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汇》2016年第1—12期(总第334—345期)要目索引

2017-01-09 22:10侯春奇
党史文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长征毛泽东红军

千古绝唱

过好“五关”(节选)周恩来(1.1)

周恩来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边 辑(2.1)

沁园春·雪毛泽东(3.1)

红军东征歌陆定一(4.1)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毛泽东(5.1)

毛泽东说“长征”边 辑(6.1)

入党誓词边 辑(7.1)

毛泽东谈共产党员的标准边 辑(8.1)

毛泽东谈共产党人的群众观边 辑(9.1)

七律·长征毛泽东(10.1)

长征歌陆定一 贾拓夫(11.1)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12.1)

本刊特载

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忆我在太行抗日前线抗大的战斗生活

齐 心(3.16)

《中国抗日根据地发展史》绪论田酉如(4.19)

一篇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光辉文献

——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虞云耀(5.5)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启示

陈 坚(5.7)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6.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7.4)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11.4)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毛泽东从曲折中走向胜利

——谨以此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王立华(5.9)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一)

——走进红都遵义郭秀翔(5.19)

陈云长征过贵州

魏登云 龙梅芝(6.35)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二)

——在四渡赤水土城渡口郭秀翔(6.40)

张闻天对长征胜利的历史性贡献张正光(7.31)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三)

——从西昌到班佑郭秀翔(7.37)

红军长征中的政治宣传谢东莉(8.18)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四)

——从六盘山到吴起郭秀翔(8.24)

董必武长征中用担当和奉献写传奇

史 真(9.18)

藏区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

于安龙(9.24)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五)

——走进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郭秀翔(9.28)

周恩来与长征:一枝一叶总关情李春发(10.12)

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六)

——走进会宁会师城郭秀翔(10.20)

徐向前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

董史烈(11.21)

红十八师:长征中孤军奋战两个月

梅兴无(11.25)

百年史辨

对时代和时代主题的辨析李慎明(2. 4)

毛泽东在党内地位的奠定及其原因

印少云(9. 37)

遵义会议决议是如何形成的

李方祥 郑崇玲(10. 31)

尊重历史 还原真相

——驳长征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卢 毅(12.30)

关于毛泽东个人崇拜问题的辨析

徐久刚(12.37)

历史的沉思

今日中国与周恩来的愿望胡新民(2.40)

抗美援朝树立起来的中国自信胡新民(5.52)

中共四大对农民运动的理论探索李贵忠(8.54)

八路军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王雷平(9.43)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群众路线薛庆超(6.14)

南杨北李:中共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李春发(6.2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毛泽东时时处处关心人民疾苦

李焱平(7.11)

重温那些可歌可泣的青年英雄故事

本刊编辑部(7.18)

不忘初心

“七一”讲话大家谈闻 汇(8.4)

顺应民心 开创伟业(上;中;下)

——中国共产党为何能铸造辉煌

侯春奇(8.5;9.6;10. 6)

“七一讲话”大家谈(续一;续二;续三)

闻 汇(9.4;10.4;11. 10)

信仰:助推红军长征突破“围追堵截”

罗 援(9.16)

长征时期共产党人执著找党记史 真(11. 12)

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践线

——毛泽东组织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李焱平(12.4)

革命低潮时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寻党记

李春发(12.12)

伟人风采

毛泽东与延安“鲁艺”窦应泰(1.4)

“哲学的思想,科学的能力”

——青年周恩来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建树

徐 忠(1.10)

颇有科学预见性的周恩来(上)

——准确预估国际国内时政局势走向

李春发(1.16)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军队政治工作的贡献

王茂森(2.9)

周恩来两次警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张李明 吕海飞(2.14)

颇有科学预见性的周恩来(下)

——精准预判凡人常事发展结果

李春发(2.17)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与中国梦丁 毅(3.26)

周恩来是这样对待下级的王树人(3.31)

抗战时期陈云如何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

杜 娟(3.35)

“明君”张闻天师银笙(4.28)

青少年毛泽东的人格财富张因 李健宁(5.43)

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对党的建设的思考

刘志辉(7.50)

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论朱德的群众思想

聂 聆(12.32)

家书选萃

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边 辑(1. 22)

邓颖超给周恩来的信边 辑(2. 24)

向警予给父母的信边 辑(3. 39)

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信边 辑(4. 34)

