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7-01-13 20:52王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王方

摘要: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囿于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其办学观念、办学环境、专业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落后与不足,而这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育。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整体建设、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以及改进教学模式等,使培育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培养模式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148-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更是带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囿于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不足,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模式陈旧等。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新时期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创新研究。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的现状

所谓欠发达地区,一般而言指的是经济与社会文化水平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此类地区往往由于经济总量较低,使得其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模式通常呈现出一种有心无力的困境,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的滞后与缺失

所谓教育办学,理念先行,一个地区教育办学理念的提出与执行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那么到底何为“理念”,对于“理念”的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理念二字的含义上进行理解,理即“理想”,念即“意念”,两个字的含义都反映出教育主体的一种意愿、态度以及规划,即主体意识。由此可见,理念是一个地区教育主体意识的体现。而如前所述,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目前呈现出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其中首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主体意识的滞后与缺失。

在我国教育主体一般而言指的是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从政府方面来说,当前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的滞后与缺失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不足,相关配套产业引入力度不够。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河源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全市唯一一所高等院校,河职院的发展尽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囿于欠发达地区义务与中职教育的普及程度严重不足,河源市政府的教育投入大部分应用于义务与中职教育的普及建设,对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重视不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崛起,河源市政府显然并没有因此把握住该专业的发展脉搏,对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力度不够,导致毕业生大量涌入广州、深圳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从而造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相关配套文化创意产业的缺失还使得学校教育失去了实践依托,这直接导致了欠发达地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理论教育向实践就业的过渡,由此造成实习效果的严重下降。

从学校方面来说,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一般由中职院校合并发展而来,其办学理念也往往承袭于原中职院校,而这显然有悖于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因为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虽然也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素养为主,但是其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传统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育模式的痕迹较重,如中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护理与幼师专业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类专业市场需求量大,技能水平要求较低,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其具有较为鲜明的市场导向性,专业对口性强,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而且作为一门伴随相关产业而兴起的专业,其与企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然而传统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育模式却几乎割断了专业与企业的联系,使企业与学校无法形成良性的互动。

从教师方面来说,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传统美术教育,故其教师班底基本沿用美术方面的老师,人才培养方案也是承袭于传统绘画专业教育,而这就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理念上首先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其次,传统美术教育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感,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培育,特别是一些美术教育的老教师,他们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动态不了解,习惯于安坐在自己的象牙塔内做学问,虽然其功底深厚,教授方式也是多年教学经验的心血结晶,但却都无可避免的陷入了不能与时俱进的桎梏。

上述三个方面关于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理念困境的描述直接反映出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所呈现出的方向与态度上的偏差,这是导致其人才培养质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的最根本原因,故我们需要从此关键处着眼,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主体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困境。

(二)办学条件差。实习实训设施缺乏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财力欠缺,故该类地区高职院校往往难以建设完善适应于专业发展的硬件设施。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市场发展的需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与就业过程中应用较多,故在学校正常教学过程中理应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与使用的基础硬件设施,如机房、实训室等。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虽然其所属艺术学院设有专用设计电脑机房3间,但由于更新不及时,导致机器配置陈旧,且运行缓慢,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与实践效果。在实训室建设方面,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与美术教育专业共用实训室,这使得实训室的教学编排较为紧张,无形中减少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使用次数,最为关键的是部分实训室建设流于形式,大部分实训室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与使用需求,而这无疑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又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实训室教学变得更加紧缺。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素质较差

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时间比较短,专业教师主要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组成,青年教师多,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少,能懂设计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双师素质”教师更少。教师的年龄、职称结构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形势喜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专业教师明显不足,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这导致一些专业老师讲授的课程少则三五门,多则七八门,有的甚至十门以上。有些院校一个专业仅一两名专业教师,既要上理论课又要上实践课,专业老师的教学任务过重,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在普通中专、成人学校、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多专业教师也自然过渡到高职教师行列。还有部分是由美术、绘画及相关学科转型而来,这些教师参与设计实践较少,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认识不清。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知识面窄,信息量不足,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差,与学生在专业方面交流较少。

(四)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定位不准确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市场导向性较强的专业,然而市场发展有其本身的规律与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对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市场施行全面的考察,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将专业集中设置在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大或者就业前景较乐观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盲目跟风,在没有进行全面合理的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强行开设一些社会热门专业,以方便招生。如一些地区动漫产业本来不发达,但一些高职院校也跟风开办影视动漫,动漫设计等专业,结果是校内外的实践课难以开展,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如前所述,我们需要从前述三类传统教育主体着手进行教育主体意识的构建。

