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10 20:01龚建芬
财会学习 2016年2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

龚建芬

摘要: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的有效运用是确保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遏制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阐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资金进行科学的筹划、配置和使用,对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和核算,确保单位能够高效运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活动。它是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管理的关键。但目前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预算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到位等,影响了内部管理工作质量,本文就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预算编制是有效开展预算管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但是当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有些单位对预算的理解还不到位,不能够正确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将预算管理看作是要钱、花钱的过程。编制工作开展不合理,并没有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对预算年度的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加在其他业务部门没有积极参与,致使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与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为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导致执行过程中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实现预算的有序执行。支出控制不到位,一些人员巧立名目随意支出,对一些专项资金随意挪用,对专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一些单位编制预算十分全面,但是在使用资金过程中不进行跟踪审计,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进行深入核查,对资金使用的规范要求没有认真履行。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松散,很多单位财务部门只负责经费的收支情况,国有资产的具体情况并不掌握;作为后勤部门只负责采购和发放,对资产具体价值和使用情况并不了解;使用部门职责不清,不进行管理,只是使用。这些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脱离了财务管理范围,使得资产管理人员不清楚财务账面价值情况,财务人员不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使得很多资产处于管与不管之间,导致很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不一致,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很容易导致盲目采购和闲置浪费的情况,财务管理不能够发挥自身作用。

2.国有资产核算不到位

单位在采购国有资产过程中将此项支出列入一次性事业支出,在使用过程中不对这些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导致账面价值大于实际价值,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结余虚增,财务账面很难反映单位实际资产情况。

3.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现象

财务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不能够发挥作用,很容易导致财务账面与实际资产情况不相符,加之国有资产管理松散,长期不进行清查盘点,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随意流失。还有一部分固定资产在转让过程中并没有办理相关手续,调转随意性很大,随着工作岗位人员的频繁变动,这部分资产很难详细说明归属,导致资产流失。

(三) 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不流畅。很多单位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对财务部门配置人员的时候普遍存在配置不足的现象,内部管理体系混乱,很多职权责任划分不清,岗位责任很难落实。对会计事前、中、后工作很少开展监督工作,审核工作不能严格把关,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单位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但是部门独立性不强,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甚至一些单位没有设置内审部门,无法开展内部审查工作;一些内部管理控制制度陈旧,不能够满足单位发展和管理需求,还需结合时代发展和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些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虽然制订了控制制度,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执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成效发挥。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机制

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合理性是确保单位有效实行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的基础;我国当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难以有效执行的现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预算意识,规范管理编制部门预算,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绩效评价措施,做好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对各项支出都要制定标准定额,科学合理地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质量。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严格根据预算批复要求对支出和收入进行有计划的落实,改变随意追加预算和变革预算的现象,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事后评价工作,要对收支项目进行深入细化,对政府提出的各项分类收支改革政策要全面落实,确保实际支出与预算相吻合。同时要建立完善、合理评价体系,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准确标准。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事业行政单位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不法侵占现象的发生;各单位要对自身拥有的国有资产建立详细台账,认真核查当前所有国有资产种类、数量、账面价值等详细信息,根据内部各部门上报的情况结合财务账面信息,查缺补漏,查看是否与账面资产相符,对一些流失的国有资产尽快查明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最终形成准确的明细台账。同时要明确职责,每个部门的资产情况都须有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制度对国有资产开展管理,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使用人员,从而杜绝流失和不法侵占现象的发生。针对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报废等都环节都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的规范性,避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三)规范内控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理财观念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强化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和自学开展对《预算法》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识到工作应负的责任,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单位的实际管理需求,在建立过程中要向内部所有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财务部门要参与制定制度的全过程中,确保能够发挥作用,在实际落实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严格执行资金支出审批制度,确保资金支出合理合规,凭证真实有效,严格明确各项审批手续,经办人员如实填报,审核人,审批人等加强对业务情况的审核;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当预算同执行支出与所批复的预算出现偏差的时候,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 ;对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挪用于其他项目;要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全面落实审计决定,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将单位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贯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财务管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预算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确保各项业务规范有序进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扬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 (03):145-154.

[2]刘广宾.财务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现代经济信息[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5(10):163-164.

[3]东瑞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16(21):189-190.

[4]贾明春主编.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 .

[5]杨丹主编.财务管理[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08):125-126..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05):152-153.

(作者单位:威远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