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荷塘(外一篇)

2017-01-12 14:29孙可智
荷城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炊烟村庄故乡

孙可智

连日小雨,今日傍晚无事,我漫步走入田野中,感受雨中清凉,也希望能让疲惫的双眼能感觉到一点新绿。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误入一处小小的荷塘。映入我眼里的荷花,红的、白的、粉的都有,有的含笑初放,充满娇羞;有的全然绽放,直指云天;有的鹤立鸡群,高高撑在水之上面,仰天长啸,青翠欲滴;有的残留片片花辨,落英飘扬,暗香浮动。放眼望去,水波潋滟,青荷田田,朵朵荷花迎风舞蹈,似有灵性,宛如传说中的凌波仙子翩翩起舞,潇洒飘逸。紧密挨挤着的青绿荷叶,沾着颗颗圆润的水珠,晶莹剔透,光芒闪烁,像大珠小珠落玉盘;阵阵荷香沁入心脾,这些洁白的精灵哟,令我万分感叹!

她,风情万千飘摇在萧索的风中,婀娜多姿;她,玉树临风舞动在粼粼的水面,倒映于清晰的漓波中,微风吹拂,摇出一圈又一圈涟漪,水里摇晃摆动的清影,可是对我执着深情的凝眸?她,脚踏着污秽泥泞,而旖旎身姿一尘不染,纤纤面杼,淡芳沁雪;她,根底藕丝长,粉面含泪语,娇蕊成诗行,花里莲心苦,为的可也是几许风流,几许清愁?从泥土里的寂寞,到穿越水的艰辛,再到烈日下的炙烤,最后才拥有了短暂的开放。盈盈一水间,莲花对影落,就是这瞬息之间的悠然飘落,也是幽静淡雅至极,在水光的映照中璀璨,在飘泊中摇曳着它的妩媚,在穿越时光的湖水中寻求生命的真谛,即便花颜不在,却馨香残留。清塘掩残影,心雨葬花魂,以水为家,以荷为冢,生死相偎。

置身荷塘边,心情会平常,会从容,会淡泊,会忘却世俗的桎梏,以及尘世的喧嚣。自然会想起作家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荷的操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荷的耿介;“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荷的追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是荷的品质。

“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每一个日出日落里,充满希冀的等待,在无约的梦里梦外,我想用自已的普通见证一份高雅的生命,就像这盛开的莲花一样,把美丽和芳香留给人间。

故乡炊烟

我思故乡,忆故乡。我的父辈都生长在农村,我的故乡是周围被小山包围的一个平坦坝子,家乡的村庄都背靠着小山。童年记忆里,清晨的炊烟随着鸡鸣从村落的角落缓缓升起,惊扰了村庄的宁静,飘来一天的憧憬;午间的炊烟似飞流直下的瀑布,一头连着银河一头连着新农村的白墙青瓦,仿佛是一双丹青妙手书写的美轮美奂;傍晚的炊烟,如曼妙的仙女,又似含情的少女,婀娜多姿地在空中长风起舞,把一天的劳作和辛苦归于锦缎般的艳丽空中。不管是黎明还是晚间,飘忽散淡的炊烟,清浓淡染着村庄的平淡,给寥廓的天空送去了温暖,飘忽散淡的炊烟冉冉升起,升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升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向往。

故乡的炊烟,是无言的亲情与温暖。当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房顶飘出淡淡的炊烟时,总是自然不自然的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因为我知道那淡淡的炊烟是母亲的无声召唤,当我把母亲烧好的饭菜端上桌时,总能听到父亲驱赶牛羊的吆喝声,因为父亲知道那淡淡的炊烟是收工的信号;当袅袅炊烟飘向蔚蓝的天空时,我总能在游离的浮云中找到屋顶上的庄稼,山冈上的羊群,还有父亲躬耕的犁,母亲唤儿时举起的手,因为淡淡的炊烟已经化成了我难以割舍的情愫。“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是啊,有烟火处有人烟,有人烟处有仁慈。难怪人们在迷路时总是朝有炊烟的地方去询问,因为那里有生命,有希望。透过那冉冉升起的缕缕炊烟,我找到了我在农村生活的童年时光,看到了母亲在灶前夹柴生火做饭的忙碌的身影,闻到了比海味山珍还要香甜的白米饭的香气。

故乡的炊烟,是父老乡亲美好生活象征。想起炊烟,故乡的那个小村庄就会浮现在心中,可我在她的空气里总能闻到散发着泥土和稻禾的气味,还有那缕缕的炊烟也总有种淡淡的草木灰香气。记得老家那个弥漫着袅袅炊烟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沿用那种烧柴禾的传统土灶。这种灶,它的前灶膛上有口很大的生铁锅,灶的后膛则配有一口温水的小锅,灶的高度一般都在80公分左右,而后膛的出处就是那排烟的烟筒,那缕缕炊烟就是自那里冒出来的。那时经济还不发达,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乡村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燃气,更别说能用得上或用得起什么气了。另外,农家生活环境的特定,人丁的兴旺,加上都有养猪、酿酒的习惯,也就只能因地制宜地采用那种烧柴禾的大灶。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国家为了还原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逐步开始实行“封山育林”运动,如此一来,就不允许再到山上去砍柴了。这样,那烧柴火的灶就使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沼气和电器。“炊烟”也就慢慢地告别了农家,消逝在曾经的田野上空。

如今,曾经温柔的炊烟已成为了我对过去的怀念,虽我再也难以看到它多情的身影,但我却自生活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乡村面貌的日益改变。而更让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乡村人也终于彻底地摆脱了那种祖祖辈辈沿用烧柴禾做饭的习俗,而且都过上了更好的农家生活。我虽再也难以重温过去那种袅袅炊烟的温馨,但是,我依然自生活的流彩里感受到那炊烟的亲切与美。

忆故乡的炊烟,就想起一首歌唱的:“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愿你变成彩霞,飞到我梦里……” 无论走出多远,故乡,都是我记忆中永远的沉香;无论走出多久,炊烟,都是我灵魂中永远的诗行。炊烟,我童年的味道,嗅一下就会满口生香;炊烟,我故乡的味道,走遍天涯海角,也会魂牵梦绕;炊烟,我亲人的味道,丝丝缕缕都在游子的心头缠绕。我喜欢故乡的炊烟,喜欢故乡炊烟弥漫的纯朴,喜欢故乡炊烟升起的宁静,喜欢故乡炊烟飘荡的甜蜜。

猜你喜欢
炊烟村庄故乡
初 春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初冬
炊烟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