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影响的相关分析

2017-01-18 03:37郭晨贤王肖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阴虚阳肝火气阴

郭晨贤,崔 萍,王肖龙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影响的相关分析

郭晨贤1,崔 萍1,王肖龙2

目的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人的一般情况,对比分析中医证型,探讨证型分布情况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按照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进区8个社区的1 009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 009例入组病人中肝火亢盛占40.3%,阴虚阳亢24.9%,肾气亏虚23.5%,气阴两虚7.3%,痰瘀阻窍4%。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相关;阴虚阳亢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余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气阴两虚证组病人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痰瘀阻窍证病人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以肝火亢盛为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收缩压、血糖水平和三酰甘油水平密切相关。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糖;血脂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点,可合并心脏、血管、脑、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是多种病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机体阴阳失衡,或肝火亢盛,或阴虚阳亢,或肾气亏虚,或气阴两虚,或痰瘀阻窍,导致以肝、脾、肾三脏的病变为主的本虚标实之证[2]。常州市武进区将所有社区内高血压病人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建立居民慢性病管理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解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2016年1月—2016年7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进区8个社区的1 384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采用问卷调查、望闻问切和血生化检验等方式,分析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情况,以期提高该地区居民高血压病慢病防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3]: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病人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有关“眩晕病”的中医辨证分型[4],结合本地居民中医体质,制定本研究中医证型标准。分别为肾气亏虚型、痰瘀阻窍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气阴两虚型五种证型。

1.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妊娠期妇女、血管性痴呆、精神病等,最终入组1 009例。

1.2 研究对象 共收集有效病例1 009例。男457例,女552例;年龄43岁~97岁(70.88岁±8.47岁)。

1. 3 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中医诊断标准,将样本分为肾气亏虚型、痰瘀阻窍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及气阴两虚型五种中医证型。于武进区8个社区的基层卫生院内科病房住院或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病人进行信息收集,中医辨证分型由两位主治或主治以上中医师依据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得出辨证分型并填入“临床辨证表”中。

2 结 果

2.1 中医证型分布 痰瘀阻窍40例(4%),气阴两虚74例(7.3%),肾气亏虚237例(23.5%),阴虚阳亢251例(24.9%),肝火亢盛407例(40.3%)。

2.2 不同证型年龄的比较 各个证型按平均年龄由大到小排序:痰瘀阻窍、肾气亏虚、阴虚阳亢、气阴两虚、肝火亢盛。痰瘀阻窍型年龄偏大,与阴虚阳亢及气阴两虚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火亢盛型年龄偏小,与肾气亏虚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血压病病人痰瘀阻窍以老年人为主,肝火亢盛型年龄偏小,但不同年龄段的证型构成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平均年龄比较

2.3 不同证型与性别的比较 男性以肝火亢盛型较多,女性阴虚阳亢型较多。男性与女性证型的构成比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2。

表2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的比较 例(%)

2.4 吸烟对高血压不同证型的影响 将1 009例病人分为吸烟与不吸烟两组,两组均为肝火亢盛最多,痰瘀阻窍最少,各证型与是否吸烟的比较,Pearson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吸烟的比较 例

2.5 饮酒对高血压不同证型的影响 将1 009例病人分为饮酒与不饮酒两组,两组均为肝火亢盛最多,痰瘀阻窍为最少。各证型与是否饮酒的比较,Pearson 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饮酒的比较 例

2.6 不同证型体重指数(BMI)比较 依据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5标准[5],BMI<24 kg/m2为正常,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可见痰瘀阻窍型BMI最高,气阴两虚最低,各证型超重肥胖及各组平均BMI无明显差异。详见表5。

表5 高血压中医证型与体重指数的比较

2.7 不同证型血压及心率比较 比较各证型的收缩压,可见阴虚阳亢组收缩压值为最高,与其余4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五种证型的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不明显。详见表6。

表6 各证型诊室血压及心率比较(±s)

2.8 不同中医证型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各证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检验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以LSD法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气阴两虚证比较,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痰瘀阻窍证 FPG 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其余4组HbA1c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痰瘀阻窍证比较,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TG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各证型组间LDL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7。