第一类是政府,其作为教育投资者,掌握着欠发达地区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而高职院校作为该类地区高等教育办学的主要形式,政府的教育投入理念直接决定着该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尽管欠发达地区承受着较发达地区所没有的初等教育的普及压力,但是却不能成为其削减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借口。政府至少必须保证每年都有相对固定的财政支出是用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当然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的投入只能是基础,其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必须依靠社会帮助,这种帮助包含了资金、师资以及技术等许多方面。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政府要特别注重相关企业与产业集群的引入,这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就业,刺激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可以为专业的发展带来先进的市场信息与实践环境以及强大的资金支持,这无疑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第二类是学校,学校教育主体意识的构建关键在于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刻认识。这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其精要就在于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中枢与纽带作用,摒弃传统的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理念的提出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中学校作为象牙塔的一种孤立的状态,将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首先它有效地整合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两种教育资源,将欠发达地区本来就不是特别充足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其次它有利于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与学生通过对一些企业实际问题的参与研究,从而为用人单位提供能力与素质较为全面的应用型人才。

最后一类是教师。笔者认为,作为专业教学的主体,其教授方式应跟上专业的动态发展,特别是像艺术设计这类市场导向性较为明显的专业,教师更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验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一般市一级的职业院校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特点是经费不足,因此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存在但并不完备。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拥有画室、课室以及计算机室三类教学必备设施。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受总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其专业教学硬件设施还很不完善,最为突出的缺陷就是计算机设备的陈旧老化。而艺术设计专业又具有较多的电脑设计课程,以广告设计方向为例,该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包含了Photoshop、corelDRAW、平面广告设计、CI设计、标志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等计算机设计课程。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大对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室的投入,建立定期维护与更新制度,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动手学习环境,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

此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因为它是学生正式工作之前培养实践能力,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程度的最后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校园的教育环境,而这种教育环境更具真实感,可以使学生更迅速,更深刻地接受所学事物。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不利于大型现场实地教学。而且许多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面对经费紧张,教学成本上升的现实困境,抱起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想法,期望从源头节流,认为实训室只要有就行,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可以从与校外企业合作中获得。开展校企合作,固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实践方式,但是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且校外企业一般不会也不愿意频繁地安排大量的学生进厂实习,因为企业更多的是期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的毕业生,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成规模化的实训室对于欠发达地区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多为设计类公司,那么其校内实训基地就应该按照设计类公司的环境要求、行业规范来进行规划与布置,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该类型公司职业岗位特点,从而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现场真实感。如建立动漫设计方向的实训室,由于其主干课程包括了2D动画制作、3D动画制作、动画后期合成、配音及音效处理等课程,因此在进行实训室规划时就应该在计算机中配备Photoshop、Illtustrator、corelDRAW、3DsMax等制作软件,与此同时,在空间布置上要注意展现真实的动画制作公司的工作场景,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实训室不但能受到严格、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职业素质训导与职业环境的熏陶。

(三)加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师资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了师资的建设,专业的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难以为继。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建设,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解放教师,所谓解放教师就是指将教师从繁重的授课任务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专业教研室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对于青年教师,鉴于其教学经验不足,故可以安排相对多一些的理论课教学课程,这样可以在巩固提高其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加教学经验。对于中老年教师,由于其从教时间较长,从教经验丰富,故应该在专业教师队伍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不断深化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适当地给予中老年教师一些教学研究上的权力,如教研经费的自主性,实训室课设计等。使其可以运用自身扎实的理论与教学功底来为高职艺设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此外还要多多鼓励所有专业教师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兼职锻炼,以便能够获取专业与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推动其课程教学,并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引导相关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鉴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在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目前较为现实的做法是聘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般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他们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能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及离岗的“双师型”老教师来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善于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物质实体,而且他们还有极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对当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四)改进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要注意对专业动态发展方面的考察与关注。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河源地区本身动漫产业并不发达,学生在本地区就业前景不佳,相反由于河源属于新兴旅游城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较为强烈,因此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减少动漫设计方向的招生规模,适当增加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招生规模并丰富其课程体系。

总之,欠发达地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作为高职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随时关心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专门型艺术设计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