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2017-01-13 08:00高欢欢
艺海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慕课翻转课堂

高欢欢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开始走入高等院校。影视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互联网+”模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影视艺术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本文结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特点和特征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了影视艺术在该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影视艺术 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一、影视艺术与微课的结合

微课也叫微课程,英文Micro-lecture 或者Micro-course。它是指时间5-8分钟之内,一般不超过10分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内容短小精悍,用以集中说明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阐明一个主题的视频小课程。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为了让非化学专业的人也能了解一些实用的化学知识而提出了一种“60秒有机化学课程”,这就是微课的最早雏形。”①“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第一次在国内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他也是国内对微课研究最早和较为深入全面的学者。”②由此可见微课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事物。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互联网+”模式下产生了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商等时尚语汇,而“微课”的诞生可以说是顺应时事、与时俱进。影视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为影视艺术带来改变的可能。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影视制作上,也体现在传播媒介和观影方式上。从传统的进影院看电影到“打开电视看电影”,从互联网时代的“打开电脑看电影”到“互联网+”时代的“打开手机看电影”。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使影视产业做出相应的变革,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就只能被时代所淘汰,诺基亚便是最好的案例。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又该如何把握微课平台,让它为其所用呢?首先,从本质上来说,微课也是一种微媒介,它作为网络传播时代的传播媒介之一,既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些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媒介的独特属性,比如它的移动性、包容性、互动性、开放性等媒介特征。但是与微信、微博等微媒介相比,微课更加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影视艺术可以充分地利用微课平台的媒介属性扩大其自身影响力,提升其传播效能,从而达到整合营销传播的最佳效果。其二,从学生方面来说,根据记忆时间曲线原理,每个微课不超过10分钟的阅读时间可以使学生保持充分的兴趣来了解一个知识点,而不会感受审美疲劳或疲倦。此外,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来掌握零星知识点,比如说坐公交、排队等。这种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其三,就影视艺术微课制作而言,由于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时间较短,学习时间不确定,因此不宜选择太难或太系统的知识点作为微课内容。比较而言,以分析一部影片为核心的“影视鉴赏”课程就较为符合微课课程的内容要求。比如说互联网影评脱口秀节目《龙斌大话电影》,作为央视《第10放映室》的原主播龙斌,在节目停播后转战网络,虽节目取名为“大话”,却丝毫没有大话或戏说的成分。主持人凭借其专业的编辑团队和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影片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解读,尽管语言无比犀利,但整个评论如一篇美文耐人寻味。此外,该节目的时长通常在十几分钟左右,与微课的时长相差无几。因此,影视艺术微课课程适当借鉴电视或网络节目,在保持课程学术性的基础上提升其艺术美感和品味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二、影视艺术慕课教学实践研究

慕课一词来源于MOOC 的音译,M :Massive(大规模) ,O :Open(开放) ,O :Online( 在线) ,C :Course( 课程) 。慕课就是大规模的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加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由个人或组织制作的,发布于网络上的供全球用户自主学习的免费或收费的开放课程。慕课这一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之年”。美国高等教育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创了“慕课”平台,吸引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学生参与。近几年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秉持“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的理念,创建了一些新兴教育网站,通过网络向全球学习者提供高品质的免费课程和讲座,在全球兴起了一股“慕课”的高潮。作为全球“慕课”的领跑者,美国的“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居于前沿,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曾有研究者围绕美国“慕课”课程完成度、学习效果评估与认证、运营成本与收益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对推动“慕课”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慕课”本土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2013年5 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了在线课程(edX)平台;2013年7 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加入了课程时代(Coursera)平台;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启动了“学堂在线”项目;随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12所高校共建中文“慕课”平台。因此中国的“慕课”元年是2013年。

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甚至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师生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最顶尖的学术动态,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高校的国内国际地位。

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它有开课的时间限制,仍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安排课后习题和答疑,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通过学习与考试来获取学分等等。但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慕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更加自由,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影响,使得慕课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当然,慕课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的开放性。也就是说,在慕课时代,任何一个学子都可以享受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都可以聆听清华、北大甚至哈佛、牛津等名师的讲课。当然,全面进入慕课时代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其间需要解决的或许并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全球化的问题。

影视艺术慕课教学实践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由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主讲的课程《影视鉴赏》。本课程主要从“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元电影与巴赞理论、数字化与高科技、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电影与造型艺术的关系、电影的文化维度、电影的仪式文化和电影的意识形态、电影大众文化性、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电影的美学风格与文化形态、戏剧化电影美学、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等几个方面由浅及深地进行具体细致的讲解。

作为慕课教学实践,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教师的视频录制与播放,还融合了更多的教学元素。比如说学生在线上进行的所有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在教师后台实现整个学习流程的监控:包括全部学生的平均学习进度、最快和最慢学习进度、单个章节知识点的学习情况统计、课程访问量及其变化趋势统计,以及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产生的数据等等。根据这些数据统计,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流程进行自动化的量化统计与监控。当然这个教师监控指的并不是课程主讲教师,而是线下辅导教师,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翻转课堂的问题。

三、影视艺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学生完成作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课前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课堂上完成作业,深化讨论,动手操作,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方面,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传承多年的课堂中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和初步理解,然后在课堂中则进行答疑、解惑、协作、探究等活动。师生角色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动地位,是知识的主动传播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成课程的策划者、制作者以及组织者,而学生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并且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

“慕课+翻转课堂”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它旨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助推教育公平。为了实现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等价值追求。这些是翻转课堂的优势所在,而它也预示着“慕课+翻转课堂”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翻转课堂从理论上来说有诸多益处,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亦存在不少问题。以陈旭光教授《影视鉴赏》翻转课堂为例:

第一,在慕课制作前期,主讲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即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如果不能针对目标人群,或者说在课程传播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得课程内容与受众期待不相符合,就会造成该课程某种程度的失败。以《影视鉴赏》为例,陈旭光教授的讲课自然是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甚至以理论性为主。但某校在引进这门课程的时候将之作为校公选课引进,因此对一群完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显得比较难以理解。

第二,线下教学如何与线上教学相统一的问题。线下教学不能是线上教学的简单重复,而应以答疑解惑为主。影视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面对同一个影片每个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仅以《南京!南京!》为例,有些观点认为导演将一个日本军官进行美化处理,用意何在?如此没有民族道义、没有是非观念的影片甚至会对中国的青少年进行误导。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导演正是挖掘了人性复杂且多元的一面,日本人也有反思和忏悔的权利。影视艺术的争论可以说比比皆是,见仁见智。那么当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出现了相悖的情况时,线下教师是应该遵循线上教师的观点,抑或保留自己的意见。

第三,翻转课堂对学生的监管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虽然线上课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学生播放视频的速度(在第一次观看视频时不允许快进、拖动),但依然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甚至打开视频却干其他事情。线上要求学生提问或进行讨论,部分学生应付了事,为了提问而提问,根本没有观看视频也没有进行思考。

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发展必然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但既是挑战亦是机遇。这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 远程教育杂志,2013( 6): 26- 33.

②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67-171.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慕课翻转课堂
试论影视艺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意义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战马》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