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热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技术应用

2017-01-14 18:52斗周才让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藏医木香

斗周才让

(青海省西宁市南山东路97号,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热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技术应用

斗周才让

(青海省西宁市南山东路97号,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热敷;药物;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推广应用

1 概况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藏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保障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各民族的健康起到巨大的作用,至今仍然是广大藏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藏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萎缩性胃炎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藏医综合疗法对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

2 藏医热敷疗法简介

藏医热敷疗法是通过药物热敷的方式来治疗萎缩性胃炎引起消化不良的一种方法。本技术记载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的后续部《藏医热敷疗法》章节中,以师传形式传至迄今。藏医共有19种热敷疗法,其中临床上常用的安置精华散热敷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对治疗消化不良、胃绞痛、胃寒、习惯性便秘等病症作用显著。

3 应用及推广前景

本技术在临床上使用悠久,疗效确切。我科于2014年至2017年期间共观察病例400人,经跟踪调查发现其中95﹪的患者愈后良好,无复发;5﹪的患者病情反复;3例患者无效,4例患者因不能配合治疗而未见效。热敷疗法无特殊不良反应,偶尔(热敷时间过长及热量过大时)可出现低热现象,因此本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疗法。高原农牧区各民族自古有爱吃牛、羊肉的传统习惯,特别是喜欢食用开锅肉和风干肉,加之高寒居住环境,故相应患消化不良的病人颇多,为此本技术推广和应用的范围较广。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的需要,将充分利用藏医药资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藏医药技术支撑,切实解决农牧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 诊断标准

4.1 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约占胃镜检查病例的14.2%左右,一般认为,胃黏膜发生癌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过程,目前较为认可的胃癌发生模式是: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因此积极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对阻止慢性胃病进展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4.2 藏医诊断标准:参照《四部医典》和《中国医学百科·藏医卷》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及以上大样本的临床统计,结合我们目前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认为主要可分为隆病性萎缩性胃炎、培根性萎缩性胃炎、麻西哇性萎缩性胃炎、揽性萎缩胃炎、基址性萎缩性胃炎等,均为导致胃中的“隆”、“赤巴”、“培根”三火功能失调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加重病情并使病机复杂化,在辨证分型中可将这些因素列为兼挟证

5 适应症

年龄15~70岁;符合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6 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重度衰竭、消化道癌症、孕妇、幼儿、经期、肝硬化和出血性疾病。

7 热敷的技术操作方法

7.1 热敷疗法的处方:安置精华散加桐油。

7.2 热敷疗法的器械:电磁炉、不锈钢缸子、药勺、TDP治疗器(TDP-L-I-2)。

7.3 热敷疗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患者平卧,热敷局部皮肤(胃脘部)常规消毒。第二步:先用药勺将规定剂量的藏药与适量桐油混合,然后在电磁炉上加热,同时继续搅拌,使之充分混合,约5~10分钟后取下,待适温后备用。第三步:将药物均匀涂抹在胃脘部,面积约10cm×18cm,厚度约0.1cm~0.2cm。第四步:用TDP治疗器照射涂药局部皮肤约15~20分钟(照射距离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宜,避免烫伤皮肤),以促进药物的吸收。第五步:TDP治疗器照射完毕后,用餐巾纸将药物擦拭干净。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宜清淡、温热饮食。

7.4 治疗时间及疗程:疗程一般为7天,每日2次。

7.5 关键技术环节:①保持热敷疗法的温度。掌握好药物和桐油加热时的温度(药物避免烧焦,温度不能过高)和涂擦药物的温度(保持适当的温度,可促进药物吸收);②热敷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要根据患者的感受度适当调整灯管照射的距离,以保证达到最佳疗效。同时防止烫伤;③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

7.6 注意事项:①热敷疗法前忌饱食、饱饮、空腹,以适量进食为宜;②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热敷后不能洗澡或受凉;③热敷后应忌生、冷、刺激性饮食,避免劳累,要养成良好饮食和作息习惯;④体质较弱的患者,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热敷时间不宜过长;⑤热敷疗法应由专人负责,以免出现意外。

7.7 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和处理方案:体质较弱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发烧等症状,此时可按“隆病”的治疗原则给予口服二十五味阿魏散、三十五味沉香丸等药,同时在“隆穴”上给予“霍尔美”外敷治疗,饮食上给予四味光明盐汤和米汤等热性的食物加以调节,但不宜过多,反之会出现腹胀及消化不良。

8 藏药治疗

早上二十一味寒水石散1g,中午大月晶丸4粒,下午六味能消散加六味广木香散各1g,晚上六味白配散2g,口服7天。

9 不良反应

藏医热敷疗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极少。偶尔可出现低热。

10 临床应用情况

藏医热敷疗法具有明显的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健胃消食之功能。该技术虽为一种辅助疗法,但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便、可有效缩短疗程,巩固疗效,且复发率低、经济适用,以上优点得到广大农牧区患者的普遍接受和认可,故值得在临床上尤其在是基层推广使用。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是由寒水石、石榴、豆蔻、荜茇、藏木香、芫妥、甘青青兰、木瓜、牛黄、岩精等21种药组成的,作用有清肺热、健肺消食。适用于“培根木布”病、胃炎、胃溃疡、上背痛、腹泻、呕吐。 大月晶丸是由水银、寒水石、牛黄、红花、肉豆蔻、豆蔻、草果、天竺黄、丁香、白檀香、紫檀香、波陵瓜子、止血木子、獐芽菜、余甘子、石榴、岩精、铁粉、甘青青兰等34种药组成的,作用有清热、消食、化痞、去毒。适用于中毒症“木布”引起的胃肠溃疡、吐血或便血、清除隐热、陈旧热、波动热、消化不良、急腹痛、虫病、黄水病、痞瘤等各种合并症。六味能消散是藏木香、高良姜、诃子、大黄、寒水石等6种药组成的,作用有消食、导滞、理风和胃、通便。适用于食物中毒症、积食不化、胃脘胀满、急腹痛、下泄风逆行、便秘、死胎、胎盘不下等。六味广木香是由木香、余甘子、鸭嘴花、豆蔻、荜茇等6种药组成的,作用有止吐、止痛。适用于胃溃疡、胃肠疼痛、急腹痛、嗳气、呕吐。白配散是由碱花、寒水石、藏木香干姜等6种药组成的,作用有温补、消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培根木布”病。上述药服用7天。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2]云旦加措,曲扎加.藏医诊治论文选[M].拉萨:西藏民族出版社,1988.

[3]康仓·珠嘉.藏医实践概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

[4]《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编委会,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所编.藏医秘诀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编委会,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编.八支集要·如意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第司·桑杰嘉措.藏医医诀补遗[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

[7]苏喀年尼多杰.藏医千万舍利[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8]刚组.藏医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R291.4

B

1006-6810(2017)07-0044-02

2017年3月23日收稿

猜你喜欢
民族出版社藏医木香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木香的本草考证*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小区里的木香树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