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的长征之路

2017-01-09 22:10熊维中
党史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纵队军团

熊维中

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1927年8月7日,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途经抚州,年仅18岁的李井泉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起义军,在红十一军二十五师任政治宣传员。同年10月,李井泉参加了朱德领导的广东三河坝战斗。后因起义部队撤走,李与部队失去联系,留在广东大埔、丰顺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李井泉受中共广东东江特委派遣,来到中央苏区红四军前委送信。当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留下他在身边任秘书,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希望你努力学习,多深入基层和士兵同甘共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年8月,红一方面军组建,李井泉任总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年底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6月,李井泉先后担任红三十五军政委、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师政委、红二十一军政委、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次反“围剿”。1933年3月,因受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批判,他被免职调往红军大学学习,但随即又被取消了入校资格。其后,李井泉先后被任命为红一军团补充一师、补充三师政委,后又被撤职,到瑞金九堡的红军学校任政治教员。

1934年10月,李井泉随中央红军直属纵队干部团参加长征。可是突破四道封锁线后,红军给养越来越困难,部队常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此时,一些领导人想到了办事干练的李井泉,便调他任中央直属纵队没收委员会主任,派他去筹粮筹款,以解燃眉之急。李井泉二话没说,带着手下干将,先于纵队一两天,抵达目的地开路设营,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筹集对象,然后登门上户做好耐心细致的动员说服工作。硬是为纵队解决了给养。有一次,在他的指挥下,查获了土豪劣绅在遵义城外山洞里暗藏的粮食财物,还当即分给当地的贫苦老百姓,受到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以后,备受打击的李井泉等人也重新回到重要领导岗位,他被任命为中央直属纵队政治部主任。此后,蒋介石集中了40万兵力向遵义地区进逼。为了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不得不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在川、滇、黔边机动作战。毛泽东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与敌人进行巧妙周旋,相机歼灭来犯之敌。李井泉随中央直属纵队三次经过四川古蔺、叙永。这段时间他虽未直接参战,但和战友们也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为了摆脱敌军的追堵和敌机的轰炸,他们不顾饥饿和疲劳跋山涉水,昼夜赶路。每到一地部队休整时,还要组织红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没收土豪粮食分给穷苦百姓。打了胜仗,还要组织召开祝捷大会, 庆祝胜利。

“四渡赤水”之后,李井泉跟随直属纵队回师遵义,然后突破敌人包围进入云南,巧渡金沙江,摆脱敌人大军的追堵,到达四川会理,由此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冕宁。5月22日,中央了解到这里地下党和群众基础较好,便派中央军委纵队政委兼地方工作部部长陈云组织建立党政机构,发展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当晚即召开会议,研究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他提议由李井泉任主席。李从工作出发,认为自己人生地不熟,建议只任副职,主席改由当地干部陈野苹担任。陈野苹后来回忆说:那时候,论政治、经验、水平咋个比得上他?差多了,差得远了,我还是一个“毛桃子”。第二天,红军在县城文庙召开了成立县革委会的群众大会。李井泉任革委会主席。

当时,根据中央指示还成立了冕宁特委和县工委,以加强对当地游击战争的领导。特委书记是王首道(长征初期任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委员有李井泉、黄应龙、方忠、陈野苹等人。冕宁特委后又称川西特委,存在时间虽短,但却给予国民党以震动。当时蒋介石曾致电当地军阀刘文辉:“在大渡河以西,设有王首道、李井泉等负责的川西特委,并有200余人,武装齐全,企图实施游击,牵制我军,并赤化冕宁邻近各县,以便将来与朱德匪部会合雅安。”在红军过冕宁的9天中,冕宁特委和县工委全力发展武装,动员200名青年参加红军,为部队筹集了大量物资、白洋和骡马,有力支援了红军北上。

5月24日毛泽东离开冕宁,率领中央红军向泸定进发。就在当天,他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条件还不成熟,特嘱中革军委以朱德、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名义发电给李井泉:“井泉:依据我们今日经过夷民地域经验,此间山地一时难容外籍红军小游击队独立活动,完全依托夷民,又易与汉民造成对立……你及王首道与三军团所拨来之一个连和电台,应准备随九军团(26日开冕宁)开至大渡河北岸发展游击战争,并吸引游击队、抗捐军中一部分本地夷(彝)、汉人随你们行动,并进行一天扩大。”李井泉闻讯立即与王首道等人带领一部分红军和抗捐军战士撤离冕宁,随罗炳辉、何长工领导的红九军团(担任中央红军后卫)北上。当时中央发给红九军团的电报一般都称:“罗、何、首道、井泉。”红九军团抵达泸定桥后,接替红一军团守卫着铁索桥。恰在此时,红九军团又接到朱德急电:“迅速进军四川天全,夺取天全河上的铁索桥,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天全县境。”于是李井泉随同红九军团,昼夜兼程直插天全河上游,夺取了卡在要道上的三座铁索桥,并攻克天全县城,使中央红军得以从这里通过,翻越夹金山,与红四军方面军一部在懋功会师。

