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2017-01-15 15:23赵兰兰冯松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献血者试剂

赵兰兰 冯松林 董 南

(营口市中心血站,辽宁 海城 115000)

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赵兰兰 冯松林 董 南

(营口市中心血站,辽宁 海城 11500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方法共选取8723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做相关的检验,统计出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及比例,并分析血液不合格的原因。结果8723份血液标本中,最终确定不合格标本331份,所占比例为3.8%。而ALT及HBsAg指标不合格是最主要的原因。结论针对常见的血液不合格原因作出相应的改善,可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无偿献血;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社会意识加强,无偿献血得到广泛的推广与支持。但严格检查献血者的个人身体情况是保障献血者及受血者利益与安全的前提[1]。众所周知,输血治疗在医学抢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只有安全可靠的血源才可发挥功效。而在实际情况上,不乏不合格血源的存在,这不仅造成血源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2]。为了规避不合格血源的出现,了解到血液不合格原因是关键。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选取8732份血液标准,统计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数量,并分析相应原因。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8723份血液标本。献血者在献血之前均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作相应的检查。其中男4433份、女4290份,平均年龄为(34.3±2.1)岁。

1.2 仪器和试剂:液标本检测仪器为深圳迈瑞BS-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深圳URANUS AE280 全自动酶免仪。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

1.3 方法:ALT指标以速率法进行测定,在对血液标本检测时需以2个厂家的试剂进行同时检验。ALT指标不合格标准如下:两种检验结果均≥40 U/L;当其中任何一项检验指标<40 U/L,则实施双孔复查,且其中1孔或2孔>40 U/L视为不合格。HBsAg、抗-HCV、抗-HIV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验。检测时以2个厂家试剂对样本同时进行检验,其阳性标本如下:1个试剂检测为阳性,实施双孔复查,其中任意一孔为阳性剂确定为阳性。梅毒指标以TRUST检验法检验,试剂均由夏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2 结 果

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抽取的8723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为331份,所占比例为3.8%。而在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ALT、HBsAg指标不合格为主要原因。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具体如下:ALT不合格135例(40.6%),HBsAg不合格93例(28.1%),抗-HCV不合格47例(14.1%),抗-HIV不合格29例(8.7%),梅毒不合格27例(8.5%)。

3 讨 论

经调查发现,ALT指标不合格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可分为两点。第一,在献血者中,有一部分为初次献血人员。其未进行相应的血液筛检,直接进行采血[3]。第二,献血者对于献血知识掌握不足,多为非肝源性因素引起的升高。

其次,HBsAg指标不合格也是导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可分为三点。第一,街头采血是常见途径,而许多献血者为了尽快的得知检测结果,常常催促检验人员,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第二,金标试纸条检测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室外湿差变化等。第三,因HBsAg亚型与基因变异原因,使得个别标本检出率降低,容易漏检[4]。抗-HCV为第三个导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抗-HCV检测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丙肝感染的重要途径。而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多可能如下:第一,初检与复检所使用的仪器并非同一厂家生产,而受到试剂影响,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5]。第二,机体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在检测时造成假阳性结果;第三,包被板中存在SOD蛋白,增加了试验的假阳性概率;第四,使用的HCV诊断试剂许多抗原均来自于合成多肽,多肽又多为C区与NS3-5区片段,在检测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果[6]。第五,机体因早期感染而残留HCV抗体,使得检验结果呈假阳性。第六,血液标本储存时间长、受到细菌污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均。本次调查中,部分抗-HIV阳性标本最终确认为阴性,但不乏HIV阳性抗体的存在,需加以重视。分析不不合格原因,可能如下:①部分献血者的血清中存在针对某种共同HLA抗原的污染结合物;②我国进行抗-HIV诊断时,多选择间接诊断法,因原料限制等原因,灵敏度、特异度检测均受到影响,检测结果也随之受到影响,难以保障准确性[7]。

关于梅毒的检测,主要以TRUST纸片法进行。但检测过程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梅毒抗原主要由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和卵磷脂及胆固醇制备而成,运输、保存、血浆蛋白紊乱均对其造成影响[8]。因此检验结果多呈假阳性。献血者抽取血液不合格是对血液资源最大的浪费,为了保障血液采集的质量,笔者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①所有检验均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明确实验时间、维持良好的时间温度,保障良好的实验环境,减少任何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干扰。②经常宣教血液生理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可向献血者发放手册,普及献血前所需注意的事项,尤其对于初检、复检不合格的患者,需及时告知患者,不可对其进行采血。③进行检验的试剂均满足卫生部批检标准,要求试剂均被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单位的质控部门需不定期对试剂进行检测,所有过期、不合格的试剂均不予以使用。④制定详细完整的体检标准,对献血者作明确的检查,了解献血者是否真正的符合献血条件。⑤建立专业网络系统,对于不合格的献血人员,需预防其重复的登记。并不断的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其业务素质。

由上所致,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日,输血治疗对于许多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输血安全问题,对于不合格的血源一律不予以应用。此外,又因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血源相对紧张,因此需不断的提升献血者血液筛查技术水平,保障输血安全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使得更多的献血者的血源均得到合理的利用。

[1] 彭晓明,李江,温凉,等.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184-186.

[2] 倪晓丹,孟秀芹,王德付,等.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17-2919.

[3] 龚帅,马明炎.垫江县2008~2012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1):2770-2771.

[4] 禹晓彬,李锡兰.无偿献血者脂肪血产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32-34.

[5] 魏增慧,王飞,董晓霞,等.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与预防[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2):1058-1059.

[6] 孙家志,黄聪,陈辉莲,等.无偿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不合格原因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2):1712-1713.

[7] 孙家志,卞璐.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上限值及不合格原因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1):86-87.

[8] 孙晓敏.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180.

R-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97-02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献血者试剂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