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2017-01-07 02:43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游人公园景观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朱怡诺 崔丽娟 李 伟 雷茵茹 李春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崔丽娟等, 2009a;2009b)。湿地公园具有生态、游憩、观赏、教育等多种功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游步道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游览的主要通道,园内的服务设施和景点通过游步道相连接来影响游客的体验(卜文娟等, 2009)。它既是路,也是景,游步道不断延伸,引导游人遵循一个既定的方向在公园内游览(但维宇等, 2014),它不仅把园内景点、景物相连,而且是作为游人欣赏美景、感受环境的载体(吴明添, 2013)。

湿地公园游步道是将湿地公园的观赏节点串联,保证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享有安全保障以及配套的公共设施,湿地公园游步道是人群游览湿地公园的主要通道,连接着各个景点和服务设施(卜文娟, 2009),游人在步行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周边的生物,在与他们的相互交流中,增进对湿地的体验和感悟。

我国游步道景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相对于国外,国内对游步道景观的研究还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游步道研究的地段最初主要集中在城市街区、居住区等,随后出现了自然景区游步道专项设计的文章,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湿地公园游步道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1 游步道的定义

在综合公园中游步道的定义可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园游步道指使游客能到达公园内各景点或观景点的所有道路或交通线,如普通的步行小径,通往景点的公路、水路以及直升机航线(高华等, 2015)。而狭义的游步道则仅指公园中连接各景点及景观点的步行道路,包括原始的小路及人工修建的小道(吴明添, 2007)。

本文的湿地公园游步道是就狭义游步道而言,指由各种不同材质组成并运用在陆上、水陆交接带以及水中,将湿地公园内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相连接,从而满足游客欣赏美景、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等方面需求的步行道。

图1 香港湿地公园浮桥

图2 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空中步道

图3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沙石游步道

图4 北京南海子湿地公园游步道

2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体现分析

游客在湿地公园的游览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获取科普知识、愉悦内心的行为,探索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艺术性和功能性有助于丰富游客的游憩体验。湿地公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比其他公园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人为干扰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湿地游步道设计不仅影响着湿地公园景点的吸引力、游客行为体验,也对保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李晓颖, 2012)。

2.1 生态性体现

湿地是自然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园的本质是一种生态公园,游步道设计应该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将生态性原则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目前,游步道设计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游步道的类型上。杨云峰(2008)通过对天然类城市公园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木栈道和步石可作为湿地公园主要游步道类型,布局形式比较灵活,选材简易,降低了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与景观的干扰;香港湿地公园的栈道大部分使用木质材料,采用浮桥的形式来减少下方的空间体积支撑构筑物(图1),保护栈道下方原有的生物环境(Meng, 2013);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图2)、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洋畈生态公园等设有空中游步道(俞孔坚, 2014; Lu, 2009; 林箐等, 2009),这种步道类型既能减少对湿地原有生境的破坏,又能为游客观赏湿地环境提供全新的视角,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预。

也有研究表明从游步道选线布局来体现生态性,但主要是基于理论研究。严军(2008)在马鞍山东湖湿地公园交通体系的生态规划中,提出湿地公园道路选线中要注意对动植物的生境保护。李晓颖(2012)通过研究湿地公园的交通系统提出游步道布局不必局限于某一形式,可以按照自身资源特点,灵活运用湿地公园的地理条件,这也是湿地公园尽可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体现。此外,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生态保护与旅游行为相融合的理念。英国伦敦Camley Street Natural Park游步道设计考虑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各区域生境的完整性,设计者在游步道两侧堆放原木来展示公园的自然性,使游步道的干扰影响降低到最低(Jim,2004)。卜文娟等(2009)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提出生态和旅游并重是湿地公园发展的原则,游步道设计必须把生态与景观的和谐统一作为设计的重点。

2.2 艺术性体现

湿地公园作为游客欣赏湿地景观的重要场所,游步道设计不仅要确保游步道自身的美观性,还要注意所经地区的视觉观赏效果,使风景特征能够沿途展现出来。目前,游步道的自身艺术性表达较少,与周围要素结合较多。刘妍(2008)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构景要素进行分析,提出湿地公园中应加强创意性设计,游步道设计可作为增强湿地公园的创意景观的重要通道。湿地公园游步道的铺装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没有其他性质公园复杂,铺面变化较少(卜文娟, 2009)。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图3)、河北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游步道形式主要是木栈道和沙石路,材质虽然具有生态性,但美观性不强。游步道与其他景观要素结合是体现艺术性的重要方法。游步道两侧植物可通过不同植被、不同形式的组合,起到划分空间、控制视线、引导视线的作用(图4),从而诱导人的行为,起到组织游览活动、烘托气氛的作用(芦建国等, 2008; 高华, 2009)。也可以结合沿途的辅助设施体现步道的艺术性,包括铺装、座椅、防护栏、健身设施等。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游步道旁边设置一定数量的宣传湿地的展示牌,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线性景观;李海燕等(2009)在云南九溪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中,结合围栏、路侧平台和路缘等部位进行设计,将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融入步道设计中,从而体现游步道的艺术性

