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F技术在高心率和心率波动受检者CCTA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18 03:38王毅安王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伪影受检者校正

王毅安,王从军,赵 杰

SSF技术在高心率和心率波动受检者CCTA中的应用价值

王毅安1,王从军1,赵 杰2

目的 探讨SSF技术在改善高心率(心率>70次/min)和心率波动受检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6例高心率和心率波动受检者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扫描后,分别得到A、B两组图像,其中A组图像采用标准重建,B组图像采用SSF重建,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除了左主干显示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冠状动脉节段B组图像质量均优于A组(P<0.05),右冠状动脉S2、S3段及回旋支S10段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随着心率增加,A、B两组图像质量均有下降,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F技术可以改善高心率及心率不稳病人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拓宽了受检者临床检查范围,让冠状动脉CTA检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冠状动脉病变首选筛查手段,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冠状动脉;图像质量;SnapshotFreeze;CTA;CT血管成像;心率波动

随着多排螺旋CT硬件及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aphy,CCTA)的检查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在现有时间分辨率下,高心率和(或)心率波动造成的冠状动脉运动伪影仍是影响CCTA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大部分冠脉CT对心率有严格控制,一般超过70次,就不能获得满足临床需求的冠脉图像,部分病人因心率控制不佳,不能进行CCTA检查,限制了冠脉CT的临床应用范围。SSF技术是一种智能化冠状动脉运动伪影校正技术,它利用目标相位及临近期相分析冠状动脉运动路径及其速率,从而找到冠脉各支运动轨迹范围,测定目标相位实际位置、形态。本研究收集病例均运用GE optima CT 680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未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分析不使用和使用SSF技术所得到的冠脉图像质量差异,探讨SSF技术在改善冠脉图像质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6年4月—2016年6月因胸痛、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且心率大于70次/ min的受检者共66例,年龄32岁~86岁,男性42例,平均年龄54.6岁,女性24例,平均年龄61.4岁,均未使用降心率药物。排除标准:碘实验过敏者,心、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律失常,不能有效屏气者。

1.2 扫描方法 采用GE公司Optima CT680及AW 4.6工作站进行扫描和重建图像后处理。病人平卧于扫描检查床上,训练好受检者屏气,接通心电门控,行心脏定位扫描。首先采用在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开口层面进行小剂量峰值测定(Timing Bolus),获得时间-密度曲线,计算出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然后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扫描期间嘱病人屏气。所有受检者心率均>70次/min,采用后门控螺旋扫描,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1~2)cm至心脏膈面下2 cm,扫描层厚0.625 mm,电压120 kV,管电流150~500 mAs(根据病人体重指数、心率变化自动调节),球管转速0.35 s/r,扫描时间(9±3)s,Pitch值0.20±0.02(根据心率波动范围自动匹配)。利用心电监护仪记录心电图。图像重建选择心室舒张末期或心室收缩期时相的采集数据进行标准重建和SSF重建,图像质量不佳者选择最佳采集时相进行重建。冠状动脉运动的原始图像数据传至配套AW 4.6工作站,经软件自动运算处理获得相同时相的经运动校正前、后的两组图像数据。利用冠状动脉自动分析软件对冠状动脉运动校正前、后的重建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分析得到冠状动脉各支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冠状动脉各分支进行血管分析和评价,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时必须结合相应位置最佳横轴位图像(冠状动脉探针技术),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评价。

1.3 分组及图像评价方法 根据对采集数据重建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66例冠状动脉采集图像数据选择最佳期相分别行同期标准重建和SSF重建,A组为标准重建图像,B组为冠状动脉运动冻结图像,即SSF重建图像。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的冠状动脉15段分段法对SSF重建前、后血管进行分段评价[2]。图像质量由两位资深影像医师采用双盲阅片评定,评定意见不同时,讨论确定。评分标准分为4级:Ⅰ级评分5分,血管横断面边缘清楚,无冠状动脉运动伪影,曲面重建血管对比良好,血管壁连续完整,边缘清晰,无运动伪影;Ⅱ级评分4分,血管横断面边缘清楚,有少许移运动伪影,曲面重建血管对比良好,连续性好,但部分边缘模糊;Ⅲ级评分2分~3分,血管横断面边缘模糊,有移运动伪影,曲面重建血管影连续性不好,血管对比不良,有伪影干扰;Ⅳ级评分1分及以下,血管横断面边缘模糊,有明显移运动伪影,血管曲面重建图像分辨不清,伪影干扰严重。Ⅰ级为血管图像质量优良,Ⅱ级为血管图像质量合格;Ⅰ级,Ⅱ级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重建图像冠状动脉各段评价分级采用计数统计资料,以例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优良率(Ⅰ级血管比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标准重建和SSF重建校正图像血管显示情况见表1及图1~6。其中两组间冠状动脉图像优良率除了S5(左主干)外,在第 1~3 和 11~13 段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S2、S3段S10段更为明显。详见表1。

