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企业O2O转型的落地路径

2016-12-30 20:17连晓卫
现代家电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合作伙伴渠道销售

连晓卫

在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过程中,针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和社会变革重构企业经营模式,成为家电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维度。2014年初,TCL提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战略转型,并将产业结构调整为新的“7+3+1”结构,即七大产品业务领域、三大服务业务领域以及创投及投资业务,共11个业务板块。

惠州酷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TCL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TCL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酷友科技承担着TCL各产业线上线下销售、配送和服务等业务,涵盖十分到家(服务网)、速必达(物流网)、电商(虚拟网)、体验店(实体网)四大业务板块,购成了TCL的O2O公司,是TCL实施互联网转型最重要的驱动力。

2015年10月,曾任职于联想及小米公司的单晓鹏进入TCLO2O公司,出任副总经理,2016年9月,被委以O2O公司总经理的重任。在O2O公司近一年磨练中,有着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兼具从业经历的单晓鹏,对传统制造企业的O2O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80后的实战派干将。

企业的O2O转型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赢利

“传统制造企业的O2O转型,是对原有销售渠道、服务渠道、物流渠道及用户关系维护渠道的再次改革,涉及到财务流、业务流、信息流的打通,但其核心在于是否赢利,能否让厂家、渠道商、分公司等原有体系的主体在新的O2O模式中都能获得相应的价值是转型顺利推进的前提。”单晓鹏如是说。

在单晓鹏看来,传统企业的O2O转型落地,首先是解决整体的财务流,也就是价值链的合理分配。假如传统模式下产品从制造端到零售终端的费用是30多个点,通过O2O的模式可以降低到20个点,那么,节省的10个点,企业就可以反补给用户、合作伙伴,或是投入到产品研发等,这些才是O2O有价值的地方。

其次是围绕着价值链趟业务流。早期线上与线下渠道是博弈关系,经常会听到线上打乱线下价格体系的抱怨。现在可以看出,行业主流品牌在通过线上来打全年的销售节奏,从线上要规模,从线下要利润,这样可以让O2O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实施的核心是线上线下产品的销售结构、定价、渠道占比、传播方式等一体化的业务流支撑,也包括在物流环节,对库存一体化的打通,来改善用户的体验。

第三是做服务的提升。一是用户口碑的建立。例如,将全渠道用户投诉整合到一起,系统化管理用户的投诉,对用户的投诉进行分类,并自动派到相应职能部门的对接人,在承诺的时间给出解决方案。同时,设立专职部门给用户打电话确认服务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等。二是推进服务的社会化。

第四是用户运营。在消费者认识品牌、产生销售、物流、服务等过程中,通过提供给用户的各种权益及关怀,使顾客从认知品牌,变成购买产品的用户,再到把用户变成粉丝。例如,O2O公司今年形式多样的铁粉节,使用户真切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

解决人的问题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团队

单晓鹏说,在过去的近一年间,他用大量的时间在做人的工作,当人的问题解决之后,团队整体的战斗力明显提升。即,用懂互联网的人和懂传统模式的人进行组合,建立互补型团队,在TCL内部称之为人才1+1模式,目前来看是很有效的模式。

例如,在新的业务体系搭建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未来几年真正的O2O的模式下产品怎么搭配,定价怎么定,渠道占比如何搭配,比重多少合适,如何去推广,线上推广与线下推广各占多少比例等,涉及很多的动态平衡。TCLO2O公司原来的IT经理是老员工,很懂传统家电企业的业务体系,知道业务之间的关键问题点在哪里,再配一位新招的技术负责人,很懂互联网技术,两者结合,由懂传统业务模式的人给出整体的模式设计思路,新的技术负责人来贯穿到系统中。

当然这种人才组合模式,管理都者自身要做好言传身教,能够平衡好新老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要进行大量的沟通,让员工领悟,在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之下,合作干成一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配合激励机制的调整。例如,线上产品销售涉及大量的图片设计,原来的设计人员只是完成技术设计交付使用就可以,其考核不与销售的结果或用户体验的结果有关。但未来,设计部门的核心KPI也会与相关业务部门绑定在一起,形成联动。

由于TCL的涉及的产业众多,在推进O2O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整合问题。在整合的过程中,各产业不可避免会出现相互博弈。所以,单晓鹏到TCL之后做了两大调整,以销售和用户为导向实现各产业的连接。一是成立整合营销中心,从销售的维度把各产业的销售、物流、服务整合到一起。二是成立用户体验中心,从用户的投诉开始,进行分类,给到不同的业务部门,并跟踪监督解决方案的落地。

利益捆绑让合作伙伴参与到O2O生态圈中

在TCLO2O公司一年多期间,单晓鹏经常到一线走访市场,看到很多传统厂商在转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建议企业的O2O转型,一是找试点,小范围试错,模式可行之后再去复制辅开。二是在整体的架构设计之初就必须想到能有几种赢利模式,在趟模式时再进行不断的调整,而不是在趟模式时再去想赢利模式。三是转型时不易大量起用新人,而是要基于架构设计提前培养人才。除此之外,“抱大腿“也非常关键,这一点对于经销商尤为重要。

因为,任何的转型变革都不可能不痛不痒就能够成功,一定会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这期间不仅会涉及到品牌商自身的人员,更包括众多的经销商。但互联网转型,并不是把所有的中间环节都去掉,这期间会产生很多新的业务模式,TCL的解决方案是利益绑定,无论是渠道、物流还是服务环节,在推进社会化发展时,会和经销商共同投入,包括TCL分公司的人员,都鼓励进入到新的公司当中。

比如,整体家电前后服务市场有万亿的规模,真正与家电相关的服务在600多亿左右,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很分散。TCL是把零散的服务商通过十分到家的平台集合到一起,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区域市场中,经销商或服务商可以入股到十分到家,共同来推进形成全国性的服务品牌。当然,这并非一两年就能够做成功,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一旦形成规模化,十分到家在资本市场就会有很好的发展。

通过利益机制绑定,把规模做大及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在销售、物流等其他环节的发展中都会采用这种模式。

但,仅有利益捆绑并不解决问题,还涉及企业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如,在库存一体化打通时,对于愿意配合企业做库存透明化的试点,要给以政策支持。对支持库存信息透明化且运营良好的经销商,还要从价值链的角度切割更多的业务给这些经销商,帮助经销商把规模做大。

可以说,企业推进O2O转型的过程也是识别物流、销售、服务合作伙伴的过程,未来服务和销售一定会有重叠。过去讲专业性,服务商和销售商会分开,随着对用户的重视,品牌、体验、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趋必不可少。当然,筛选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也要掌握好平衡,不是合作伙伴的数量多,而让每个合作伙伴都赚钱,同时要淘汰部分不合格的合作伙伴。

传统的厂家和商家是以订单为中心,但互联网的操作是以用户为中心,TCL在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的过程中,O2O发展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会通过做透试点市场的方式按步骤进行探索,明年趟出模式之后,2019~2020年就可以进行快速拓展。目前来讲,很难说TCL的O2O转型是成功的,但至少在发展路径、战略方向、组织模块和转型的路径是清晰的,只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一定会有回报。对此,单晓鹏非常有信心。

猜你喜欢
合作伙伴渠道销售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渠道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