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港口战略开发需求

2017-01-18 21:22冒士凤宋晓村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4期
关键词:通州港区南通市

常 曼,罗 锋,章 志,冒士凤,宋晓村

(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通州湾港口战略开发需求

常 曼,罗 锋,章 志,冒士凤,宋晓村

(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随着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市将港口发展重点由沿江转为沿海,着力实施“优江拓海”的发展战略。基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集成的新形势,将对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中概括分析了南通港尤其是通州湾港区的总体战略格局;重点探讨了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的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长江经济带迅速发展需求,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建设需求,融入上海航运中心需求,“陆海统筹”、“优江拓海”战略需求;根据通州湾港口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开发对策:完善港口功能布局,拓展港口发展空间,理顺港城发展关系,注重区域整体规划。

国家战略;通州湾;港口开发;需求分析;对策

0 引言

南通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处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叠加区和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区,是多重国家战略叠加集成的结合点,这些独特优势都为南通加快沿海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特殊机遇。随着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市将港口发展重点由沿江转为沿海,着力实施“优江拓海”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空间,突破土地、岸线、环境等因素限制,开发沿海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港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南通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长江三角洲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长江中上游地区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和外贸运输的重要中转港。通州湾港区是南通港由“沿江为主”转为“沿江沿海并重”的关键步骤,将成为南通港拓展港口空间、实现港口功能转型升级、实施“优江拓海”战略的重要支撑,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拟就沿海大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通州湾港口建设的需求,根据通州湾港口在开发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开发对策,探讨推动通州湾港口建设的可行性。

1 港口总体概况

1.1 南通港

南通港通江达海,区位显要。自长江通航以来,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工业区,港航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港口。南通港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海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南通市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南通港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沿江港区岸线、土地资源紧张,环境、交通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港口自身转型升级,协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港口与城市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临港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南通港跳出沿江的发展限制,利用沿海规模化的滩涂、岸线资源大力开发建设沿海港区,南通港的发展重点也由沿江为主向沿江、沿海并重转变,积极推进“优江拓海”的港口发展战略,为南通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

目前,南通港已形成滨江临海、齐头并进的港口总体发展格局,沿江港区由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和启海9个港区组成,是南通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沿海部分主要由洋口和吕四2个港区组成,目前处于规模扩展阶段,通州湾港区为南通港新开辟的重点港区。

1.2 通州湾港区

通州湾港区是南通港口未来发展的重要港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南通滨海园区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带动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是推动南通港口及周边港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近期以服务临港产业发展为主,随着集疏运条件的改善,相应发展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港区将划分为6个功能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通用码头作业区、干散货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码头作业区、通用及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及内河转运区。

通州湾港区将以服务临港工业起步,发展方向近期以为临港工业所需原材料、产成品物资提供运输服务为主,兼顾为腹地地区提供物资中转运输服务;所运输的货类将以干散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和散杂货为主。未来将拓展港口功能,逐步发展成为临港工业和中转运输服务并重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港区;将为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等大型重化工业服务;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为长三角、苏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提供大宗物资中转运输功能;港区将以干散货、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和散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

通州湾港区是南通港由“沿江为主”转为“沿江沿海并重”的关键步骤,将成为南通港拓展港口空间、实现港口功能转型升级、实施“优江拓海”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通州湾港口的开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 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的需求分析

通州湾港区地处南通市沿海,辐射苏北及长三角区域。该港口的开发建设,通过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用地和港口岸线,不仅可以为南通市及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还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通州湾港口建设将在拉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1 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南通市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南通市将以打造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等“三城市”为发展目标。而通州湾港区位于我国沿江沿海两大开发战略的交汇点,区域综合交通发展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支撑。在产业发展层面,通州湾港口拥有长三角区域最为稀缺的土地、岸线资源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将在吸引临港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2]。在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层面,通州湾港口将成为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相继贯通,通州湾港口已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和经济圈,必将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深入推进[3]。

