”就在孙焰成心绪难定的时候,高铁岭镇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三天两头就来基地蹲点指导,从选种、施肥、灌溉、打药到采收、贮藏,所有环节一一严格把关,孙焰成在耳濡目染中也慢慢地入了门。

经过多年的摸索建设,合作社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大棚建设、路渠硬化、设施配套已基本完成,在发展传统特色“两瓜两菜”的同时,也注重尝试精细化蔬菜,先后引进黑皮冬瓜(667 m2产量7 000~7 500 kg,皮硬耐贮藏,采摘期长达5个月)、绿缘甘蓝(市场行情稳定,在同类品种价格走低时,收购价能保持在0.9元/kg)、红皮大蒜、早佳8424西瓜,更投资40多栋大棚开发了占地3.5 hm2的南丰生态草莓园,吸引游客观光采摘,草莓品种有红颜、章姬与法兰地,年产量可达75000kg,预计年营业额300万元左右。

老天爷脸色难测,灾害连连

2014年,由于冬季降温较晚,气候整体偏暖,嘉鱼县大白菜收购价暴跌至0.04元/kg,合作社13.33 hm2大白菜全部滞销,为了赶种下一茬蔬菜,只好用旋耕机将长势良好的大白菜全部打碎作肥料。

2015年,突如其来的大风嘶吼着向菜地冲击,合作社多栋大棚钢架被折断,而覆盖大棚的塑料薄膜全部受损。

2016年5月,受前期阴雨气候影响,合作社种植的13.33 hm2早佳8424西瓜减产四成,每667 m2产量1 500 kg,商品瓜率仅70%。

2016年7月,湖北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江河水位暴涨,嘉鱼县也未能幸免,合作社76.67 hm2基地全部被淹,几天几夜浸泡下来,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万元,目前已负债累累。

受灾钢架断裂的大棚

洪涝未走,干旱又至!长达10天的晴热高温耐力长跑模式使土壤失墒加快,合作社的滴灌系统每天仅供水2.00~2.67 hm2,刚刚补种的蔬菜又一次面临绝收的危机……

近年来全球极端、异常天气的频率增加,我国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水的时空分布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2016年这般洪涝与干旱交错出现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早在2010年春季,西南五省历经世纪大干旱后,十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席卷南方,导致严重洪涝灾害;洪水才退,旷日持久、覆盖广泛的干旱来袭,南方多个省市再次陷入焦灼。据官方统计,嘉鱼县每年因气候灾害(洪水、暴雨、大风等)造成农民经济损失过亿元。

从业人口老龄化,隐患重重

“其实2016年西瓜行情不错,可卖到3元/kg,如果没有洪灾,我们的西瓜可从5月一直卖到10月。”想到这些年因天灾造成的损失,孙焰成心酸之余,更多了一份从容与淡然,最令他心焦却又无奈的,是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受灾薄膜破损的大棚

农事操作程序繁杂、劳动强度高,西瓜从最初的整枝到结果,13.33多 hm2瓜田需要100名工人劳作20个工作日;667 hm2甘蓝种下来,农资、管理、人力成本接近1 400元……合作社常年雇工210人,高峰时期需另聘临时工90人,为整个南门湖村几乎所有的中老年留守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超过60岁,最高龄的已接近耄耋之年。

乡亲们收入提高的同时,危险也正在潜伏。“2015年下半年,3名工人共同使用一台小型旋耕机,一个人扶着机器,一个人摇,一个人拉皮带,结果拉皮带的人3根手指被旋耕机‘咬’成粉碎性骨折。”想起那血淋淋的场面,孙焰成至今心有余悸,而每年夏季,更是安全事件高发时节。“天气热的时候老人很容易中暑,中暑之后得立刻抬到车上休息,然后送往医院救治,我给所有员工都买了意外险,但超过60岁就不能投保。”每天凌晨6点,孙焰成都会准时前往基地巡查,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像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一日都不敢懈怠。

“实在没办法,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工钱逐年上涨不说,还得预付工资才请得到人!”从孙焰成的感慨中不难听出,在用工成本高企和农村空心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合作社聘请这些老人也实属无奈之举。农业潜在的后备主体严重缺失,就连这最后一批上了年纪的劳动力也成了稀缺资源。

提到嘉鱼,眼前难免浮现“三湖连江”的绮丽美景,这里是鮰鱼的故乡,是候鸟的天堂。“等我老了,就种上一两亩自留地,早晨游街贩菜,下午捯饬菜园,钱也赚了,身体也锻炼了,吃得也健康。”暂时抛开眼前的种种烦恼,孙焰成在脑海里徐徐构建出一幅平淡闲适的晚年生活图。

10.3865/j.issn.1001-3547.2016.22.005

猜你喜欢
嘉鱼县南丰西瓜
诗经小镇
——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
来了南丰不思归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嘉鱼县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大小西瓜
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研究
嘉鱼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优化研究
当夏天遇上西瓜
南丰蜜橘逢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