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初中新型语文课堂应具备几种意识

2017-01-06 15:29迟玉杰
未来英才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标建构语文

迟玉杰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教法多姿多彩。但无论怎样,作为一门学科,它始终有自身的规律可循,因此无论怎样的教法都必须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因该在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具备目标、主体、快乐、语文味、预设生成结合、创新、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等九种现代语文教学意识,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果。

关键词:建构;新课标;语文;教学意识

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在思想上应具备某些意识。同样,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首先在思想上也应该具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些语文现代教学意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成功的现代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备如下语文现代教学意识。

一、目标、实效意识

作为语文学科,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就是要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要借助三维目标落实好这一核心目标。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还是情操陶冶,每堂课的目标都应该明确,并且上课时要把目标训练到位,而不是浮浮浅浅,只停留在皮面上。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实现一个小目标,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大目标。“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45分钟的课堂,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效果,要么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要么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要么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并且,我们教学的最后是要经过考试分数来检验的,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分数上不去,就不能说我们教学有多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随时都要保持实效、高效这一意识,要通过各种途径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要用更短的时间收获更大的效果。

二、学生主体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新《课标》一贯倡导的教学思想。《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树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教学最终要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思想。因此,一堂课要尽可能让最多的学生参与,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我们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老师一言堂、老师帮办学生的课堂形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作为正在推行的高效课堂、卓越课堂,更应该树立这一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训练能力,从而真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位老师在讲《邓稼先》一文时,字词部分、内容概括环节等都是在老师组织下学生自主完成,要么讨论,要么独立思考,尽管是基础很差的基础班,但学生仍然靠自己完美地完成了,而且课堂气氛很好,每个学生都在做事,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训练。

三、预设生成结合意识

一堂课离不开预设,不然这堂课就漫无目标、思路混乱。一堂课更离不开生成,不然这堂课就训练不到学生思维、开发不了学生个性。因此一堂好课应该是预设生成相结合的课。如何做到呢?要找切入点,不断地发问下去,让学生不断地思维,越来越积极的思维;例如围绕文本给出一个大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交流发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可以借助预设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达到。一位老师在上《安塞腰鼓》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腰鼓?”然后一边引导学生回答一边又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学生参与非常积极,思维得到充分训练,问题解决非常透彻。

四、课堂设计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语文课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同样的学生,我们要教他们三年,要教无数篇课文。如果我们都一个格调上下去,学生怎么会不疲倦呢,审美也会疲劳的。因此,在教法上我们要尽可能创新,让学生换换口味,尝尝新鲜。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有的教师面对教材上的课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每篇课文都运用同种办法处理:思想结构,段意大意,中心思想,文段分析,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这样一来,课堂上缺乏创新思想,缺乏多姿态多彩,学生面对同种教法久了,感觉味同嚼蜡,于是对语文课趣味顿失,笔者就这一现象作了思考与分析。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上所选课文文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文体又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中,如果遵循文体自身的特点,不同文体考虑不同教法,同种文体适当变换教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创意、丰富多彩,从而更富吸引力。

五、科学鼓励评价意识

鼓励是新课程倡导的又一重要思想,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科学引导,鼓励评价在一堂课中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设计上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犯千篇一律的错误。不是好就是棒,不新颖,不能激发学生激情。因此,我们应该研究运用鼓励评价的多样性,以达到鼓励评价的真正效果。比如用手势评价;比如对学生前途进行定位式的评价;比如先优点再缺点评价;比如奖励物质式的评价;比如继续叫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式的评价;比如调侃式的评价(你的答案没有你人漂亮)。“根据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

总之,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些科学的意识,然后才能在这种意识下去科学的行动。语文课也不例外,只要我们把握了语文学科的规律,牢固树立这些意识,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将会越来越规范,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将会越来越强,语文教学也才会更加接近成功。

猜你喜欢
新课标建构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