表1 A、B组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研究显示,心率>70 次/min 时,64排CCTA仍有58.6%的图像有Ⅱ级伪影[3]。GE Optima CT 680 的冠状动脉运动伪影校正技术是近几年64排CT用来改善并消除高心率和心率波动受检者CCTA动脉搏动伪影的一种新技术,其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3.1 心率加快与心率波动产生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原因分析 当心率达到75次/min或更高时,心肌舒张期的时间明显缩短,不但使冠状动脉充盈不足,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而且冠状动脉残余运动的影响增加,从而产生运动伪影。基于上述原因,心肌收缩末期(45%的 R-R间隔)成为冠状动脉成像更好的重建期相选择,然而对于舒张期的中期到末期转换时间点,受检者各支冠状动脉之间各不相同[4-5],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3条主要血管不再具有共同的最低运动时相。对于直径约3 mm的右冠状动脉来说,其漂移距离相当自身管径大小。

3.2 SSF技术原理 SSF又称冠状动脉运动分析和冻结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过程中,能有效跟踪各冠状动脉运动的轨迹,对每条冠状动脉和分支分别自动进行智能的运动追踪冻结成像,保证了冠状动脉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对运动模糊进行矫正,消除残余的运动伪影,达到高心率下高清显示冠状动脉血管解剖图像目的,使图像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本组资料显示,冠状动脉1~3和11~13段运动伪影是最多冠脉节段,运用SSF技术校正后显著提高了冠状动脉图像Ⅰ级血管显示率,说明上述冠状动脉节段更易受心脏搏动及冠状动脉运动伪影干扰,与相关报道一致[6-7]。同时,本组66例能观察冠状动脉792段,SSF校正前Ⅰ级血管64.2%,经SSF校正后Ⅰ级血管率达85.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SF校正后Ⅰ级血管显示率,与相关报道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Ⅰ级血管80%的显示率有一定提高[3]。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SSF技术尚处于应用初步阶段,高心率病人样本量偏少,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总结经验,提高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GE Optima CT680冠状动脉SSF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能有效提高高心率和(或)心率波动受检者冠脉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对广泛开展CT冠脉疾病临床筛查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技术支持。

注:1~3运动伪影校正前标准重建,4~6为同层面同期相运动伪影校正重建。

图1 标准重建和SSF重建校正图像血管显示情况

[1] Brodoefel H,Burgstahler C,TTsiflikas I,et al.Dual-source CT:Effect of heart rate,heart rate variability,and calcification on image quali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J].Radiology,2008,247(2):346-355.

[2] 胡春峰,徐凯,袁莹莹,等.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4):312-316.

[3] 王继琛,邱建星,高莉,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 1481-1484.

[4] Mir-Akbari H,Ripsweden J,Jensen J,et al.Limitations of 64-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alcium and motion but not short experience[J].Acta Radiol,2009,50(2): 174-180.

[5] Dewey M,Hoffmann H,Hamm B.CT coronary angiography using 16 and 64 simultaneous detector rows: 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J].Rofo,2007,179(6): 581-586.

[6] 司丽芳,翟仁友,马展鸿.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9): 1358-1361.

[7] 关则劲,谭世奇,周永,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3): 624-625.

(本文编辑王雅洁)

1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山西稷山043200);2.山西省人民医院

赵杰,E-mail:Zhaojie-tjma@163.com;

R541.4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4.044

1672-1349(2016)24-2974-03

2016-08-16)

引用信息: 王毅安,王从军,赵 杰.SSF技术在高心率和心率波动受检者CCTA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974-2976.

猜你喜欢
伪影受检者校正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CBCT金属伪影产生规律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