2.2 长江经济带迅速发展的需求

近期,国家作出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长江沿线产业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内部之间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的同时,对外开放程度也显著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是其下一阶段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长江沿线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对外货物运输需求也将日益提升。长江沿线生产企业所需的大宗矿石、煤炭、原油等原材料物资运输主要靠海船进江解决,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港拥有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承担着为长江中上游地区进行大宗煤炭、原油、矿石等物资中转运输的重要任务。随着长江内优良港口岸线资源的日益匮乏,通州湾港口所具备的成规模港口岸线将为海进江物资中转提供通畅、便捷的运输服务,带动长江经济带沿线产业迅速发展,成为长江沿线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3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需求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沿海港口已经进入快速开发建设的新时期。江苏省在新一轮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仍将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放到首要位置,港口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通州湾港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于南通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中部,起着承南启北、带动两翼的重要作用。通州湾港口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稀缺的规模化土地、岸线资源,是江苏省、南通市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产业开发平台和重要的战略资源。通州湾港口的开发建设对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港口、产业和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实现沿海地区跨越式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4]。同时,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正式实施,也为通州湾港区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通州湾将成为江苏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4 融入上海航运中心的需求

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的上海航运中心的确立,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能力的体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对南通市产业经济和港口运输发展带来机遇,通州湾港区拥有上海未来持续发展所缺乏的土地、港口岸线资源,秉承“合作协调、错位发展”的原则,通州湾港区将成为南通港拓展空间、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江苏省贸易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5 “陆海统筹”战略的需求

为了破解陆海二元经济结构难题,南通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积极探索,将通州湾作为南通陆海统筹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和先导区,探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并为辐射带动苏北打造新平台、增添新动力,促进江苏三大区域、沿江沿海发展更趋协调,更好地落实江苏沿海开发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5]。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江海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升内河航道等级,形成江海联运新航道,将通州湾港口打造成为长三角江海转运核心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聚集区、资源集散地及经济增长极。

2.6 “优江拓海”战略的需求

南通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能源、原材料中转和外贸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南通港虽然拥有沿江、沿海岸线资源,但一直以来港口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沿海港口开发缓慢。近年来随着腹地经济增长对沿江运输的需求,南通港沿江岸线资源日益紧张,可供开发的成规模岸线较为稀缺。通州湾港区位于南通市沿海区域,拥有沿江区域所不可比拟的土地、岸线资源,其陆域将主要依靠外海高滩围填形成,环境承载力大,可为大规模临港产业和港口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6]。实施“优江拓海”的发展战略,开辟沿海新港区,对沿江港口岸线进行港口功能调整,通州湾港口未来将成为南通港的核心港口,其开发建设是南通港实施港口功能调整、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开发对策

通州湾港口的开发建设,通过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用地和港口岸线,不仅可以为南通市及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还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拉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州湾港口在开发建设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开发对策。

3.1 完善港口功能布局

南通港地处沿江沿海交汇地带,并初步形成了沿江九港区、沿海两港区的总体格局。随着城市与港口的快速扩张,临港产业的临江临海集聚,南通港口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布局方面的问题,通州湾港口在开发建设中,需尽可能优化完善港口的功能布局,注重港口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合理布局,提高生产和管理的集约化程度[7]。

3.2 拓展港口发展空间

南通港位于沿江港口的最下游,区位优势突出,在长三角地区海进江大宗散货中转及集装箱运输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南通港面临港口拓展空间不足的问题。通州湾港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便捷的形成大规模土地和深水岸线资源,在土地、岸线缺乏的长三角地区显得尤为珍贵[8]。通州湾港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在最大限度上科学、合理的利用岸线和土地资源,充分保证港口和临港工业区功能的实现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南通港的发展空间,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3.3 理顺港城发展关系

港城矛盾是沿江沿海港口发展的必然阶段。港口发展初期,城市依托港口集聚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民对滨江岸线的需求日益迫切,促使了城市向江向海拓展,由此带来了港城空间、功能等方面的矛盾。通州湾港口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理顺港城发展关系,在港口与城市空间布局上,注重社会交通和港口交通的合理布置,防止交通拥堵带来的生产安全隐患。在环境保护方面,大宗散货等泊位的开发建设及运营,给城市周边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隐患,造成城市生活空气质量的下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理顺通州湾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促进港城和谐统一发展。

3.4 注重区域整体规划

通州湾港区规模巨大,战略意义深远。在规划层面要充分考虑到规划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将腰沙、冷家沙、小庙洪水道、三沙洪水道、网仓洪水道作为整体考虑[9]进行系统、全面的方案研究;注重港区的近远期工程相结合,充分考虑港区起步工程的实施,保证港区建设循序渐进、有序发展,实现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总体提高。

[1]张辉,尚嫣然,欧阳鹏,等.多元动力背景下沿海后发地区发展对策研究——以南通市沿海前沿地区为例[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13.