红军烈士杨后宗给父母的信边 辑(5. 48)

红军战士钟士灯给父母的信边 辑(6. 46)

高君宇给女友石评梅的信边 辑(7. 54)

何叔衡给养子新九的信边 辑(8. 46)

徐玮给家人的遗书边 辑(9. 42)

金方昌给哥哥永昌、默生的信边 辑(10. 42)

沈志昂给妻子的信(节选)边 辑(11.35)

朱德给儿子朱琦的信边 辑(12.36)

一代风流

刘亚雄:“我要走的道路正是参加共产党”

芮 原(1. 35)

“炮弹大王”甄荣典杨尚军(1. 38)

任弼时开展苏区干部工作纪事茅文婷(2. 25)

叶剑英支持习仲勋工作二三事高天鼎(2. 28)

邓颖超河北阜平土改工作二三事王贞虎(3. 40)

将肩挑日月

——毛泽东和罗学瓒李 丽(4. 35)

徐向前教育改造俘虏二三事王 淼(4. 39)

“工作狂”方志敏刘明钢(5. 49)

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

王 淼(7. 55)

彭真与法治的公民、权利本位

张勋祥(9. 56)

黄土地

“太重,太重,太重要了”

——忆周恩来总理关怀太重二三事

杨建保(1. 23)

“红二代”王欣:在传承红色历史的道路上

邢晓寿(1. 26)

小井医院前的沉思何小文 杨立华(1. 30)

钱信忠和八路军卫生部在左权

张基祥 侯俊伟(2. 43)

浴血芦苇河陈天胜(2. 46)

贺龙与齐会战斗张瑞安(3. 43)

抗战时期奔赴三晋大地的文化团体

王宇新(4. 45)

百团大战中的榆次抗日军民张宁静(5. 61)

蒋崇璟与晋绥兵工发展张 楠(5. 62)

战地黄花分外香

——新四军文化事业小记王卫华(6. 28)

腊子口放歌李安葆(6. 31)

金钱买不动董其武梁 正(6. 34)

家书中的抗战名将

——左权江 雪(7.59)

我是阎肃的忠实“粉丝”李生明(8.52)

怎样理解毛泽东词《十六字令》(三首)

丁 毅(10.47)

高沐鸿:战斗在太行山上的山西本土诗人

夏明亮(11.41)

习仲勋,眷恋这片大地……

贺捷生(12.43)

《黄河大合唱》与桂林文化抗战

张 勇 刘 红(12.65)

党员风范百例

187 ·关爱同志、先人后己的周总理

史 真(1. 32)

188·贾进才让贤许兴达(3. 54)

189·从一件小事看周恩来维护党内团结

秦九凤(5. 60)

190·“不获胜利,决不复食”

——记彭真在狱中的不屈抗争

芮 原(9. 60)

191·山西党史上领导干部清正廉洁轶事

师文华(11. 57)

血肉长城

铁骨忠魂 后世楷模

——记13名山西籍和在山西牺牲的党政领导干部 王卫香 张艳兵(1. 41)

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武夫牛

武福洪(口述) 张宁静(整理)(11. 62)

历史写真

从延安到晋东南:八路军一条重要的战略兵站线

郜耿豪(1. 45)

广阳伏击战写实肖 力(1. 47)

力挽狂澜建奇勋

——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晋西南

张国富(2. 49)

上将韩先楚和他的“旋风部队”

颜梅生(2. 52)

艺术视野中的毛泽东龙剑宇(3. 46)

裴丽生与“两弹一星”往事史光荣(3. 50)

郑思远三次参与平反重要冤假错案的经历

郑天亮 蔡振河(4. 49)

徐海东与红二十五军长征贺 斌(10. 43)

史料荟萃

抗战中的广元西北制造厂

何广华 何明圆(1. 53)

彭真对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的贡献

杨士彪 梁宇红(1. 56)

一枚“抗大”校徽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杨子忱(2. 59)

晋西事变后孝义党组织的地下斗争

杨肃娟(2. 60)

抗战时期的李德生

宋奇飞(3. 59)

太行军工武器制造工艺上的三大改进

李潞玉(3.62)

人民的喉舌 战斗的号角

——抗日烽火中声震大江南北的《拂晓报》

茅永怀 茅沄沄(4.58)

红军东征主要纪念馆(地)知多少

洪 梦(6.54)