1935年6月中旬,李井泉跟随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雪山——夹金山。这座山又名“神仙山”,海拔4900多米,据当地老乡说,此山终年积雪,日落之后更是寒气逼人,别说人上不去,就连鸟也飞不过。只有“神仙”才能登越,故名“神仙山”。翻越此山须赶在中午前到达山顶,不可停留!但红军是不信神的铁打汉,非要翻越此山不可!他们行前备好干粮、拐扙,选择地势稍低的王母寨垭口(海拔4114米) 通过。遇到险段就手拉手集体行动,年老体弱的红军便拉着马尾上山。由于大家齐心协力,终于胜利地翻越了这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到了懋功,受到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热情欢迎。由于红四方面军兵员众多,但缺少有文化的干部,李井泉便被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任政治协理员。此后他随红九军在懋功一带“筹粮备战”近两个月。

8月中旬,红四方军和中央红军分作左路军和右路军,启动了北上的行程。

梦笔山,海拔4080米,李井泉等红军指战员从两河口出发,翻越这座山到达卓克基,120多里路整整走了一天。休整一天后,接着翻越了海拔4272米的卡子山,到达大藏寺。由于环境艰苦,红九军一路付出很大牺牲,仅翻越卡子山因病亡故者不下20人!然而他们并没有被这吓倒,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又一鼓作气翻越了海拔4252米的格地山,进入著名的松潘大草地。

草地的环境比雪山更艰险。红九军只有按照老乡向导的指引,小心踩上最密草根,才能稳步前行。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红九军终于第一次走出了茫茫草地。在过草地期间,李井泉被调到红军总部任二局一科代理科长。他跟随红军总部进至甲本塘,准备渡过噶曲河与右路军会师。

由于张国焘与党中央在战略方针上存在分歧,拒绝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他利用所掌军权,命令在噶曲河畔等候的左路军“掉头南下”!9月3日,红军总部等左路军部队不得不从草地折返,重回查理寺和阿坝。此时,李井泉再次面临党内斗争的考验!张国焘与党中央闹分裂的行动不断升级,不仅另立“中央”,还多次开会批判、声讨主张“北上”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参谋长刘伯承等领导人。李井泉在红军总部的代理科长职务被撤,调任红军大学政治教员。后来他调到红大上级政治科任教导员,科长是彭绍辉。

1935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指挥下南下。11月中,李井泉跟随红大离开绥靖县的沙尔坭,经丹巴、懋功、达维、夹金山、宝兴等地,于12月初抵达天全县的红岩坝。红大在这里开始正式上课。李井泉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按照红大校长刘伯承的指示,与红四方面军的学员谈心,力图把同志们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上来。

1935年底,红四方面军百丈一战失利,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受挫,经党中央的一再规劝和红军将士的要求,不得不放弃“南下”,改为“西进康北”,迎接红二、六军团前来会师。1936年2月底,李井泉跟随红大队伍向北行动,途经宝兴、夹金山、达维、懋功、丹巴、道孚,接着翻越党岭雪山,于4月初抵达炉霍。部队在炉霍这个人烟稀少的藏区住了近三个月,进行休整、训练。红大则在这里进行少数民族政策教育,并深入藏族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宣传红军的政策主张,同时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困难:找粮食挖野菜,编织毛衣毛裤毛袜,打草鞋。一天,李井泉与张宗逊、郭天民、曹里怀等人闲聊,谈到红四方面军今后的走向。有人将此告到张国焘那里,李井泉等4人分别受到非法的“中央军委”给予的不同处分。事后才发现,他们4人都是张国焘列入“拥护毛、周、张、博”名单并加以监视的对象。

1936年6月,在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前夕,张国焘迫于压力,宣布取消另立的“中央”。会师之后,经中央和红二、四方面军诸将领的共同努力,张国焘同意北上。6月中旬,红大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队等组成中纵队,在徐向前率领下从炉霍出发,开始了又一次雪山草地行军,其艰苦卓绝更超以前。一个半月的行军,共翻越了多座雪山,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6座(4座无名)!行军中粮食奇缺,900余人的队伍,平均每人只携带了15斤糌粑粉、1斤食盐,驮辎重的牦牛每5人一头。后来沿途虽然补充了一些麦子和60头牦牛,但远远不够,断粮时只好把牛杀了吃。李井泉还与大家一起挖野菜,下河捉鱼,吃皮带、草根充饥。皮带煮不烂,谁都难以下咽,饥饿疾病致使减员时有发生。他不时进行政治动员,天天宣布到达目的地的日程和行程,提高学员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这次行军结束后,李井泉所在上级政治科减员9人,在红大各部中算是较少的。

8月初,李井泉随红四方面军中纵队走出草地,抵达四川包座地区。9月初,队伍抵达甘肃哈达铺时,李井泉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第四师政委。上任后他动员全师指战员同仇敌忾参加了甘南战役。四师指战员长途奔袭,英勇作战,于9月中旬占领了成县县城,后又驻守徽县县城,完成了红二方面军总部部署的计划。

10月10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李井泉所在的红二方面军在完成了钳制敌军,保障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于10月22日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李井泉先后在红一、四、二方面军工作和战斗,三次走过茫茫草地,多次翻越巍巍雪山。一路走来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在血与火、生与死、荣与辱、胜与败的考验中,历练成为一位卓尔不凡的红军高级干部。

(责编 五一)

猜你喜欢
红四方面军纵队军团
组建你的恐龙军团
剑指创新,CBE“包装军团”再扩容!
吉利4A军团出战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
红二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的具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