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2017-01-05 09:15刘晓丹吴斌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多元智能理论

刘晓丹 吴斌

摘 要:当前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基本沿用了普通教育的传统评价方法,没有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核,文章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提出了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的原则。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21-02

党的十七大之后,国家将职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劳动力优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经济活力的重要突破口,并针对中职教育发展制定出多项扶持政策,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健康、稳定推进。然而,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仍远远落后于市场需要,因此,许多中职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其中改革学生评价机制是重要的课题之一。因为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评价机制还是沿用普通教育传统的评价方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甚至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会导致落实教改的难度增加,职业教育难以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过于侧重理论教学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所忽视,学生实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

面对当前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偏差,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厌学情绪严重等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中职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针对学生能力做出全面考察,促进学生特长的发掘与培养,为全面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主要内容

中职生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基础素养、文化修养、职业能力三个方面。基础素养是其构建根基,文化修养是其核心主旨,职业能力则是关键内容。这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三大标准,改变了以往学生评价以分数为主的片面性,构建全方位、多体系的评价系统,它是素质教育评价观的直接表现,这一转变将极大地影响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思想,使学校从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上出现本质改变,突出了生本原则,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依托,为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二、“多元评价”的内涵

多元评价理论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由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指出,以往针对智力的概念界定较为狭隘,不能从本质上体现个体能力,个体智力的衡量标准应当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根据上述观点,加德纳在《心智架构》中将智能划分为九种类型:语言表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空间认知能力、肢体协调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内省反思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生存发展能力,这些智力因素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都有优势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中扬长避短,在体现核心优势的同时,实现优势的有效迁移,从而弥补不足,进而实现智力能力的全面发掘。学生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有待发掘,但是不同学生的优势和薄弱点不同,因此,在智力表现领域需要体现出多元化评价特色,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否则,不仅不能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评价,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处在 16 ~19 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有必要。因此,在多元智能评价体系当中,需要进一步体现出人性化、多元化的特点。

三、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构建原则

针对当前中职教育评价体系的缺陷,在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要遵守如下原则:

(一)综合素质评价阶段的多元性

国内中职教育周期为三年制,以“2+1”形式为主,两年在校内学习,一年进入企业岗位进行实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制定中需要分阶段,将其分为校内学习和岗位实习两部分。校内学习部分由中职学校评价,岗位实习则由学生所在企业评价。在校内学习评价中,又被划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因此,在评价内容、指标等方面的设定中需要体现出差异性,在评价阶段上,也要有清晰的划分,不能混淆。

(二)综合素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过去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教师是重要的评价者,单一的评价很容易造成评价的偏颇,影响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在这一评价体系中,主体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不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家长以及企业评价等。既重视“他评”, 又注重“自评”。由于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 评价标准和形式、评价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在针对中职生构建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内,学生是第一主体。通过自评形式,使学生对自身发展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能够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互评形式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利于使中职生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学习中进行主动完善。教师需要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表现,经过分析归纳出更客观的评价结构,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向。然后是企业,目前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实训、实习等占教学总学时数比例很大的实践教学,都是在企业完成的。企业对学生出具的实习评价更有说服力,能够从学生的真实表现出发,对其实践能力做出评价。同时,来自实习单位的评价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认识更加全面,并以此作为教学短板的反思出发点,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中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家长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作出评价,不但能够体现家庭对于子女成长的期待,也能够使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背景,家校联动实现了校园教育的有机拓展,使家长的教育观更加成熟,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多帮助。

(三)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在传统中职生评价过程中,以考试作为核心手段,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对于学生知识转化、运用能力的考查有所缺失。因此,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运用谈话法、调查法、档案袋法、苏格拉底研讨式、实际操作、作业作品等评价方法评价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不断更新评价数据和档案材料,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体内差异评价,也就是将同一个学生在同一课程上的不同地方或者在不同的课程上存在的差异做一个客观的比较和评价,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进行纵向评价。利用这一形式,教师可以更全面、更充分地对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而学生也能够从客观评价当中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增加学习积极性,优化学习方法。

(四)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在传统评价当中,内容过于单一,通常仅针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有所忽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但需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其知识技能的掌握、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强化、心理素质养成等进行评价。中职生基本素质涵盖了道德修养、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创新探索、美育等多个方面。文化素质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提升、拓展训练等。职业素养则强调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等。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例如,学习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职业选择规划能力和对职业适应能力等等。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多元化视角,不但需要体现校园教育成果,还要体现出岗位实践、社会能力、专业技能等多项因素。对于中职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不仅需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成绩为基础,还需要侧重于对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文化修养、全面能力开发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在评价内容的表述上,要采用定性叙述、星级制和鼓励性评价措施。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不同,智能结构不同。教师要尊重并了解学生个性,能够深入发掘学生的优点,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在评价当中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手段,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上进的热情。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分析、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掘学生潜能,从而应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要结合企业用人需要,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文化基础深厚、专业素质过硬、发展能力良好的中职人才。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YQJK299),主持人:吴斌。

参考文献:

[1]姚英.构建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 (11).

[2]陈再鲜.多元评价视角下中职学生新评价机制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李国桢.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4).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多元智能理论
论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