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层面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内容研究综述

2017-01-05 21:52崔方茹支玲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评价内容研究综述农户

崔方茹 支玲

摘要: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基于农户层面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文献,文章从工程对农户的生计和收入作用、工程对农户的影响、农户对工程的认知意愿三个方面论述。

关键词:农户;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内容;研究综述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由于退耕农户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体,基于农户层面的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内容研究是国内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查阅文献可知,国内学者在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层面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工程对农户的生计和收入作用、工程对农户的影响、农户对工程的认知意愿等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基于农户层面的评价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为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借鉴。

一、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生计和收入影响

(一)关于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

现今国内主要有两种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观点,一种观点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无论是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退耕还林工程都可能给贫困农户带来收益。退耕政策制定者希望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因此希望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同时劳动力转移能够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观点认为,即便退耕政策制定者充分考虑了退耕农户的机会成本后,愿意给与退耕农户更多的生态补偿金,退耕政策也无法使所有政策参与者获益。

国内学者通过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的建立,从退耕实施前后农户所拥有的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角度,论证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积累是决定农户生计状况和发展最重要的指标,退耕政策对农户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金融资本的影响因各地实际发展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

同时,学者又从其他研究视角论证退耕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黎洁等从农户性质出发,认为兼业户相较于农业户,因其生计活动多样化程度高,兼业户的生计资本更具禀赋,贫困程度更低。李树茁等从家庭结构视角出发,认为家庭结构不同,退耕政策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退耕政策既无法满足生计资本匮乏的农户,一定程度上也无法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因而无法提高农户收入。王立安等从农户的贫困程度出发认为,参与工程的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一般农户在人均纯收入和生计综合能力方面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且绝对贫困人口受益最大,而富裕农户在上述两个方面却发生了倒退的现象。

(二)关于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通过对不同的工程区进行实地调研,认为退耕还林的实施改善了农户的生计状况,并提高了农户收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国家通过对退耕区农户实施无条件的经济补偿,较为有效的改善了农户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弹性、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农户的总体收益。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退耕政策对农户只产生有限的增收作用,如徐晋涛等认为退耕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瞄准效率但却表现出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即实际上存在很大的成本节约空间;U chida,Xu等人认为整体上来说就实现减贫这一目标而言,退耕还林工程仅实现有限的成功;韩秀华认为农户是否参与退耕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明显。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农户的增收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农户收入的长期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有待继续考证。

二、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影响

(一)关于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既影响着农户的生计收入,也影响着农户的包括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技术效率、生活水平等生产生活方面。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农户耕作的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很多,但退耕后农户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会选择在有限规模的土地上投入更先进的技术,以实现土地的精耕细作;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农户倾向于规模发展林草叶和畜牧业,推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使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间接地提高了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

同时,学者也大量研究了退耕工程实施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例如,Huang and Rozelle衡量了退耕政策实施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组成成分;Feng等通过论证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两个不同区域退耕工程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来说明退耕还林实施对粮食供给产生的影响很小;赵敏娟等则认为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户的部分耕地转变成林地,因此退耕农户的其他生产要素和家庭剩余劳动力也会随之调整其在生产生活上的投入。

虽然大部分研究都表明退耕工程的实施正向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生活,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对非农劳动力就业并没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对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状况也不尽理想。这主要是由于退耕政策只注重补偿,忽视了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且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使劳动力转移滞后。

(二)关于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在微观角度上研究基于农户层面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退耕工程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王剑波认为工程通过影响农户收入及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张红霞等认为退耕农户的消费水平和倾向很低,而且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所占比重很高。因此,要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提高农户的收入,增强农户的消费能力。

三、退耕还林农户的认知意愿分析

国内学者对工程区农户参与意愿的分析表明,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大部分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但是如果政策到期后国家停止退耕补贴而退耕土地又不能直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或者退耕农户没有稳定的其他替代性收入,退耕农户将倾向于在补贴期后复耕。