表7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s)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高血压病有其基本中医辨证分型及分布,然如同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则中医证型及分布情况会发生变化。杨欢等[6]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调查表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以阴虚、湿热、痰湿、气虚证型为主。熊原等[7]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调查表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以痰浊、血瘀证型为主。这些研究的辨证分型较为局限,分析的危险因素比较单一,样本量也相对较小。本研究将常见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单纯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1 009例病人在证型分布上,按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肾气亏虚、气阴两虚、痰瘀阻窍。五种证型中,年龄分布痰瘀阻窍型和肝火亢盛证型与其余证型比较有明显差异;性别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与其余证型比较有明显差异;阴虚阳亢型收缩压较高,和其余证型比较差异明显;气阴两虚型血糖水平较高,和其余证型比较差异明显;气阴两虚型和痰瘀阻窍型三酰甘油水平较高,和其余证型比较有明显差异。五种证型在BMI、吸烟、饮酒、舒张压、心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五种证型中各项差异分析如下:①高血压病病人痰瘀阻窍以老年人为主,肝火亢盛型年龄偏小(P<0. 05)。

高血压是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结果,经历了由实证到虚证的发生发展,有一个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到阴阳两虚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而随着人体机能的减退,阴、阳、气、血不足的表现更为突出后出现失衡,气虚、阳虚、血瘀逐步增加,而中老年人痰湿体质多见而夹痰夹瘀,最终形成痰瘀阻窍证型[8]。男性以肝火亢盛型较多,女性阴虚阳亢型较多。从阴阳盛衰上,中医学理论认为男性多阳盛,故男性呈现肝火亢盛为主,女子多阴盛,且女子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相比男性更易导致阴虚[9]。阴虚阳亢组收缩压值为最高,与其余4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阴阳平衡在阴的一方耗损明显的情况下,阳不被制约的亢盛更导引血管弹性度降低,故收缩压升高明显[10]。气阴两虚证FPG、HbA1c测定值明显较其余证型组高于正常值(P<0.05),痰瘀阻窍证与气阴两虚证TG均高于正常水平(P<0.05),尤以痰瘀阻窍证更为突出。从病位来看,肝、脾、肾三脏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高血压病、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发生。脾失健运,散精失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脾不养胃,胃中阴津不足,肾中气阴两虚使得下焦虚衰,气化失职则尿频尿甘,发为消渴;脾气下陷,膏汁下流,浊脂生痰发为高脂血症;脾虚日久精微不布,气不行血而致瘀,痰瘀阻窍而发为高血压病[11]。故痰瘀阻窍证与气阴两虚证高血压病人应同时采取积极的降压治疗及适度的降糖调脂治疗。

高血压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相关危险因素的中医证型分析,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性,为早期药物干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值和防止靶器官损害提供了中医辨证的科学依据,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理论指导。

[1] James PA,Oparil S,Carter BL,et al.2014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report from the panel members appointed to the eighth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JNC 8)[J].JAMA,2014,311(5):507-520.

[2] 李成,杨传华.高血压病从痰辨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192-193.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3-66.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6] 杨欢,花海兵,顾勤.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报告[J].江苏中医药,2016,48(4):70-72.

[7] 熊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5,27(10):751-752.

[8]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3.

[9] 韩淑辉,李康增,岳增昌.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199-204.

[10] 朱社教. 补肾和脉方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管壁僵硬度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6,31(3):430-432.

[11] 杨伯雄,季东方,黄燕. 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脑卒中高危患者中医证素特征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8):16-18.

(本文编辑王雅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573647);上海市科委课题(No.14401972202);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No.14DZ2273200)

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161);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肖龙,E-mail: wxlqy0214@163.com

R544.1 R255.3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4.004

1672-1349(2016)24-2863-04

2016-10-24)

引用信息: 郭晨贤,崔萍,王肖龙.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影响的相关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863-2866.

猜你喜欢
阴虚阳肝火气阴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中医名言拾粹
微信在线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八三感怀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