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发展

2017-01-20 04:40张莲美蔡建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粘液心脏外科术者

张莲美 蔡建辉

浅谈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发展

张莲美1蔡建辉2

心脏粘液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主要发生于左心房,明确诊断后需积极治疗,手术为其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应用不断增加,虽然微创技术切除左心房粘液瘤法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正中开胸方法,但借助各项新技术与新外科工具,这一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手术理念是未来发展方向。现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探讨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发展历程,探讨各项手术存在的不足及应用中的改进空间,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以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心脏粘液瘤;微创理念;切除术;胸腔镜

心脏粘液瘤为心脏常见肿瘤类型,在左心房的发生率最高[1],一经明确诊断需积极治疗,以免病情进展下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及严重脑梗死等疾病[2]。由于心脏手术本身的特殊性及其难度大、风险高,腔镜技术的开展较晚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微创心脏外科是近十余年提出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心脏外科概念。现旨在对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发展作一介绍。

1 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发展历程

1.1 小切口手术阶段

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第一阶段是小切口阶段,此类手术成功的将患者切口长度缩小为4~6 cm,仍是在肉眼直视下展开手术。小切口手术主要包括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及右腋下小切口下心脏粘液瘤切除术,手术方法为:取右胸前外侧或右腋下切口,施行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林冬群[4]、黄茂勋[5]等人发现,与传统正中切口比较,右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减少了损伤,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缩短。

1.2 视频辅助系统下的微创手术

第二阶段是借助胸腔镜等视频系统辅助手术,这一方法将手术切口成功缩小为1.5~5.0 cm,主要为胸腔镜辅助/完全胸腔镜下心脏粘液瘤切除术。与微创小切口相比,胸腔镜辅助/完全胸腔镜下心脏粘液瘤切除术的切口进一步减小,可为患者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手术切口的缩小势必增加术野显露难度,需借助于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辅助手术。

1.3 机器人手术

第三阶段是借助视频系统直视作用,由术者操作机器人展开手术,这一术式将切口缩小为1~2 cm。该系统解决了传统腹腔镜在视野、操作器械灵敏度等局限,突破了腹腔镜在外科应用的瓶颈。2005年,Murphy等[6]最先发表了机器人辅助下行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报道,初步证实了其可行性。刘国鹏[7]等人发现,机器人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轻于正中开胸手术。

2 微创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目前的不足

2.1 直视微创小切口技术

小切口手术应用较为便捷,需头灯辅助、直视下操作,使左心房充分暴露,对手术仪器的要求低,但对手术医师的操作技巧是极大考验。因为直视微创小切口技术术野缩小,术者需具备良好的解剖知识、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否则易造成并发症,或影响手术效果。

2.2 胸腔镜系统

胸腔镜系统可通过为手术医师提供良好的视野,其安全性及疗效均得到了样本数据研究的肯定[8]。胸腔镜技术仍有不足之处:

(1)操作空间狭小,对器械的要求较高。

(2)术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胸腔镜手术经验及操作技能,学习曲线较长。

(3)需要术者与麻醉、体外循环的密切配合。

2.3 机器人手术系统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提供高清晰、三维立体术野,为术者精确操作创造了条件。该系统可降低术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机器人手术系统真正解决了“手术创伤最小化”。但尚处于初级阶段,也存在不足,如:

(1)触觉反馈系统缺失,术者无法感知真实操作力度,只能靠视觉信息反馈。

(2)机器人手术系统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制约了其普及。

3 展望

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使心脏外科突破自身瓶颈,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术,但至少证明了其可行性。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目的在于,充分暴露术野、不影响心内操作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前提下,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虽然微创心脏外科技术有诸多优点,但对心脏外科医师来说,掌握新技术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传统心脏外科基础。虽借助胸腔镜、机器人系统,但医师的外科技术水平对手术开展有直接影响。此外,心脏外科手术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是完成心脏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

相信随着新器械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势必会消除现存的争议,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1] 胡翔,叶芸.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心脏粘液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5,5(12):67-68.

[2] 朱静峰,陈锁成,丁国文. 心脏黏液瘤25例外科治疗体会[J]. 临床外科杂志,2015,23(4):317.

[3] 董念国,胡行健. 微创心脏外科发展现状及思考[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4):362-366.

[4] 林冬群,林宇,王侃,等. 右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8):1531-1534.

[5] 黄茂勋,朱志成,朱翠琳,等. 右胸微创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6):554-557.

[6] Murphy DA,Miller JS,Langford DA. Robot-assisted endoscopic excision of left atrial myxomas[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5,130(2):596-597.

[7] 刘国鹏,杨明,姚名辉,等. 机器人与正中开胸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观察[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6,14(2):91-94.

[8] 刘健,郭惠明,谢斌,等. 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23(7):671-674.

The Develop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Left Atrial Myxoma Resection

ZHANG Lianmei1CAI Jianhui21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0, China; 2 Jilin Medical College, 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Cardiac myxoma is not uncommon in clinic. It mainly occurs in the left atrium.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tive treatment after definite diagnosis. Operation is a comm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 makes the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of left atrial myxoma is increasing,although the techniq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of left atrial myxoma method at present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edian sternotomy approach, but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surgical tools,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this treatment method are verifi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also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operation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of left atrial myxoma, improvement of spa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operation in the presence, and make prospect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ame industry staff.

cardiac myxom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resection;thoracoscopy

R541

A

1674-9316(2017)22-003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15

1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吉林 延吉 133000;2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蔡建辉

猜你喜欢
粘液心脏外科术者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腹腔镜的眼睛
——扶镜手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神奇的粘液菌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说“父fǔ”道“父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