2.3 功能性体现

目前,湿地公园的游步道功能主要体现在交通引导、科普宣教、健身康体三个方面。交通引导是游步道的基本功能,对游步道进行线性设计将公园内的核心景观串联,随着游步道的延伸,引导游客充分领略湿地公园的独特风光(吴明添, 2007; 孙俊桥, 2012; 王晓俊, 2011)。除了游步道基本的交通引导功能,湿地公园游步道的科普宣教功能设计有利于丰富游客的游憩体验。国外很多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都关注了科普宣教功能、丰富游人的游憩体验以及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美国的大沼泽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整个湿地公园系统的环境教育解说体系融合在一起建设,有机融合成公园丰富完善的环境教育和环境解说体系,这充分发挥了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功能(Force et al, 2002)。英国伦敦湿地公园对游步道做了精心的研究和设计,主要为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是为各类湿地生物最大限度地提供生息繁衍的环境;第二是提供游览者在不破坏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游憩并学习更多湿地知识(约翰·西蒙兹,2000)。马来西亚吉隆坡Paya Indha湿地公园、KotaKemuning湿地公园中的游步道设计的关注点也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人观察鸟类、学习湿地相关知识,从而丰富游人的游憩体验(骆林川, 2004)。国内的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在科普宣教功能的体现方面相对单一,杨扬(2008)、黄蓓丽等(2015)等指出游步道在设计中应体现出功能多样性,但在实际设计中,湿地公园游步道主要起联系交通与引导观赏作用,设计者会考虑在合适的位置设计最便利、最具景观价值的路线,但在科普宣教功能的设计上较为简单,主要通过在游步道设置宣教板来进行(图5)。对于健身康体功能的体现,北京南海子公园、莲石湖公园、苏州虎丘湿地公园等设置了低强度健身步道并进行人性化的铺面设计来专供游人健身使用。

图5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步道设置宣教板

3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整个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生态效益、功能设置等多方面产生了不良影响。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游步道选线布局缺少科学规划。目前,大多数湿地公园游步道布局不够合理,当游人从一个景点前往其他景点时,需要绕行过多的距离,若在空间视线上缺少必要的遮挡,游人可能选择最短的距离,从一个景点直线到达另一个景点,导致游人可能会从人为干扰较为敏感的区域穿过,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2)游步道设计艺术性体现较为单一。在多数湿地公园中,游步道的平立面设计比较简陋,大多只作为交通道路没有注重其自身的艺术性。此外,游步道与其他景观要素结合时,常常忽视整个游赏路线的空间序列,这可能会导致游人的游览体验较为单调,停留时间较短,部分存在使用频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3)游步道设计片面考虑交通功能,其他功能体现方式较为简单,游人在游步道的游憩体验性较差,没有充分体现湿地公园的特色。

4 展望

目前我国针对湿地公园游步道的专项设计较少,未形成湿地公园游步道系统化的研究。在生态方面基于理论研究较多;在艺术方面,游步道设计自身艺术性表达较少;在功能方面,国外的湿地公园游在游步道宣教功能体现较为丰富,这对国内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游步道的功能不仅是引导交通,可以对湿地公园游步道与空间节点进行相关研究,增加游步道的功能,提高游步道的品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建议关注以下方面。

4.1 布局与选线的设置

游步道的布局和选线要体现生态性。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比其他公园有更高的要求(潘竟虎, 2014)。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游步道建设可能会对湿地环境造成干扰,从而影响湿地公园中的物种生存状况,游步道的布局和选线须考虑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湿地公园人流分散的作用,这对保护湿地自然资源,增强湿地生态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4.2 景观空间的表达

游步道的存在规定了游客的游览路线,有层次、有节奏地引导游客行为,增加可达性,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领会设计者的意图(凯文•林奇, 2001)。湿地公园会使游人产生特有的空间感受,对游步道的铺装进行设计,通过铺装纹理、铺装材质、色彩的变化组合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可以融入文化元素,丰富湿地公园的色彩,增加游人游览情趣。湿地公园游步道还可结合多种元素,例如水体、植物、防护栏等,通过组合形成空间,通过空间的开敞与围合、渗透与屏蔽等关系变化来体现湿地公园景观空间的节奏变化和独特性,使游客身临其中,感受湿地的美与意境,并在游览过程中获取科普知识、愉悦内心,从而丰富游人的游憩体验。

