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2017-01-15 07: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盆腔炎例数实验组

王 岩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心理应激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

王 岩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探究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采用心理应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6例为1组,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应激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采用心理应激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心理应激;慢性盆腔炎;护理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同时久治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没有进行及时和彻底的治疗导致的,其临床表现在为下腹疼痛、低热、疲劳等[1]。对于生育期女性而言,一旦病情严重很可能会造成不孕现象[2],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极大的影响,可将其心理压力增加,因此,在其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其中心理应激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探究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6例为1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3.8±5.9)岁,最长病程为5年,最短病程为3个月,平均病程为(3.2±1.1)年;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1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4.5±5.5)岁,最长病程为6年,最短病程为5个月,平均病程为(3.5±1.1)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中两组对比数据可比性较强,此研究研究价值较高。

1.2 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均进行微波治疗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相关仪器进行准确的操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不适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等[3]。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应激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4]:当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得以消失,对盆腔进行检查显示正常的状态视为痊愈;当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基本消失,对盆腔进行检查显示改善明显视为显效;当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有所缓解,费盆腔进行检查显示盆腔有所缓解视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整理和处理,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判定标准进行判断,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而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中达到治愈的例数为10例,显效的例数为15例,有效的例数为20例,无效的例数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者中达到治愈的例数为7例,显效的例数为13例,有效的例数为17例,无效的例数为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指数评分为(91.0±0.8)、心理指数评分为(93.6± 4.5)、感性指数(87.2±4.7);对照组患者的生活指数评分为(80.2 ±4.2)、心理指数评分为(77.9±3.4)、感性指数(69.8±3.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经过调查,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例数为35例,满意的例数为11例,不满意的例数为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例数为12例,满意的例数为24例,不满意的例数为1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构建安静、整洁、安全治疗环境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用热情的态度,礼貌的语言,将患者的主治医师、相关的护理人员耐心地介绍给患者,并将病房中的相关设施向患者进行讲解,争取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达到患者主动配合护理的目的[5]。

3.2 健康宣教:因为慢性盆腔炎具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使患者不但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烦躁、焦虑及恐惧等,影响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6]。护理人员要将有关疾病知识健康手册发给患者,并采用健康知识讲座的方式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可以利用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鼓励,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起来。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回答,将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消除。

3.3 放松练习:护理人员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告知患者多到室外进行活动,将其注意力进行分散,以此将患者的痛苦减轻。同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谈时可针对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利用快乐因子刺激法使患者可以想些高兴的事情,使心情得以放松,对疾病带来的痛苦暂时忘记,用良好的状态面对疾病,促进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的提升[7]。

综上所述,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采用心理应激方法效果较为显著,不但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1] 毛海平.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48-249.

[2] 张莉.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心得[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2):24.

[3] 蔡海静.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7):255.

[4] 吴英萤.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230-231.

[5] 韩梅.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0):253-254.

[6] 黄雪润.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6):89.

[7] 杨利芬,杨学芬.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5(6):222-223.

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18-02

猜你喜欢
盆腔炎例数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