国内学者对农户参与意愿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还利用参与式评价方法(PRA)选取不同的指标分析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张静等将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的因素变量分为农户的个人特征变量和生活环境特征变量,结论表明前者对农户保持退耕还林实施成果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后者具有显著影响;张变华等分析了户主的文化程度、人均土地面积、收入、打工收入、非农收入、国家补贴等因素与退耕意愿的关系;陈玲等研究表明对农户是否愿意保持退耕成果具有显著影响的6个因素分别是:家庭营林地面积、林业收入、有无林权证、林龄结构、机械化程度和农户年龄。国内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意愿主要是由农户对其参加退耕还林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结果所决定的,即农户对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预期决定了其是否继续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因此退耕补贴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起着主要的激励作用。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越来越符合“理性人”的特征,如果无法持续保障农户的收益,工程植被恢复的退耕地在工程到期后有可能被重新开垦为农田,该工程获得的环境成果将面临再次被破坏的风险。

参考文献:

[1]XU Z,BENNETT MT,TAO R.et a1.Chinas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Four Years on:Current Situation and Pending Issues[J].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2004(06).

[2]WANG C,OU YANG H,MACLAREN V,et a1.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verting Cropland to Forest:A Case Study in Dunhua County,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03).

[3]DAVID Z,LESLIE L,NANCY M.W hen Could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Benefit the Poor?[J].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8(03).

[4] JBENNETT M T.Chinas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r Business as Usual?[J].Ecological Economics,2008(04).

[5]UCHIDA E,JINTAO X U,ZH IGANG X U,et a1.Are the Poor Benefiting from Chinas Land Conservation Program?[J].Environment&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04).

[6]杨皓,王伟,朱永明,石嵩云,张贵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河北省以保定市涞水县为例[J].水土保持流通,2015(04).

[7]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8]李金香,龚晓德,夏淑琴,李鸿雁.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基于宁夏盐池县农户的调查[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9]黎洁,李亚莉,邰秀军,李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观察,2009(05).

[10]李树茁,梁义成,Marcus W·Feldman,Gretchen C·Daily.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02).

[11]王立安,钟方雷,王静,乔俊果.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7).

[12]陶燕格, 刘艳华, 宋乃平, 马忠玉, 罗春.退耕还林对农户收益情况影响的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06).

[13]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01).

[14]Emi Uchida,Jintao Xu,Zhigang Xu,et al. Are the poor benefiting from Chinas land conservation program?[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12).

[15]韩秀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分析——以陕西安康为例[J].林业经济,2015(06).

[16]Xu,Zhigang; Xu, Jintao and Deng, Xiangzheng.Grain for Green versus Grain: Conflict between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ation Set-aside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2006(01).

[17]Huang J K,Rozelle S.Technological Change:Rediscovering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Rural Econom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02).

[18]Feng Z,Yang Y,Zhang Y,Zhang P,et al.Grain-for-green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in West China[J].Land Use Policy,2005(03).

[19]赵敏娟,姚顺波.基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退耕还林政策评价——黄土高原区3县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9).

[20]王剑波.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1921个样本农户数据和ELES模型[J].林业科学,2013(02).

[21]张红霞,余劲,加贺爪优,鬼木俊次.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陕西北部农户消费结构实证分析——基于麟游、安塞、米脂三县205个农户的调查[J].乡镇经济,2009(02).

[22]连纲,郭旭东,傅伯杰,王静,何挺.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J].生态学报,2005(07).

[28]张静,支玲,高淑桃.新一轮补助下农户退耕还林成果保持的意愿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04).

[29]张变华,赵艺学.偏关县退耕还林(草)区农户退耕意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02).

[30]陈玲,翟印礼.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朝阳市和彰武县地区的调查[J].林业经济问题,2014(04).

[31]张卫萍.退耕还林补偿政策与农户响应的关联分析——以冀西北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6).

*本文系2015年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504424-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评价内容研究综述农户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初探
探析高中教师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浅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