晋西会议与1936年党的统战政策的完善

苗智玉 范恩泽(8.47)

共产国际所了解的红军长征苏若群(10.55)

满洲里的红色秘密交通线袁佩红(10.61)

抗日英雄叶景山与“中韩抗日同盟会”

丁文博(12.59)

李井泉的长征之路

熊维中(12.62)

史实述评

太和岭口会谈的重要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马春生(1. 60)

一论长征:万里长征出于三军互动

——从战略格局内部的互动效应看长征的形成

陈伙成(10. 26)

二论长征:血染湘江事出“鲁莽灭裂”

——从组织形式错误看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陈伙成(11. 30)

三论长征:用兵如神还靠对敌了如指掌

——从毛泽东的经验之谈看其在长征中用兵如神

陈伙成(12.19)

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探索与贡献

夏燕月(12.24)

读者·作者·编者

满目原创稿,《党史文汇》好

熊盛德(2. 63)

引来历史英雄气 育红今日爱国心

——《党史文汇》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巡礼系列读后 赵政民(4. 63)

《党史文汇》架起老战友的友谊桥梁

晓 侯(6. 27)

7期《党史文汇》封面太棒了!邢晓寿(8. 30)

不忘初心 创办受热捧的杂志

——写在《党史文汇》再爬坡之时

赵政民(9. 63)

不忘初心 坚守信仰

——重读《苦难辉煌》有感

王宇新 高林梅(11. 63)

纪念红军东征80周年

毛泽东是如何指挥红军东征战役的

高荣贵(3. 4)

红军东征再思考

——政治视角下东征的统战、地方工作

王乃德(3. 8)

1936年毛泽东“经营山西”战略与红军东征

文正明(4. 4)

文师武将东征事孟 红(4. 10)

红军东征与抗日战争王雷平(5. 25)

永远的丰碑——东征死难红军将领事略

史 真(5. 35)

史实考辨

李大钊早年求学史事新探王勇则(4.52)

“海打战役”流产新探杨晓哲(11.53)

历史文献解读

开天辟地大事变的历史记录:中共一大文献研读

仝 华(7. 43)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二大文献研读

岳从欣(8. 40)

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中共三大文献研读

丁小丽(9. 51)

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历史准备:中共四大文献研读

沈燕培(10. 37)

革命危机关头的寻路探索:中共五大文献研读

张 浩(11. 36)

唯一在境外召开的党代会:中共六大文献研读

刘学礼(12.47)

大众论语

允公遵矩,乃驭政用权之要略

艾 斐(1. 63)

“革命理想大于天”:东北抗联的历史启示

何 平(6. 62)

人民的信任刍议郝 豪(9. 34)

共产党员应当积极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胡新民(10. 63)

风雨故人

来自“长安”的忆念方 磊(5. 56)

风雨红军路 热血巾帼魂

——怀念我的红军母亲谢太平(6. 47)

艰难岁月凝成的挚友情

——忆武光汤和我父亲张树椿的情谊

张宁静(7. 63)

怀念我的老伴涂荫森段淑贞(11. 60)

新书评介

亲昵太行山的灵魂

——读王占禹著《走近一座高山》

段存章(6. 61)

亲闻亲历

静乐县军民的抗日故事

陈忠海(口述)李新玉(整理)(1. 51)

抗战烽火中的东区儿童团段 毅(2. 57)

我跟李顺达、申纪兰的一些交往

司中枢(3. 56)

本刊约访

参与改革开放时期山西经济决策的回忆

——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家骥

苗长青 岳建俊 尹 君 武小惠(8.31)

信息窗

《党史文汇》编辑部、杨尚军分获全国党史系统先进

集体、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王润平(3.42)

历史立交桥

军工战线的华侨老兵

——张汉英石苏苏 林卫国(2. 33)

冀南、冀中根据地的“日本八路”

邓 沛(2. 35)

柯璜:爱国名儒 书画大家崔卫道(8. 59)

专题史话

我在山西的革命岁月(一)

——早年生活李力安(10. 49)

我在山西的革命岁月(二)

——抗日烽火连天李力安(11. 45)

我在山西的革命岁月(三)

——敌后抗战中坚持反“扫荡”、反“蚕食”

李力安(12.53)

(侯春奇 辑)

猜你喜欢
长征毛泽东红军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