4.3 节点空间的衔接

湿地公园游步道与节点空间的衔接包括游步道与桥梁的衔接、与亲水平台的衔接以及与湿地公园其他道路的衔接。游步道与节点空间的衔接要保证安全性、生态性、功能合理性。湿地公园游步道与节点空间的衔接要充分考虑到游人的行为习惯和场地功能的发挥。游步道与景观桥梁的衔接要考虑人群的停留、集散和流线的引导,但同时也要注意其空间的自然性与隐蔽性,以防对鸟类的栖息与活动产生明显的干扰,不仅充分发挥桥梁的引导功能,还可以方便游人利用此空间观察鸟类,丰富游憩体验。此外,人具有亲水性,亲水平台是可供人们戏水玩耍的一个平台,也是聚集游人的重要空间。游步道与亲水平台的衔接设计要对人群进行合理的引导,可以结合湿地公园环境教育体系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科普宣教功能。

崔丽娟,张曼胤,李伟,等.2009a.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5):107-112

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等. 2009b.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17-20

但维宇, 但新球.2014.步道:森林公园的随身导游[J].森林与人类(8):130-131

但新球,但维宇,余本锋.2014.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高华.2009.湿地公园景观艺术形态的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

高华,吴亚娟.2015.浅析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11):126-127

黄蓓丽,彭文惠,吴磊.2015.东太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江苏林业科技,42(6):35-39

江海燕.2007.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规划设计[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5(4):17-20

凯文·林奇.2001.城市意象[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李海燕,马建武, 宋钰红. 2011. 玉溪市九溪湿地公园道路规划与设计[J].绿色科技(8):71-74

李晓颖.2012.湿地公园道路规划设计内涵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2(3):94-97

林箐,王向荣. 2009.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J]. 城市环境设计(9):122-123

刘妍.2008.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和景观创意的研究:以平天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

芦建国,江婷.2008.南京幕燕滨江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3):83-86

骆林川.2004.新、马、日、港湿地公园考察收获与启示[J].湿地科学,2(3):238-240

潘竟虎, 张建辉.2014.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J].生态学杂志, 33(5):1359-1367

卜文娟,陆诤岚.2009.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探讨: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4):110-114

孙俊桥,曲全岳.2012.转引·衍生:美国游步道规划理念研究[J].新建筑,33(6):89-93

吴明添.2013.山地公园游步道设计探讨:以福州市金鸡山公园为例[J]. 福建建筑(7):49-51

吴明添.2007.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

王晓俊.2011. 地域·场地·空间:南京溧水城东公园设计的一些思考[J].中国园林(7):14-17

严军.2008.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位论文

杨扬.2008.城市滨水环境亲水设施设计的研究:以永昌湿地公园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

杨云峰.2008.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学位论文

俞孔坚. 2014.让水流慢下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J].园林(10):58-61

约翰·西蒙兹.2000.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Force J E, Foster D J. 2002. Public Involvement in National Park Service Land Management Issues[J]. Library,3(1):17-29

Jim C Y.2004.Green-space preservation and allocation for sustainable greening of compact cities[J].Cities,21(4):311-320

Lu Z L, Li Y Y, Lu J L.2009. Designing of scenic spots trail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 a case study of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J].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3):166-171

Meng W, Diao L.2014.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sign Concept in Hong Kong Wetland Park[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Z2):45-49

An Overview on Designing of Touring Trial for Wetland Park

ZHU Yi-Nuo CUI Li-Juan LI Wei LEI Yin-Ru LI Chun-Yi
(Institute of Wetland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The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Restoration, Beijing 100091)

近年来,我国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游步道是联系湿地公园公共空间的主要纽带,游步道的设计不仅影响湿地公园的视觉美观和游客的行为体验,也影响湿地公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回顾了游步道设计的发展,探讨了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在生态、艺术、功能3个方面的体现,提出了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In recent years, som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are gradually revealed in wetland parks in China during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Touring trail is the major bond that links the public spaces in a wetland park. Thus the design of trail does not only affect the visual appearance of wetland parks, th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of tourists, but also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etland park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rail design and explores the expression of trail design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ecology, art and function. Finally,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urrent trial design for wetland parks in China.

Wetland park; Trail; Design

10.3969/j.issn.1673-3290.2016.04.02

2016-09-25

北京市湿地管理政策及保护宣传教育和湿地科普知识多媒介宣传产品设计与推广项目

朱怡诺(1992-),女,中国林科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E-mail:zhu wen_100@163.com

崔丽娟,研究员,主要从事湿地生态研究。E-mail:lkyclj@126.com

猜你喜欢
游人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登神农顶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