ZHANG Hui,SHANG Yan-ran,OUYANG Peng,et al.Study 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oastal areas under the back原ground of multi forces:taking the coastal foreland area of Nantong as an example[C]//Diversity and inclusion:proceedings of the 2012 annual meeting of urban planning in China.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2012:13.

[2] 李上康.加速南通港口物流转型,促进港城互动与协调发展[J].世界海运,2012(10):7-11,28.

LI Shang-kang.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tong port logistics,promote the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J]. World Shipping,2012(10):7-11,28.

[3]杨宏兵.通州湾港区围垦一期通道工程对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C]//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中国海洋工程学会,2013:4.

YANG Hong-bing.Influence of phase I channel project of Tongzhou Bay reclamation area on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C]//The 16th Chinese marine(bank)engineering symposium(2).China Marine Engineering Society,2013:4.

[4] 杨燕.南通建设绿色港口的对策探讨[C]//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13:4.

YANG Yan.Discussion on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green port in Nantong[C]//Innovation driven and marine economy:port sub forum papers of the 10th Yangtze River delta science and tech原nology forum.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Jiangsu Science andTechnology Association,2013:4.

[5] 陈媛,朱智敏,张凌.南通市江海河联运发展的对策研究[J].港口经济,2015(3):25-28.

CHENYuan,ZHUZhi-min,ZHANGLing.Studyonthecountermeasures of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 in Nantong[J].Port Economy, 2015(3):25-28.

[6] 纪为刚,付桂.南通通州湾港区水文泥沙特性分析[J].中国水运,2015(8):204-208.

JI Wei-gang,FU Gui.Analysis on hydrological and sediment char原acteristics of Tongzhou Bay port area in Nantong[J].China Water Transport,2015(8):204-208.

[7]武德春.南通港口发展对策研究 [J].中国市场,2005(40):78-81.

WU De-chun.Research on Nantong port development countermea原sure[J].China Market,2005(40):78-81.

[8] 方继红.南通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考与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216-217.

FANG Ji-hong.Consideration and sugges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astal port resources in Nantong[J].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原nomics,2016(19):216-217.

[9]黄志扬,刘红,张建锋,等.苏北辐射沙洲小庙洪水道人工深水航道建设条件分析[J].水运工程,2015(12):86-91.

HUANG Zhi-yang,LIU Hong,ZHANG Jian-feng,et al.Construc原tion condition analysis of Xiaomiaohong waterway artificial deepwater channel at radial sand ridges in north Jiangsu[J].Port驭Waterway Engineering,2015(12):86-91.

Demands for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ongzhou Bay Port

CHANG Man,LUO Feng,ZHANG Zhi,MAO Shi-feng,SONG Xiao-cun
(Tidal Flat Research Center of SOA(Jiangsu Province),Nanjing,Jiangsu 210036,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peeding up,the Nantong City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from the riverside to coast,and put forth effort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Optimized the Yangtze River Area and Develop the Coastal Area". The new situation of multi-national strategy integration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ongzhou Bay port.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Nantong Port especially for Tongzhou Bay port area, discussed the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ongzhou Bay Port: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emand,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rapid development demands,Jiangsu coastal area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demands,integration into the Shanghai shipping center demands,and"Co-ordination of Land and Sea", "Optimized the Yangtze River Area and Develop the Coastal Area"strategic demands.According to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hat may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Tongzhou Bay port development,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mproving the layout of port function,expanding the port development space,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 and city development,and focusing on regional overall planning.

national strategy;Tongzhou Bay;port development;demand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U651

A

2095-7874(2017)04-0020-05

10.7640/zggwjs201704006

2017-02-27

2017-03-16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5,201005006);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29045109)

常曼(1990— ),女,江苏沛县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海洋滩涂环境及物质输运研究。E-mail:626226018@qq.com

猜你喜欢
通州港区南通市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雪落通州
不速之客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