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低灌注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2017-01-10 13:04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血管性神经病认知障碍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性危险因素可以导致神经退化、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脑灌注不足是常见的、潜在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病原因,它不但可以直接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发生,同样可以加速其他类型认知障碍的进程。所以,关于低灌注性VCI的研究逐渐增多。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解除低灌注原因,例如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解除颈动脉的狭窄,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如何甄别此类患者,并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解除患者的低灌注因素,从而治疗或预防患者的认知损伤,向临床工作者提出挑战。同样,低灌注性VCI的相关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等研究,可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向科研工作者提出挑战。总之,应高度重视低灌注性VCI的诊断,及时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治疗。

缪中荣

专题主持人简介

缪中荣,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世界卒中组织会员,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同血管内治疗技术干预的最佳时机、适应证、安全性及疗效;溶栓药物速率和安全性以及与血管再通关系;研究非药物性脑保护措施(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延长血管内治疗技术时间窗的作用;通过研究确立适合国情的优化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出版相关专著4部,发表文章169篇,其中SCI文章28篇,影响因子59.322。

猜你喜欢
血管性神经病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越测越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