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7-01-15 15:23韩丽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气管

韩丽颖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韩丽颖

(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对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阐述。方法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3±11.5)岁,经X线、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项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PaO2<8.0 kPa(60 mm Hg)、PaCO2>6.6 kPa(50 mm Hg),表示有合并呼吸衰竭。在做好基础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加强预防,保证气道通畅,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在精准的治疗与优质护理下,症状均得以控制并好转,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肺心病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因此要求我们要加强监测,对此类患者提供更加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本研究中,60例患者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肺心病;呼吸衰竭;护理

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组织、支气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心脏疾病,当本疾病发展到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伴有/无心力衰竭。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咳痰功能障碍、吸氧不当、镇静过度等,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我科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3±11.5)岁,经X线、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项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PaO2<8.0 kPa(60 mm Hg)、PaCO2>6.6 kPa(50 mm Hg),表示有合并呼吸衰竭。

1.2 治疗措施:①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选择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避免继发真菌感染[2]。②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③心脏功能支持:对于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应兼顾对心功能的支持,加入强心、利尿剂。

1.3 护理措施

1.3.1 强化护理监测:护理监测的内容包括皮肤、黏膜颜色变化,是否出现发绀;呼吸频率、深度变化,是否出现呼吸抑制;神志、反应速度变化,是否出现肺性脑病;心律、心率的变化,是否出现心功能衰竭。同时需要对每日出入量,痰液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对危重患者严格做好交接班制度,掌握即刻病情,有变化随时处理并向医师汇报。

1.3.2 保持气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咳痰无力的患者需人工吸引,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负压吸引压力不宜高于2.9 kPa,每次吸痰时间不宜>15 s[3],避免造成黏膜损伤和缺氧。严重通气不足的患者,在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辅助通气。气管导管的套囊可有效阻止反流误吸,应随时检查并保证气囊无漏气并压力适中。给气囊充气时最好有压力测量装置,无条件测量压力,需要掌握最小有效压力技术。根据气管导管的直径,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的直径1/2。人工气道建立后,自然气道的过滤、消毒、湿化、加温功能消失,要进行弥补。气道湿化液量每天不应该少于200 mL[4]。

1.3.3 基础护理不容忽视:应重视病房内的消毒与无菌。可每日进行两次紫外线照射,控制探视的时间和人数,重症患者可转入有层流消毒设备的病房。加强口腔的清洁护理,保持口腔处于合适的pH值,减少有害菌繁殖。保持床铺的平整、洁净,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经常协助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防止形成褥疮。饮食以清淡,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对有便秘的患者可使用开塞露润滑或服用果导片治疗;尿潴留的患者可进行膀胱的热敷、按摩、水声刺激,无效时可进行导尿。

2 结 果

本文所收集的60例患者,在精准的治疗与优质护理,症状均得以控制并好转,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

3 讨 论

肺心病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因此要求我们要加强监测,对此类患者提供更加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做好基础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加强预防,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1] 王红,杨爱春.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2(2):69-69.

[2] 杨莉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38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128-129.

[3] 杨晓容.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夜间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0):1595-1596.

[4] Vizza C,Letizia CL,Badagliacca R,et al.Venous endotelin-1 (ET-1)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plasma levels during 6-month bosentan treatment for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Regulatory Peptides,2008,151(1/3):48-53.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46-01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