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高科技: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

2017-01-09 02:22刘京华
新农村(浙江) 2016年2期
关键词:零增长衣剂起跑线

刘京华

种子处理高科技:从起跑线上保护种子

刘京华

说起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一般人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对作物叶面喷洒农药的层面上。然而,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直接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日益发展,更安全、高效、低毒、环保的种子处理技术日渐成熟,种子处理也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什么是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处理是指通过各种人为方法对种子进行加工的过程,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一些农药成分有系统内吸性,即随着作物生长,活性成分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从而从种子种到地里开始就保护它不受种传、土传病害的危害。此外,如果种子处理剂中含有杀虫杀菌的有效成分,种子处理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保护区,土壤中的病虫害受到保护区的阻挡,也不能达到它们通常取食感染的根部对植物造成危害。

种子处理技术的方法

作为种子标准化、商品化的主要环节,种子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分为非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非化学方法是使用热力、冷冻、辐射和微波的方式来达到杀菌的目的,化学方法则通过浸种、拌种、闷种、包衣等方法利用各种化学有效成分实现杀菌避害的效果。

种子包衣是目前最为成熟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它把防病、治虫、消毒、促生长融为一体,主要通过将种衣剂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种衣,形象的说就像给种子穿了一件衣服。种衣剂中通常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微肥和微生物等有效成分及一些非活性组分,这些成分的结合可以产生积极的增效作用。同时为了保证种子的漂亮外观及抗磨损性、使包衣更均匀,通常还会在包衣过程中加入成膜剂。

种子处理的独特价值

“零缺口”全面保护——种子处理只需相对少量的有效成分均匀且精确的分布在每粒种子的表面,为作物提供“零缺口”的全面保护,从播种第一天开始对种子进行保护,从源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对于潜伏在种子内部或粘附于表面的种传病菌,种子处理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

不受天气限制——种子处理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小并且不易漂移,因为产品是在受控制的封闭环境中施用的,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种子处理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药“零增长”——“绿色化”、可持续是当前我国农业的关键词,2015年农业部宣布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至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的目标。在这一方面,种子处理早期预防的成功可以为日后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打下基础,从而助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零增长衣剂起跑线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肥药使用零增长的前世今生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我国提前三年实现化肥零增长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
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