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2017-01-14 06:57张琳周静胡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营养液腹痛常规

张琳 周静 胡祎

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张琳 周静 胡祎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 遵循医嘱进行输注营养液;集束化护理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胃潴留、便秘、误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腹胀腹痛发生率为2.5%、腹泻发生率为5.0%、胃潴留发生率为2.5%、反流误吸发生率为2.5%、便秘发生率为7.5%、堵管发生率为2.5%,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5%、15.0%、20.0%、15.0%、17.5%、25.0%、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时的相关并发症, 值得临床借鉴。

集束化护理;脑卒中;肠内营养;并发症

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各种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一种护理模式, 它最早被应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脑卒中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科保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其预后[1-3]。但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故合理输注肠内营养,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脑卒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在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集束化护理, 明显降低了其相关并发症,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49.2±10.7)岁;基础疾病:糖尿病10例, 高血压41例, 高脂血症6例。纳入标准:均采用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诊断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入院时体温正常, 无肺部感染;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3分, 需要营养支持;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符合进行管饲标准。排除标准[5]:入院前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肠内营养时间<1周或>4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40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 遵循医嘱进行输注营养液。

1.2.2 集束化护理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为:①成立工作小组, 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②制订肠内营养支持计划表, 以提高护士执行集束化策略的效率。③对小组内的护士进行肠内营养输注集束化护理的培训, 使其准确掌握肠内营养输注方法。培训内容为:肠内营养液的储存要求、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6]。④制订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记录表, 由责任护士观察并记录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⑤肠内营养输注及护理:a.患者鼻饲时体位为床头抬高约40°。b.肠内营养输注系统采用密闭式输注。c.输注初始速度为35 ml/h, 缓慢增到110 ml/h, 在24 h内输注完毕;首日输注量为500 ml, 随后逐渐增加, 2~5d内达到全量;注意控制输注浓度, 保持肠内营养液渗透压<450 mosmol/L。d.每隔4 h 测量胃内残留量, 当>100 ml 时降低输注速度或暂停。e.每隔4 h 以30 ml 温水冲洗管道1次, 每次给药前后或中断输注时以30 ml 温水冲洗管道1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胃潴留、反流误吸及便秘等并发症情况。评定标准[7]:腹泻:每日排便次数>3次,粪便量>200 g, 粪便稀薄, 符合一项即可诊断;便秘:3 d未大便;胃潴留:胃内残留量>150 ml;恶心腹痛根据患者主诉判断;腹胀:根据患者主诉结合腹部叩诊判断;返流误吸:①有显著气促、肺部啰音增多症状;②有显著呕吐症状, 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 心率增加;③X线检查可见支气管痉挛,肺门影增宽, 肺纹理增粗等;④气道内抽出胃内容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腹胀腹痛发生率为2.5%、腹泻发生率为5.0%、胃潴留发生率为2.5%、反流误吸发生率为2.5%、便秘发生率为7.5%、堵管发生率为2.5%,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5%、15.0%、20.0%、15.0%、17.5%、25.0%、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并发症, 常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易出现各种相关并发症, 包括腹泻、腹痛、胃潴留、反流误吸等[8]。其中腹泻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它既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 还增加了护士皮肤护理的负担, 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它的发生与肠内营养液保存、温度、输注速度、输入量、浓度等密切相关, 而51%的腹泻原因为不合理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9-12]。便秘也是接受肠内营养过程中较易发生的并发症, 其与肠内营养液类型、输注管理方式有关[13]。本研究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系统采用密闭式输注, 对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量、输注速度和浓度进行规范化, 腹泻、便秘发生率分别为5.0%、7.5%,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返流误吸是脑卒中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的误吸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甚至死亡[14]。脑卒中患者因强烈的交感神经阻断, 降低了胃肠的蠕动能力, 使食物排空延后,引发胃潴留, 尤其是后循环卒中患者发生率更高, 胃潴留易致返流误吸的发生风险。本研究集束化护理组患者体位采用床头抬高约40°, 体位护理能有效减少误吸的风险;在输注肠内营养时, 护理人员对患者胃内残留量进行定时测量, 以判断输注营养液速度、输入量是否合理, 并据此适当调整,进而降低胃储留和返流误吸的发生率[15,16]。

综上所述,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时的相关并发症, 值得临床借鉴。

[1] 吴江平, 苏骅, 曾婉容, 等.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4, 39(17):54-55.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246-257.

[3] 丁军, 高文伟, 王敢, 等.肠内营养混悬液对重度脑外伤病人腹泻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1, 18(3):151-153.

[4] 张冬梅.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8):259-260.

[5] 辛志芳, 赵晓瑞.老年危重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期腹泻的预防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2):98.

[6] 滕丽莹, 黄秋环, 王建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观察.右江医学, 2016, 44(2):141-143.

[7] 刘欣敏, 高岚.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11):826-830.

[8] 张曼.集束干预在卒中早期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观察.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1):79-80.

[9] 苏善英.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5):31-32.

[10] 刘杏仙, 梁彩莲, 陈丽秀, 等.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吉林医学, 2004, 25(7):4-6.

[11] 毕小燕.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2):677.

[12] 郭艳芳.脑卒中昏迷病人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4):346-347.

[13] 臧丽丽, 宫兵兵, 唐亚男, 等.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护士进修杂志, 2015(22):2079-2080.

[14] 陈霄.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处理的护理体会.中外医疗, 2009, 28(26):133.

[15] 黎华.56例脑卒中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并发症护理.全科护理, 2010, 8(10):867-868.

[16] 姜正荣.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68例预见性护理干预.现代医药卫生, 2015(5):746-747.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reducing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of stroke patients

ZHANG Lin, ZHOU Jing, HU Yi.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dong Province Weihai City Central Hospital, Weihai 2644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reducing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of stroke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80 stroke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luster nursing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in the process of enteral nutrition, an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for infusion solution.The cluster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luster nursing mode.Recordation were made on complication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iarrhea, abdominal distension, abdominal pain and gastric retention, constipation and aspi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cluster nursing had nausea and vomiting rate as 2.5%,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abdominal pain rate as 2.5%, diarrhea rate as 5.0%, gastric retention rate as 2.5%, countercurrent mistake inhalation rate as 2.5%, constipation rate as 7.5%, and tube blockage rate as 2.5%, which were all obviously lower than 27.5%, 15.0%, 20.0%, 15.0%, 17.5%, 25.0%, and 15.0% in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Cluster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stok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Cluster nursing; Stroke;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67

2017-01-16]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猜你喜欢
营养液腹痛常规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常规之外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特发性腹痛一例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