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要点及预防感染方式分析

2017-01-20 04:40肖秀容杨惠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口换药无菌

肖秀容 杨惠玉

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要点及预防感染方式分析

肖秀容 杨惠玉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控制感染的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3月在我院门诊换药室换药的患者260例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4—6月的260例患者为干预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情况及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院内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门诊换药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提升护理质量,还需根据诱发门诊换药患者感染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控制感染策略。

门诊;换药室;感染;护理要点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内的一线窗口科室,服务对象的年龄和阶层分布均比较广泛,换药操作是一种应激源,会刺激伤口的神经末梢,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了换药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但换药过程中稍有懈怠,会引起伤口的感染、不仅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还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操作。质量来源于技术、责任关系着安全、效益源自于用心操作,说明护理操作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而护理质量又与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1]。笔者选取520例患者进行本次对比性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控制感染的策略,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门诊换药室换药的患者52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的260例患者为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42/118,平均年龄(33.95±6.42)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260例患者为干预组,男女比例为144/116,平均年龄(33.95±6.42)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比性研究。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换药护理:医护人员清洁双手、佩戴好无菌帽和口罩后指导患者选取充分暴露创口的体位;将敷料取下,当内层敷料与创口粘连时,可先用盐水将敷料浸湿;之后应用碘酒棉球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将创口内的分泌物、异物、腐肉及线头等移除,若创口较深,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

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换药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健康组织;按照“清洁创面-轻微感染创口-严重感染创口-特异感染创口”的顺序进行换药[2];若创口感染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等病菌,按照隔离制度进行床边隔离;应及时焚毁污染的敷料,需单独、加倍地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情况及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以ISO 90000质量标准为依据,制定护理质量的评分表,由相关人员对门诊换药室环境布局、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用垃圾处置及健康教育覆盖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情况

常规组患者护理后发生清创缝合感染8例(3.07%)、清洁伤口换药感染5例(1.92%)、感染伤口换药感染12例(4.62%),总感染率为9.61%;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发生清创缝合感染3例(1.15%)、清洁伤口换药感染1例(0.39%)、感染伤口换药感染3例(1.15%),总感染率为2.69%。统计学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质量

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环境布局、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用垃圾处置及健康教育覆盖率的评分分别为(91.67±2.09)分、(91.18±2.74)分、(92.72±1.36)分、(93.18±3.87)分、(90.36±2.15)分和(90.23±1.55)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环境布局、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用垃圾处置及健康教育覆盖率的评分分别为(99.15±1.64)分、(98.03±1.29)分、(99.16±1.05)分、(99.45±2.13)分、(99.27±1.34)分和(99.36±0.18)分。统计学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门诊换药室是外伤创面、手术切口及感染创面进行换药的科室[5],工作内容包括脓肿引流、局部清创及术后换药等,具有人员流行性大,切口类型较多、处理方法不同及患者文化程度各异的特点[6],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感染率为9.61%,而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感染率为2.69%,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控制创口感染。同时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环境布局、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用垃圾处置及健康教育覆盖率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但仍有少数的患者会出现感染,在此,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及护理人员的因素是换药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1)环境护理:将换药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在每个区域设有明确的标志[7];定时为门诊换药室通风,并向患者说明保持换药室干净、安静、有序的重要性,使其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维护换药室的环境;及时对一次性医疗物品进行处理,定时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8]。(2)患者心理护理:换药前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健康指导,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以提高效果,减少感染[9]。(3)医护人员的培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并由医院感染的人员进行监督,对医护人员进行不同创口处理方法的培训。

[1] 吕桂丽.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7):189,191.

[2] 顾美云. 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85-86.

[3] 杨玉梅.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45-546.

[4] 龚俊霞. 优化流程管理对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823-826.

[5] 卢蕴玉. 门诊常见外科换药的护理及感染控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204-206.

[6] 王玫艳,王晓燕,张继英,等. PDCA循环在门诊换药室院内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2):120-121.

[7] 张成仁. 学校门诊部外科换药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河北医药,2014,36(8):1225-1227.

[8] 强志美.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363,398.

[9] 张海英,张红芳.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260-261.

如何撰写论文的“材料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1)选择好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2)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3)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可信。

Nursing Points of Outpatient Dressing Room and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XIAO Xiurong YANG Huiy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Ningde Hospital, Ningde Fujian 3521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utpatient dressing room,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controlling infection.MethodsA total of 26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rch in 2017, and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260 patients from April to June in 2017 we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infec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clinic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ConclusionIn the outpatient dressing to give patients targeted care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infe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but also according to induce outpatient dressi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factors to give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of infection strategies.

outpatient; dressing room; infection; nursing points

R473

A

1674-9316(2017)22-016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81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急诊科换药室,福建 宁德 352100

猜你喜欢
创口换药无菌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改良型创口贴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