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结构与特点探究

2017-01-11 19:06周喜华
高教探索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因素分析特点

摘要: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由职业责任认知、职业责任情感、职业责任意志和职业责任行为四个方面构成,并表现出以下特点:(1)总体上有着较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但是存在着职业责任意志较为薄弱、职业责任行为不足等问题。(2)女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显著高于男教师;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明显优于职称较高和教龄较长者。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因素分析;特点

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任务,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研究,不仅可以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提升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也有利于规范高校教师行业的职业责任感培养,有利于决策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研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结构及特征,并根据相关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有效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提供借鉴。

责任感(sense of responsibility,conscientiousness)是个体对其应该担负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所持的一种积极的、自觉的态度体验,是个体内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与一定的行为、事件及其后果密切相关,并对其后续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1]责任感的内涵丰富而多样,但至少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及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二是对他人的责任,通常意味着付出一定的努力或者代价。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是高校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时社会的要求,是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坚实基础,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保障,也是高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动力源泉。

国内外关于责任的研究十分普遍,从伦理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都有深入研究,但是关于职业责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多数为探讨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对于责任感的结构与测量,众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Costa等从个体内外的角度将责任感分为:自我获得成就和他人可以依赖[2];也有研究者从责任感的功能角度将其分为责任主体、规则和事件,责任感是三者的“心理粘合剂”[3]。我国学者依据责任对象,将责任感分为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我、工作、学业等不同方面。由于众多研究者对责任感结构认识角度的不同,所以关于责任感的测评也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对责任感的测量维度较为单一:Singg等测量了大学生的个人责任感[4],Starrett则测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也有研究测量青少年或者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学业责任感。国内关于责任感的测量工具研究较少而且角度较为单一。张燕燕[6]研制的青少年责任感问卷从社会、家庭、集体和自我的角度进行测量,冯源[7]则从反应性、评论性等九个维度对中学生道德责任感进行测量,此外卢家楣、魏华等在对青少年道德情感、大学生网络游戏依恋等研究中也有部分涉及。

上述研究成果可见,责任感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已有研究测量维度比较单一,对象上没有关于教师职业责任感研究,且对中西方责任文化的差异体现不够,所以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编制适合高校教师职业责任感的测量问卷。本研究期望用实证的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其理论维度和测量指标。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问卷编制

(一)初测问卷的编制

2015年2月对某高校30名青年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选取其中6名教师进行个人访谈,将开放式问卷及个人访谈所得到的关于职业责任感的认识进行综合,同时征求3位青年教师研究专家的意见,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主要由职业责任认知、职业责任情感、职业责任意志和职业责任行为等方面组成。根据这一理论构想,编制形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初测问卷,包含28个项目,采用Likert 五点量表法,其中“非常符合”记5分,“比较符合”记4分,“说不清楚”记3分,“不符合”记2分,“很不符合”记1分。

(二)正式问卷编制

2015年4月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问卷》对陕西、宁夏两地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试。样本选取中充分考虑性别、学历、职称、专业、教龄等因素,共发放问卷412份,回收问卷36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51份,有效率为95.7%。测试后做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从而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问卷。

1.项目区分度检验

用CR值方法,对题项的区分度进行统计分析,将被试预测量表的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取其总分最高的27%和总分最低的27%分成高低两组,然后对各项目的平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P<01的项目5个,其余项目均有良好的区分力。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调查得到的351份问卷随机分为两半。一部分样本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176),剩余部分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n=175),统计检验显示,两部分问卷在学历、职称、性别、专业、工作年限等因素的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

对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数据进行Bartlett球型检验,检验值为560.33,p=0.000,说明项目之间存在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取样适当性KMO系数为0.815,表明数据适合作因素分析。

