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1-05 02:19童张法周立亚沈星灿潘英明
关键词:竞赛应用型广西

梁 宏,童张法,周立亚,沈星灿,潘英明

(1.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基于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梁 宏1,童张法2,周立亚2,沈星灿1,潘英明1

(1.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内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间的关系,从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竞赛开展提供有效支撑两方面探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实践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为推进广西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高校改革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人才是将知识创造性地、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高级实用创新型人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是培养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998年,南开大学举办了本科生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1],激发了广大化学化工专业学生踊跃投入到化学实验的热情,开启了我国本科生化学实验竞赛的序幕。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创办于2001年,由广西教育厅主办、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和各高校共同承办,是广西高等学校化学学科面向本科生进行的高水平学科竞赛[2]。竞赛的宗旨是加强广西全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平台建设[3],创造一种基于技能、技术比拼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应用文化,引导师生践行“学以致用,学用融通,知能并进”的教学取向。竞赛的模式参照国家化学实验竞赛模式,各参赛学校在赛前两个月向竞赛承办单位提供一份20人的候选参赛学生名单,赛前三周组委会从中随机抽取4人作为各校正式选手参赛。竞赛由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考试以一百分制计分:实验理论占30分,内容含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实验知识,考察选手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规范的掌握;实验操作部分占70分,内容含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或有机化学实验,考察选手在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仪器的使用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迄今为止,该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涉及广西30多所高校,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知不重用、重模仿轻创造、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训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力求通过改进大学化学实验竞赛目标、内容及评价方法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1 竞赛开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与知识的双向运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4-5]。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是促进化学化工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见图1)。

图1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图Fig.1 The ralationship between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1.1 竞赛开展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发展

1.1.1 竞赛的宗旨及目标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

加强广西全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平台建设是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宗旨。应用型人才着重对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的运用。由此可见,竞赛的宗旨体现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1.1.2 竞赛的内容反作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形式与课程建设[6]

竞赛内容包含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实验操作强调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规范的掌握与运用;理论部分着重对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实验知识的考察。这些知识都需要专业课程来支撑。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课程建设,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是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核心部分,其中的课程内容开发(包括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中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拓宽学生视野,主导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构建的决定性因素。

1.1.3 竞赛的平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技能竞赛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实验平台。这就要求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加强对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化学是一门需要用不断的实验实践来挖掘知识的自然学科,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顺利进行做好平台保障,最重要的是给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改善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可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又可以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1.1.4 竞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有效合理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学科竞赛就是其中有效合理的方式之一。追求自身的价值发展是人性本身的特点,竞赛的本质与特征要求其必含荣誉与竞争,而物竞天择的现实避免不了优胜劣汰。这些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了学校教风和学风的建设,为人才培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积极投身探索研究的环境。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竞赛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1.2.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师资队伍、优质课程、高水平实验平台为竞赛开展提供大力支撑

师资队伍、优质课程、高水平实验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与必备基础,其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培养大批高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学科领军团队,促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的成长,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高水平的学科竞赛离不开优秀作品,这就需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德育高尚的教师团队来精心指导参赛学生,帮助其更好地完成比赛,提高竞赛水平。

1.2.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为实验技能竞赛内容作理论基础

学生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能才能够在实验技能竞赛中游刃有余。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为人才培养构建知识框架,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又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的基本方法,还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1.2.3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平台建设为竞赛提供良好的平台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平台为竞赛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首先,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以及实践研究基地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为竞赛做好准备。再者,教师也可利用实验实践平台展开科学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学生实践平台,推动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3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间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是化学化工教学的必要手段,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理论应用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应用型人才聚焦在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两者的本质与内涵是相同的。但目前的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并不一致。

1.3.1 两者的结合不紧密,单干发展为主

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举办了八届,可谓经验颇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从参赛选手的角度来看,参赛学生的化学化工理论知识不深,知识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临场发挥不稳定;从竞赛组织管理角度来看,竞赛更多的是以求稳的方式进行,突破性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竞赛目标及宗旨没有围绕推进实验教学展开,在“竞赛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探讨不够,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以赛促教的氛围,更多的是因赛而赛。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课程的角度涵盖了实践与理论的培养,但是缺乏能够检验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在扩招的背景下,国内高校更多的是以一种“窄进宽出”的方式培养,人才质量不高,实践操作能力较低。竞赛的实验平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在建设时没有通盘考虑,各建各的,结合不紧密,导致有些平台重复建设,有些急需平台又没有建设。

