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7-01-18 03:38陈万林白志生郑广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球囊血栓心肌梗死

杨 平,陈万林,白志生,郑广生

直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杨 平,陈万林,白志生,郑广生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后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行直接PCI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10例,依据支架置入前是否行血栓抽吸操作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比较两组病人介入治疗效果,住院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病人介入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后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并无明显改善效果,还需进一步寻找治疗干预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预后;血栓抽吸;支架置入后球囊后扩张;经皮冠脉介入术

已有研究显示,支架置入后有效后扩张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及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支架置入后球囊后扩张(PSBD)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临床治疗,但大量研究显示,PSBD易导致病人术后血栓形成,诱发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2-3]。近期ACCF/AHA心肌梗死临床指南认为支架置入前行血栓抽吸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有关这方面研究结果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次研究以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行直接PCI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支架置入前是否行血栓抽吸操作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比较两组病人介入治疗效果、住院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等,探讨直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PSBD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行直接PCI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10例,依据支架置入前是否行血栓抽吸操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诊断标准[4];②梗死相关动脉直径≥2.5 mm;③病变位于血管近中段;④支架放置后残余狭窄>20%;⑤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⑥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血液系统疾病;②脑血管疾病史;③入组前6个月消化道及视网膜出血;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⑥入组前1个月心肺复苏病史;⑦严重精神系统疾病;⑧过敏体质;⑨基础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 Ⅲ级;⑩临床资料不全、脱落及失访。

1.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人接诊后立即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600)mg,PCI术中持续滴注肝素(80~100)U/kg,保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正常值2~3倍;病人支架置入后均行球囊后扩张,成功判定标准为支架内残余狭窄<20%、冠状动脉血流TIMI达Ⅲ级且存活;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12个月,阿司匹林100 mg / d终身维持。以支架置入前未行血栓抽吸操作设为对照组,反之则设为观察组;抽吸装置采用日本Kaneka Corporation生产ThrombusterⅡ型血栓吸引导管。

1.3 观察指标 ①介入治疗效果评价包括术后即刻病变血管TIMI分级,术后 MBG 分级及术后ST 段回落程度;其中术后ST 段回落程度分为无回落(<30%),部分回落(30%~70%)及完全回落(>70%)[5]。②住院用药类型包括替罗非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③记录病人住院期间和随访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等。

2 结 果

2.1 两组介入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介入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介入治疗术后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住院用药情况比较 两组住院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住院用药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住院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住院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住院及随访期间预后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支架置入球囊后扩张可有效提高支架膨胀及贴壁效果,避免再狭窄及其他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6-7]。但对于行直接PCI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否应行球囊后扩张尚未有明确定论。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因冠状动脉炎症及血液黏稠度水平较重,病人行球囊后扩张可增加血栓形成及无复流风险,导致远期预后不佳[8];相对于非急性心肌梗死者,急性心肌梗死应用PSBD可增加随访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PSBD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尽管可降低病变血管血运重建率,但亦可能导致无复流风险上升[9]。 近年来,血栓抽吸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及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方面效果被广泛报道,并收入欧美国家心肌梗死防治指南;已有研究显示,血栓抽吸可显著改善术后 MBG 分级水平,降低随访死亡率[10-11];此外多项Meta分析证实,血栓抽吸单用或与替罗非班联用均可有效改善直接PCI病人临床预后[12-14]。但目前尚缺乏支架置入前血栓抽吸应用有无冠状动脉血流及临床预后改善作用的相关报道。

本研究中,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史,PCI既往史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次研究具有良好匹配性和可比性。两组病人介入治疗效果、住院用药情况,住院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栓抽吸用于行PSBD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无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及临床预后作用。笔者对于临床是否应给予行PCI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规血栓抽吸持保留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接受球囊后扩张病人,临床实践中无法对其在支架置入时进行预测;对于进行PSDB适应症目前尚无金标准,而本研究中选择病人均为支架放置后残余狭窄>20%者,即易合并包括病变长度、钙化程度等在内高风险因素,亦会对临床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直接PCI术前应用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后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并无明显改善效果,还需进一步寻找治疗干预方案。

[1] Zhang Q,Qiu JP,Zhang RY,et al.Improved outcomes from transradial over transfemoral access i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upstream use of tirofiban [J].Chin Med J(Engl),2013,126: 1063-1068.

[2] 任晓楠,王乐丰,王明生,等.早期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2):131-135.

[3] Zhang ZJ,Marroquin OC,Stone RA,et al.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ost-dilation after stent deployment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nd withou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 Heart J,2010,160(3): 979-986.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5] Eeckhout E,Kern MJ.The coronary no-reflow phenomenon: a review of mechanisms and therapies [J].Eur Heart J,2011,22(9): 729-739.

[6] 李蕾,韩江莉,李海燕,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脏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8):2677-2680.

[7] Zia MI,Ghugre NR,Connelly KA,et al.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yocardial edema,hemorrhage,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J].J Cardiovasc Magn Reson,2012,14(3): 19.

[8] Li XD,Yang YJ,Hao YC,et al.Effect of pre-procedural statin therapy on myocardial no-reflow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eta analysis [J].Chin Med J(Engl) ,2013,126(4): 1755-1760.

[9] 丁晓军,王点,邱林林.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药学研究,2014,33(8):478-480;491.

[10] 尹达,朱皓,周旭晨,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CI 先行血栓抽吸对预后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33(3):235-239.

[11] 马玉良,王伟民,刘健,等.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血栓处理策略[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18(1):9-12.

[12] 曲虹,丁美精,方诗忠.血栓抽吸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5,36(3):307-309.

[13] O’Gara PT,Kushner FG,Ascheim DD,et al.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J Am Coll Cardiol,2013,61(5): e78-140.

[14] Zhang Q,Zhang RY,Qiu JP,et al.One-year clinical outcome of interventionalist- versus patient-transfer strategies fo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from the REVERSE-STEMI study [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1,4(6): 355-362.

(本文编辑王雅洁)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宝鸡 721000),E-mail:lemonyanp@126.com

引用信息:杨平,陈万林,白志生,等.直接PCI术前血栓抽吸对支架植入后球囊后扩张冠状动脉血流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2941-2943.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4.030

1672-1349(2016)24-2941-03

2016-01-27)

猜你喜欢
球囊血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