对问卷的题项用主成分法做因素分析,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同时结合因素分析碎石图,共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6.424%,结果比较理想。行为科学问卷编制中,一般以因素的负荷量作为删除的标准,有研究者以0.35为项目取舍的临界值,也有研究者以0.50为标准进行项目删除[8],每一个题项,必须对应一个因素,即其负荷量应该接近1.0,其它因素的载荷值应该接近0,若一个题项所对应的负荷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大于0.5(题项横跨2个因素以上)者,都必须删除。按照此标准,删除3个题项,剩余各题项的因子负荷都大于0.5,都很好地负荷在各自的因素上,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题项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和共同度以及每个因素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1。

结合各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对各因子进行如下命名:因素1的题项中有6个项目的负荷量大于0.5,主要表达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责任的认识、理解等,因此命名为“职业责任认知”;因素2的题项有6个,主要表达被试履行职业责任或者未尽职业责任后的情绪情感,命名为职业责任情感;因素3有4个题项,主要表达被试在工作中能否克服困难、付出一定的代价以履行工作职责,命名为“职业责任意志”;因素4有4个题项,主要表达被试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命名为“职业责任行为”。

2.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参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被试为175人,采用Lisrel 8.3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数有3类:x2/df、RMSEA、GFI和AGFI被称为绝对指数,主要用于衡量样本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x2/df值处于5.0-3.0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表示模型较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处于0.08和0.05之间,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RMSEA小于0.05,说明模型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相对指数有拟合优度指数(GFI)和非正态拟合指数(NNFI),二者值越接近1,表明模型越好。简约指数有PNFI和PGFI,主要反映模型的简约程度,取值为0-1.0,大于0.5,表明模型良好[9]。

从表2可以看出,本模型的绝对拟合指数x2/df达到了理想水平,RMSEA为0.066,处于0.05-0.08的较好状态,其它各因子的拟合指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说明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结构是合理的,也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结构假设。

3.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系数为信度指标。测量理论认为,好的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应在0.80以上,处于0.70-0.80也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宜在0.70以上,处于0.60-0.70之间也可以接受[10]。

从表3可知,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系数都大于0.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都大于0.7,说明本研究中所构建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问卷与维度模型是较为稳定可信的。

本研究中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理论建构和项目选取基于开放式问卷、文献综述以及个别访谈的结果,问卷研制中曾邀请教育心理学专家进行审订,确保问卷内容反映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各方面特征,具有代表性,故而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从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问卷的结构符合研究设想所建构的理论框架,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特点

2015年7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宁夏、陕西等地部分高校426名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26份,共回收问卷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为92.8%。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总体情况

结果发现,359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至少有1个因子得分超过3分者有346人,占96.4%,职业责任感总均分为3.41,超过3分者有271人,占73.5%;各因子平均值的大小依次为:职业责任认知(4.21)>职业责任情感(3.83)>职业责任行为(3.23)>职业责任意志(2.35)。上述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总体上有着较为强烈的责任感,特别是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有着明确的认知,也有着积极的责任情感;但仍有少数(26.5%)的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平均分未达到3分,职业责任行为和职业责任意志得分较低,这说明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职业责任的行为不够充分,职业责任意志较为薄弱,存在着一定的得过且过、敷衍应付等倾向。

(二)不同统计学特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状况

1.不同性别被试的职业责任感差异

由表4可知,不同性别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性青年教师责任感更强,女性青年教师不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而且在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身体力行,充分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在职业责任情感和职业责任意志上并无性别差异。

2.不同职称被试的职业责任感差异

表5显示,不同职称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差异显著,表现为低职称的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更强,职业责任情感体验更加深刻,职业责任意志更加坚定,职称较高的教师,职业责任感相对较低,职业责任情感相对淡漠,职业责任意志较为薄弱;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责任认知和职业责任行为并无显著差异。

3.不同教龄的被试职业责任感差异

表6显示,不同教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差异显著,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更有职业责任感,他们的职业责任意志更加坚定,职业责任行为更加充分;不同教龄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认识和职业责任情感并无显著差异。