1.3.2 应用型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不到位,课程体系建设重理论轻应用,实验教学缺平台(很多国家级的仿真实验平台大部分学生只能“望而却步”,没有真正享受到更优质的实验实训平台);缺乏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综合来说主要存在三点问题:一是竞赛的目标、宗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紧密;二是竞赛的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结合不紧密;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后劲不足,课程体系不健全,实验平台建设和使用跟不上。因此,要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仍需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关系,促进两者更紧密的结合。

2 新形势下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竞赛各项工作成熟完善,以促进教学改革为目标,以广泛参与为基础,以科学公正求生存,以组织创新谋发展为原则的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广西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总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当前“创新创业” 热潮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结合上述分析,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只是众多学科竞赛的冰山一角,要充分利用竞赛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仍需从竞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2.1 完善竞赛机制,推进竞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竞赛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推进学科自身建设是众多学科竞赛的宗旨,以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为例,要促进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完善竞赛的机制,充分利用实验技能竞赛平台,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优化竞赛后期服务工作,针对竞赛中的优秀作品以及参赛学生的诸多问题,有关高校在利用竞赛平台检测人才培养成果的同时,及时对优秀作品开展跟进追踪及宣传推广服务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参考,真正把竞赛的精华运用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实现竞赛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目的。

2.2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竞赛强调优胜劣汰,发挥自身优势,但是要按照立德树人的导向,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自身特色深入调研,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融入德育教育,调整新机制,将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二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热潮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采取一些较为开拓性的措施:例如灵活培养机制,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应与时俱进并力争上游。三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素质体现为具有较为开阔的眼界,因此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践意识和能力。

2.3 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学科专业建设改革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培育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先导与基础,专业是学科的载体。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认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是广西众多学科竞赛的代表,其本身指向的是化学化工类学科及专业,竞赛中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来源于日常课程专业学习,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平台基础。这就要求高校要基于自身的办学背景与建设条件,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凝炼学科特色,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科学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推进“强基创优”改革。

2.4 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关键的环节。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学生专业知识直接来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是学生知识框架构建的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优质课程的支撑,学生专业知识直接来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如化学类学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知识直接来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提高专业能力,最直接最快速的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汲取课程精华。信息化时代为课程建设提供很多丰富且高效的方式,各高校可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慕课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及考核方式改革,深化课程,丰富教学方式,促进专业与课程实践的深度融合。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结合竞赛的经验及实践的导向与需求,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学科竞赛等相关指导书等,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专业能力,提高竞赛技能。

2.5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实践平台

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只是实验教学的缩影,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途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协同育人”理念,强调校校、校企、科教协同的主体作用,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加强实训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完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支持举办类似于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学科竞赛,搭建更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2.6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

教师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与精心指导,可以说竞赛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由教师水平所决定。因而,拔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撑,这就急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投身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高校要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育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育人计划,协同培养、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如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高水平人才库;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广西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是众多学科竞赛之一。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从顶层做好目标定位和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各学科竞赛服务人才培养,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策略规划,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做到目标上从严要求,制度上从严规范,监督上从严落实。高校要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落实以创建一流学科、汇聚一流学者、培养一流学生为核心内容的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及时解决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广西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

[1] 王秋长,吴世华,赵鸿喜.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大学化学,2002(1): 51-53.

[2] 童张法,王屹. 大学生化学竞赛与创新实践[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童张法,王屹. 化苑集萃-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优秀论文选编[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 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12(7): 94-98.

[5] 吴中江,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66-70.

[6] 邢宏龙,朱文晶,徐国财. 普通高校开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 高教论坛,2011(12): 23-25.

[7] 曾冬梅,黄国勋. 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J]. 教学研究,2002(3): 89-91.

(责任编辑 黄 勇)

Reflection on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Guangxi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LIANG Hong1,TONG Zhangfa2,ZHOU Liya2,SHEN Xingchan1,PAN Yingming1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China)

Applied talents play indispensable rol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on of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combin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province.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s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chemical applied talents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competition of cultivation of chemical applied talents. Finally, effective measures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promoting the training of chemical talents in Guangxi province, such as, improv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ed talent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onstructing of diversified practice platfor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chemistry experimental skills competition;applied talents;cultivation of talents;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0.16088/j.issn.1001-6600.2016.03.016

2016-01-14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Z116)

梁宏(1964—),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hliang@gxnu.edu.cn

TM711

A

1001-6600(2016)03-0116-05

猜你喜欢
竞赛应用型广西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看竞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思维竞赛(3)
广西尼的呀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