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下内蒙古与俄蒙经贸合作路径研究

2017-01-10 00:36许海清
北方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二连浩特中蒙俄满洲里

许海清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提出及推进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9月和10月相继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于2014年9月又提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并得到俄蒙的积极回应;2015年3月,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公布,明确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2015年7月,中蒙俄元首明确了三方联合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于2016年6月共同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大重点领域。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早期收获,标志着“一带一路”首个多边经济合作走廊正式实施。

二、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优势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议后,为切实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落实,201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二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两条走廊互动互补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开发经济带,线路也凸显了内蒙古的重要地位。

(一)区位优势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外接俄蒙,内邻8省区。与蒙古、俄罗斯两国约4261公里的边境线。与蒙古国边境线长约3210公里,与俄罗斯边境线长约1051公里,是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门户,更是拓展我国与中亚、东欧国家经济联系的重要陆路通道。

(二)口岸优势

内蒙古现有13个与俄蒙对接陆路边境开放口岸,与蒙古国对接边境开放口岸9个,与俄罗斯对接边境开放口岸3个。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分别是我国对俄、对蒙最大的陆路口岸。众多口岸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关键节点。

(三)经贸合作优势

目前,中蒙两国间货物运输的95%,中俄间陆路运输的65%都经过内蒙古口岸。内蒙古与俄蒙贸易要占到内蒙古对外贸易的50%左右,特别是对蒙古国贸易占中蒙贸易的50%以上。

(四)文化传统优势

内蒙古地区与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内蒙古不仅有联接内地与蒙古、俄罗斯的古丝路、古茶路、古盐路的历史古道,也有与两国之间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密切认同。内蒙古高校与蒙古国、俄罗斯在高等教育及科研方面也签署了许多校际合作协议。

三、内蒙古与俄蒙经贸合作现状

(一)贸易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加快,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20.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27.5亿美元,年均增长13%,与俄蒙贸易由2000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59.58亿美元,增长5.1倍,年均增长12.8%。特别是2014年,内蒙古对外贸易额达145.53亿美元,其中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为30.54亿美元,与蒙古国的贸易额为40.97亿美元,两项共达71.51亿美元,占比达到49.1%。

从贸易结构看,内蒙古从俄蒙进口的商品有原油、木材、原煤、铁矿砂等工农业生产物资。向俄蒙出口的商品有服装、机电产品、日用百货、建材、轻型车辆及其零件、蔬菜水果等。

(二)口岸运量

近年来,内蒙古口岸货运、客运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6581.6万吨,其中,对俄占46.2%,对蒙占53.8%;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428.29万人次。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现已开通了“苏满欧、津满欧、湘满欧、鄂满欧、渝满欧”等17条中欧班列。从整体来看,内蒙古形成了以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为龙头,以策克、甘其毛都口岸为主干,其他口岸为补充,立体、全方位的向北开放口岸体系。

(三)经济合作

内蒙古与俄蒙经济合作形式主要有对外投资、劳务派出、工程承包等。2015年内蒙古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家,实际利用外资33.7亿美元。投资国别(地区)主要以俄蒙为主。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森林采伐、矿产资源勘探、农业种植、农畜产品销售、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除了境外投资,内蒙古与俄蒙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派遣等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内蒙古与俄蒙经贸合作的主要障碍

尽管中蒙俄政治关系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但是,经贸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因素。

(一)俄蒙对中国存有疑虑

因历史上中国与俄蒙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中蒙俄经贸合作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扰。俄蒙对中国有很大疑虑,比如在矿产资源的投资与开发、劳务输入等方面都有限制。

(二)通道不畅,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蒙古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口岸建设投入不足。俄罗斯远东地区远离其政治中心,政府对其投资少,口岸建设不足。内蒙古虽然口岸较多,但分布不尽合理,而且铁路口岸只有2个,公路口岸开放程度较低,运力不足。目前中国与俄蒙间铁路轨距宽窄不同,货物需换装,这增加了成本,影响了通关能力。

(三)合作领域较窄

内蒙古与俄蒙间的投资与贸易基本都围绕能源矿产资源、农业等展开,合作内容单一,经贸发展后劲不足。

(四)贸易投资存在政策法律风险

近年来蒙古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对其矿业投资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风险加大。例如,蒙古国矿业法律政策的几次调整导致一些外国投资者在前期所取得的开矿资质失效,大量正在投资或准备投资蒙古矿业的企业损失严重。

五、加强内蒙古与俄蒙经贸合作的主要路径

内蒙古与俄蒙的经贸合作,除三国省区之间的积极合作外,更需要国家层面推进、全方位联动。

(一)机制建设是经贸合作的稳定剂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合作机制深化交流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加强相互沟通,加强中俄、中蒙在第三国的合作,共同投资参与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中蒙俄合作机制,加强政治互信。三是建立和完善内蒙古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地方政府、政府部门间合作机制。推进自治区各盟市与蒙古国、俄罗斯各共和国(区、省)和主要城市建立友好地区(城市)关系、沿边旗县与毗邻地区建立友好关系。

(二)设施联通是经贸合作的奠基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抓好交通、能源、通信等重点工程,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二是重点加快中蒙俄铁路运输的建设。三是加大中蒙俄相关口岸的投入与建设。对内蒙古来说,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财政补贴”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口岸建设,优化口岸布局。特别是要加大满洲里和二连浩特这两个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力度。

(三)通关便利是经贸合作的推动器

一是通关便利化。例如,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口岸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个一”通关,企业申报效率平均提高了25%以上,查验环节时间及费用节省近半;满洲里、二连浩特均实行了ATA单证册业务;其他口岸待条件成熟,可以陆续实行。二是共同推动中蒙俄海关 “三互”机制建设。即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全面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四)跨境合作是经贸合作的突破口

一是积极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目前,二连浩特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间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积极推动中。中俄蒙三国毗邻地区的海拉尔、赤塔及乔巴山,资源优势互补、地理位置毗邻,有建立中俄蒙三国跨境合作区的自然基础及社会条件。二是依托跨境(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沿边市场建设。按照“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政策优惠”的运行模式,推动建立呼伦贝尔中俄合作加工园区、满洲里市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二连浩特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合作平台,重点发展加工贸易、现代会展、现代物流、旅游及加工制造等。三是推动中蒙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三方应加强中蒙俄合作对话机制,稳步推进中蒙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五)人文交流是经贸合作的润滑剂

一是建立中蒙俄国家文化交流平台和发展基金。积极打造包括体育赛事、文物展览、文娱活动及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并建立相关基金。二是进一步扩大文化贸易。加大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推进广播和优秀影视剧的译作,同时深入挖掘中蒙俄相关文化资源,通过合作拍摄等方式,促进文化合作与交流。三是依托草原特色,开放系列中蒙俄旅游路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四是扩大与俄蒙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联合开展蒙中医药临床研究,加快蒙中医药产品在蒙俄国家的认证注册,促进蒙中医药的出口及服务。五是扩大中蒙俄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建立中蒙俄相互增派留学生及培训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促进中蒙俄人才交流,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5XMZ082、内蒙古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6zmez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二连浩特中蒙俄满洲里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中蒙俄跨境区域铜、金、铅、锌、铀成矿特征对比及意义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族文化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Экономичесий коридор Китай
--Монголия--Россия содействует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ности в Евразии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印象满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