三、讨论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结构及量表的适用性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是教师对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所持的一种积极的、自觉的态度体验,是青年教师内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其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主要由职业责任认知、职业责任情感、职业责任意志和职业责任行为四个因素构成,每个因素所含项目都有很高的负荷值,信度分析发现,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7以上,总量表的α 系数为0.868,充分说明本量表有着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问卷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各因素基本上与理论建构的职业责任感结构是一致的,所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总之,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这说明自编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问卷是适宜的,可以使用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责任有着明确的认知,对待教师职业也有着积极正面的情感,总体上有着较为强烈的责任感,但也有部分教师履行职业责任的意志不够坚定,职业责任行为有待加强。这与潘俊宇对湖南五所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1]。当前众多高校为青年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都实施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强校工程,采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的政策;高校教师岗位因为工作较为轻松自由、收入稳定可靠、并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广泛关注。所以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这些都为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高层次的培养,他们大都有博士、硕士的学历层次,部分有海外求学经历,学术见识丰富,职业素养突出,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特征和水平,当他们走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观念新、干劲足、思维敏捷,职业责任意识强烈。所以,高校青年教师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良好的客观环境、强烈的主观责任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当前高校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因素,比如论资排辈、待遇平均化大锅饭、高校行政化严重、行政权力过强而导致学术权力弱化、高校学术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部分青年教师晋升机会渺茫,报酬增长缓慢,导致他们抱负下降,职业倦怠、不满等负面情绪增长,从而出现职业责任的意志不够坚定,职业责任行为减少等现象,理应引起高校管理者的关注。

现有众多研究对于性别因素在责任心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结论。部分研究者认为,男女两性在责任心整体上并无区别,而一些研究则认为男性、女性在责任心上存在着差异。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存在着显著差异,这验证了后一种观点,也支持了刘朝燕的研究结果[12]。可能的原因是女性敏感、细致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其责任行为的产生,而且女性更富有同情心,容易有移情反应,在归因方式上更倾向于“自身责任”的归因,也容易使女性更有责任心,产生更多的责任行为。本研究发现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显著高于职称较高、教龄较长的教师。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教师多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有着较高期望,所以能够满怀热情而且积极负责地工作,而职称较高、教龄较长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的历练,对待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日常工作趋于模式化、程序化,工作中多为被动参与,失去创新意识,加之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诸如项目遇挫、待遇、住房等问题,容易产生职业倦态感[13],进而导致其职业责任心降低,职业责任行为较少。此外,职称晋升或者职务提升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职业目标,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教师在入职初期,必然会全心全意投入,尽心尽责教学,以获取日后职称和职务的提升。本研究也证实了邹碧海[14]的研究:服务年限较长高校教师职业忠诚度要低于服务年限较短的教师。

四、结论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由职业责任认知、职业责任情感、职业责任意志和职业责任行为四个方面构成;统计检验表明,本问卷可以作为测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工具。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表现出以下特点:(1)总体上有着较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但是存在着职业责任意志较为薄弱、职业责任行为不足等问题。(2)女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显著高于男教师;职称较低、教龄较短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明显优于职称较高和教龄较长者。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09.

[2]Costa PT,McCrae RR.Personality in adulthood: a six-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lf-reports and spouse ratings on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5):853.

[3]Schlenker BR,Britt TW,Pennington J,etal.The triangle model of responsibility [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01(4):632.

[4] Singg S,Ader JA.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scale-10.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J].AnInternational Journal,2001,29(4): 331-335.

[5] Starrett RH.Assessment of glob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78(2): 535-554.

[6]张燕燕.青少年责任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7]冯源.中学生道德责任感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Babbie,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M].Belmont,CA: Thomson/Wadsworth,2004.

[9]Browne,M.W,Cudeck,R.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A].In: K.A.Bollen,J.Scott Long,Eds.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C].Newbury Park,CA: Sage Publications,1993: 136-162.

[10]Devellis,R.F.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Vol.26)[M].Newbury Park: Sage,1991.

[11]潘俊宇.高校教师职业责任感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12]刘朝燕.责任关系视角下的儿童责任行为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3]周喜华.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6):872-873.

[14]邹碧海.高CPI经济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度现状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3(1) :64-66.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因素分析特点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及指导策略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