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增强CT检查对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7-01-11 10:3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肺叶直径淋巴结

杨 寅

术前增强CT检查对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

杨 寅

目的 研究术前增强CT检查对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心胸外科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根据增强CT扫描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患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200例肺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转移情况与CT扫描肿瘤大小、CT增强值、淋巴结最小直径和淋巴结肿大位置推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相关性分析中,分析结果表示: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最小直径和肿大位置是肺癌患者实行CT扫描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本次200例肺癌患者中138例淋巴结出现肿大,左上肺叶出现淋巴结肿大最高,右肺叶次之。结论 手术前行增强CT扫描时,肺癌患者的肿瘤直径≥3 cm和淋巴结较大、CT增强值较高、肺门和纵膈均淋巴结和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更高。

增强CT;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大小;CT增强值

肺癌(carcinoma of the lungs)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50年的增长率增高,于我国一些工业化城市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已经居于首位[1]。在对于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中,肺癌是否存在转移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手术方案选择和预后测评至关重要[2-3]。临床影像检查中增强CT能较好的详细的提示患者肺部的病灶情况,胸部内的淋巴结情况以及胸内的构造[4]。对此本院采用增强CT扫描,制定了研究方案,对比肺癌患者的影像结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案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心胸外科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男127例(63.5%),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8.21±10.34)岁,女73例(36.5%),平均年龄(62.35±8.12)岁。200例患者均于我院手术前行增强CT扫描,均实行肺癌根治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被证实为肺癌,200例患者不存在重复性癌症等危急生命疾病。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扫描仪器:飞利浦64层螺旋CT,扫描区域:肺尖至肾上腺。仪器设定扫描条件:100~130 kV,200~250 mA,厚度3~5 mm,经上肢静脉3 ml/s注射速度注射对比剂优维显50~100 ml。检测患者肿瘤直径最大值的横截面实质的中间区域、远近肺门边界区域行增强扫描前后值,计算平均值,病灶强化程度:CT扫描同层最高值和平均值的差距,采用15 HU为较轻强化和显著强化的界限。

1.3 手术方式

肺癌根治术:胸腔镜引导,实行双腔气管插入管道,全麻,于患者腋中线第七肋骨手术刀切开1.5 cm为观察口,采用钝性分离进入患者胸内,放入软性切口保护套和胸腔镜,于患者腋前线5肋骨切开5~10 cm的切口,放入软性切口保护套作为操作口。手术过程中先对肺裂实行处置,发育较好采用电凝钩分离,发育不良则采用实行内镜切割缝合器解剖,最后分离相应肺部血管(先静脉后动脉预防淤血),清除患者肺门及纵膈的淋巴结,分开肺叶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缝合,最后取出标本,置引流管,关胸。

1.4 病理检查方式

手术中采取标本经过石蜡包埋,切片,染色,专业临床医生查看标本中肿瘤的体积大小、形态和颜色,并做出分析记录。

1.5 数据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相关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200例肺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转移情况与CT扫描肿瘤大小、CT增强值、淋巴结最小直径和淋巴结肿大位置推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38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相关性分析中,分析结果表示: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最小直径和肿大位置是肺癌患者实行CT扫描的独立预后因素,见表2。

2.3 淋巴结肿大位置与病理分析结果

本次200例肺癌患者中138例淋巴结出现肿大,左上肺叶出现淋巴结肿大最高,右肺叶次之,详见表3。

表1 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n,%)

表2 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

表3 淋巴结肿大位置与病理分析结果(n,%)

3 讨论

在对于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中,肺癌是否存在转移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手术方案选择和预后测评至关重要[5]。其淋巴结的分期情况是影响肿瘤进行分期一个关键原因,因此纵膈淋巴结的转移是淋巴结进行分期的重要因素,当前临床辅助检查当中CT扫描是分辨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常用手段,虽然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临床实践中对肺癌的转移情况效果较差[6]。相关文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其对肺癌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度均只占3成,其准确率低于3成,而且多数医疗结构常采用淋巴结的大小判断淋巴结的分期,造成淋巴结准确率低于五成,这也提示了实行CT扫描还需参照多个因素,以此提高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7]。

在本次研究中200例肺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转移情况与CT扫描肿瘤大小、CT增强值、淋巴结最小直径和淋巴结肿大位置推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患者肿瘤越大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CT增强值体现了患者的血供情况,肺癌患者的肿瘤血管丰富情况高于周围正常组织,采用淋巴结最小直径1 cm作为临界值,超过1 cm被定义为淋巴结转移;本次超过1 cm淋巴结患者中出现转移的占有72.7%;本次200例肺癌患者中138例淋巴结出现肿大,左上肺叶出现淋巴结肿大最高,右肺叶次之;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最小直径和肿大位置是肺癌患者实行CT扫描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和相关文献一致[8]。

纵观全文,肺癌患者实行增强扫描时,肿瘤直径≥3 cm、肺门和纵膈出现淋巴结肿大,其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

[1] 赵林,李会菊,李晓阳,等. 术前增强CT检查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70-73.

[2] 王玉婕,黄遥,唐威,等. 宝石能谱CT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状态准确性中的初步研究[J]. 癌症进展,2015(2):188-193.

[3] 林动,何志勇,陈雪芳,等. 手术前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90-193.

[4] 周玉凤,夏淦林.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4(3):70-74.

[5] 吴仪仪,张建,左长京,等. PET/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比较[J]. 临床肺科杂志,2014(10):1846-1848.

[6] 玄国庆,袁立华,亓子坤.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CT表现[J]. 临床肺科杂志,2015(4):639-641.

[7] 邵亭亭,于丽娟,李迎辞,等. PET/CT密度比与摄取比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2015,18(3):223-225.

[8]白璐,于楠,李艳,等. 基于18F-脱氧葡萄糖PET-CT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识别的Meta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50(10):752-757.

Application Value Observation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CT Examination on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YANG Y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Da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CT examination on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Methods 200 cases with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alyze the lymphatic metastasis condition by CT scanning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hist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tumor size,CT enhanced value,lymph gland minimum diameter,swelling position classific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ere statistic significant(P< 0.01),bring factors that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 into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showed that: tumor diameter size,lymph gland minimum diameter and swelling position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CT scanning(P<0.01). 200 cas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138 had enlargement of lymph node,upper left lung lobe had the most occurrence of lymphadenectasis and right lung lobe was next. Conclusion Contrast-enhanced CT before surgery,patients with tumor diameter≥3 cm,larger lymph gland,higher CT enhancement value,porta pulmonis and mediastinum all lymph gland has higher possibility of lymphatic metastasis.

Enhanced CT,Lymphatic metastasis,Lung cancer,Lymph nodes size,CT enhancement value

R445

A

1674-9316(2016)23-015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88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四川 达州 635000

猜你喜欢
肺叶直径淋巴结
各显神通测直径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