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电教之翅膀,让课堂自由飞翔

2017-01-12 07:08欧阳鹏
考试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教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欧阳鹏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走入了课堂,它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可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时间紧,压力大,他们对古典名著失去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让这种现象获得转机。

为了让学生爱上名著,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名著的影片供他们观看,比如《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在1830年创作的作品,想让学生去读且读懂,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是利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我带领大家一起观看电影,当电影主人翁加西莫多一出场,就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尖叫,他丑陋的外表让同学们惊呆了,但他的内心藏着一颗火热善良的心灵。相比伽西莫多的丑陋,那克洛德的形象更让人接受,同学们一开始认为他是学识渊博的“善良人”,可当故事的情节愈演愈烈时,学生读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令人鄙视。当埃丝美拉达行刑那天,卡西莫却多从天而降,抱起艾斯米拉达,冲进圣母院时,学生为卡西莫多的勇敢和善良欢呼,更为克洛德的虚伪和自私而憎恨。看完电影后,我和大家谈谈感受,我问道:“你们认为卡西莫多丑不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丑。”我又问道:“为什么不丑?”“因为他善良。”我接着问:“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你们能接受吗?”个别女生大声嚷道:“才不要这样的人爱呢。”我于是趁热打铁地说:“他的爱是一种不择手段地‘爱,用卑鄙而又变态的手段劫持爱斯梅拉达,并且因‘爱成恨地要置她于死地。这是一种自私的,霸道的‘爱,那不算是爱,只是伤害……”我说完,他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电影好看,但毕竟有些删改,如果同学们想对这本书更深入了解的话,可以读读原著。”一周后,当我再次来他们班上晚自习的时候,我看到班上有几个同学的桌上都放着一本《巴黎圣母院》,我觉得很欣慰。电影美丽的画面,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以及他们对正义与善良的诠释,让同学们懂得了爱的含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还激起了翻阅名著的兴趣,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领略古诗的风采,激发学习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古诗不是儿歌,不能一读即懂。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利用电教媒体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师生之间的共鸣,变“畏学”为“乐学”。如在讲授《归园田居》时,我首先利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一幅优美的乡村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物逐一向学生介绍文中所包含的意象,接着展示几张乡村农人悠闲的生活的图片,让他们自己感受陶渊明回归田园后舒适的心境。最后对“樊笼鸟”和“池中鱼”做特写,并声情并茂地朗诵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当学生听着这样的哀啼声,难道还感觉不到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吗?当学生观赏到风景优美、舒适恬淡的画面时,难道还体会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吗?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走进课堂,无疑会让学生激情万丈。

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化被动为主动。

魏书生说: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导语想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电光火石,能给人们以启迪,催人奋进”。如讲授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了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陶艳波的视频,当同学们看到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的视频时,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对亲情这个话题的理解更深刻,他们知道,爱需要回报,需要自己一颗感恩的心报答自己的亲人,当带着这样感恩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早已被文章的文字吸引,为李密至亲至爱的情感所感染,这对理解文章的主题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有的学生上完课后就主动给妈妈打电话。好的导入,让老师事半功倍,屡试不爽。

四、多媒体教学,突破文章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展开阶段,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如教授《神奇的极光》时,我紧扣神奇二字做文章,一组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极光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下子就对课文的重点极光有所了解,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探究问题意识也就增强了。在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极光的形成时,我联系现实生活,拿平时大家熟知的电视作为说明,并及时呈现电视成像示意图,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学生既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从理论高度加深认识,又对自己陌生的事物有清楚的了解,为了锻炼学生整合信息能力,我还设计了一道自主选择题:如果成为一位探险家、旅行家、科学家或摄影爱好者时,你会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会关注哪些信息?为什么?并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整堂课下来,学生很积极,课堂效果非常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声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为了拨动学生心弦;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流进学生心田。因此,借电教之翅膀,让语文课堂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郑桂华.语文教材建设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就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电教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电教媒体与语文高效课堂
电教媒体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电化教育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