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构建

2017-01-10 02:22李晓慧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高中物理物理

李晓慧●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26361)

浅析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构建

李晓慧●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26361)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效率是我们每个物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事情,从心理学、教育学方面思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的知、情、能均能获得最大化发展.

自主学习;高中物理;问题情境

新课改体系下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个问题是广大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意识的课堂,这就是所谓的“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对于这一课堂模式的构建,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心理学基础

有关高中物理课堂模式的建构,笔者认为必须强调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过程:同化和顺应,二者共同体现在学生智力发展和认知形成的过程中,显示出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出发,物理课堂模式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置身于某一问题情境之中,比如通过实验呈现某一物理现象,而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围绕物理问题进行思考.

2.了解学生认知结构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有意识地去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特别是学生对已有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相应的分析能力,从而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物理课堂.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物理情境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对比,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其发现已有认识与现有情境相冲突的地方,从而启发学生对原有思维模式进行修正,并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在需求.

3. 解释与同化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已有的思维和认知来解释新的问题,这一规律也同样适应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学生会主动地将物理情境按照自我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改造,以适应原有知识结构,这就所谓的“同化”过程.应该承认,物理知识有着严密的体系性,很多规律之间存在发展与延伸的必然性,因此,学生思维中同化机制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他们形成新的认识,同时也能有效促使认识的进一步完善.

4.认知冲突的发生

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很多问题仅靠学生的认知同化是无法实现的,毕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学生在某些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已有认知与现实情境发生冲突的地方,这些冲突会破坏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激起他们深入探究的动力.

5.顺应与重构

学生结合现有情境,对已有认知结构的检索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思维与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在这一情形下.他们将主动修正自己的已有认知,纠正思维方法,重构知识体系,实现认知体系的顺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认知结构会重新达到平衡,同时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将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框架以及流程

结合心理学理论,借鉴传统教学过程的经验,并贯彻新课改有关主体教育的思想,笔者设计了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其基本框架为“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凸显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其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适当指导,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相互讨论→重点突破,巩固迁移→课堂小结,提炼学法”.

上述流程中,自主学习、自主评价、重点突破、课堂小结等环节都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监督、自主调控的机制,即使对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并对反馈内容进行主动再加工,进而优化学习方法,实现知识内化的心理过程,促使其认知结构恢复平衡.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的环节通常是导入的环节,当然也可以是课堂探究某个概念时的引入环节,这是确定课堂进展基调、学生探究方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产生质疑,并对物理问题进行表征,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力的合成》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求合成的方法,我们可以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共同提一个水桶,通过两个同学提水桶角度的变化,感受到手臂上力的变化,继而萌生出合力与分力到底有怎样关系的探究欲望,继而课堂的学习目标自然明确.

2.适当指导,自主学习

3. 自主评价,相互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行为不被关注,或者说不被学生自己关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应该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自主评价是自己对学习的监测与反思,相互讨论式及时地进行信息互换与共享,通过自主评价与相互讨论,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向得以及时地校准,有利于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

4. 重点突破,巩固迁移

经过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两个阶段,基础性的内容都被学生掌握,但是学生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这里就需要教师进行的启发和讲解.而这些内容往往是高中物理最为核心的内容,其中大多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对此,教师要进一步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启发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难点突破,让学生去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 课堂小结,提炼学法

在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点:一是让学生将当堂所学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的认知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G632

B

1008-0333(2016)36-0043-01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