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分析

2017-01-20 15:42冯桂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卫生

冯桂颖

白山市卫生监督所,吉林白山 134300

我国环境卫生监督所应当针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监督工作要求与指标,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从业人员管理工作效果,以便于提升监督管理工作质量。

1 公共场所分析

在我国相关管理条例中,公共场所主要是宾馆区域、饭店区域、旅店区域、招待所区域、咖啡馆区域、公共浴室区域、理发店区域、展览馆区域、美术馆区域、候诊室区域、公共交通区域等,具有人群集中的特征,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区域特点、涵盖范围与面积等,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案,结合工作要求,创新管控形式,保证可以完成相关任务,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2 公共场所监管依据

我国于1987年与1991年开始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将各类标准作为监督管理的依据,提升公共场所环境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物质文化生活较为丰富,精神需求逐渐增多,对公共场所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管理细则,在其中明确了相关监督执法主体,并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行政部门需要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执法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工作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针对公共场所卫生与吸烟等问题进行管理,可以细化各类规范与原则,凸显当前监督执法观念,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打破过去工作方式的局限性,提升监督管理水平。

3 公共场所监督管理问题分析

当前,部分卫生监督所在针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其工作效果,难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甚至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缺乏足够的工作经费

相关部门在监督管理中,还没有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投入足够的经费,难以制定完善的经费管理机制。一方面,监督所还没有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对监测经费进行控制,未能树立正确观念,且一些公共场所主体认为监测费用的收取不合法、不合理,经常会出现拒绝缴纳费用的现象,不能保证其经费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监督所的卫生监测覆盖面较小,一些区域甚至出现了通过执法搞创收的现象,不能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难以保证自身工作效果。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不能针对经费问题进行严格的分析与管理,难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导致自身工作效率降低,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

3.2 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监督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执法工作中,虽然已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卫生执法主体,难以利用现代化工作方式开展管控活动。同时,管理部门过于重视实体工作,忽视各项程序的管理,难以增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效果。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掌握专业执法知识,对自身工作的了解不足,不能规范填写相关资料与文书,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难以提升执法工作效果,未能增强业务水平与监管成效[1]。相关部门在建立人才队伍的过程中,不能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难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未能针对工作人员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导致自身工作效率降低,不能提升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效果。

3.3 监督执法阻力问题

当前,部分区域存在非法经营主体,不能保证公共场所卫生符合相关规定,且监管部门不能严格执法,难以提升其工作效果,甚至会出现违法不追究的现象。一方面,卫生监管人员与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关系复杂,受到人情或是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执法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势力”较大,一旦不能保证执法工作效果,就会导致执法者的家庭安全性等受到严重威胁,难以提升其工作效果,严重影响卫生监管效果。相关执法部门在工作期间,没有根据自身工作要求等制定先进的执法方案,未能协调各个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难以根据监督管理要求等,对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管控与协调,导致自身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3.4 未能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

相关部门在工作中,由于从业人员的更换速度较快,导致管理部门不能更好地掌握流动与健康状况,部分管理部门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聘用未经过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培训的工作人员,不能保证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在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工作规定与要求等对其进行协调处理,难以营造现代化发展空间,导致工作效果降低。同时,没有提升从业人员的引进门槛,难以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公共场所监督管理措施分析

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卫生监督所应当重点关注公共场所监管工作,制定管理方案,加大管理力度,投入足够的资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4.1 投入足够的经费

为了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效果,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取消监管收费政策,由政府部门拨付专门的项目经费,以便于减轻公共场所经营者的经济负担,更好地配合相关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能为监督所的相关工作提供保障,提升执法工作公正性与公开性,创建廉洁的风气,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在投入经费期间,还要邀请社会各界参与进来,拓宽经费的搜集渠道,提升自身管理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机制,以便于增加相关工作经费,提升自身管控工作可靠性[3]。

4.2 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在公共场所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报纸途径、电视途径、广播途径与网络信息技术途径等,对公共卫生知识等进行合理的宣传,使得群众了解禁烟等常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辅助卫生监管工作。同时,还要在大型公共场所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在集中传递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制作宣传板画,通过资料发送的方式,更好地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以便于提升监管工作效果。在此期间,监管部门还要利用公共场所开展宣传工作,指导场所就业人员学习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更好的对卫生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以便于营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4]。在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对各类工作内容进行积极探讨,为社会群众举办知识竞赛活动,激发群众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另外,对监督法律进行宣传,有利于协调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现代化的观念管理体系[5]。

4.3 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在公共场所监管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制度,明确具体服务内容与原则,根据经营方式等,对公共场所进行管理。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共场所逐渐增多,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难以提升工作效率,甚至会出现漏检的现象。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监督所应当根据公共场所的风险特点、人群密集特点等,制定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方案,通过动态化、实时监测的方式,严格控制监督管理次数与频率,在量化分析的过程中,提升监管工作效果。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要争取与公安部门、文化部门、体育部门等相互合作,在增强自身指导力度的情况下,树立区域监管威信,以便于开展全方位的管理活动[6]。

4.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监督所在实际发展期间,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针对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要求等,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才,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阶段性开展培训工作,利用考核方式提升其业务能力,保证执法水平满足工作要求,完善相关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7]。在建设人才队伍期间,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还要与职业教育院校相互合作,要求职业学校开设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专业,合理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创建现代化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其发展奠定基础[8]。

5 结语

在我国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工作中,监督所应当及时发现自身工作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问题,逐渐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创建现代化管控机制,以便于创新监管形式,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执法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刘俊杰.公共场所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8):245-246.

[2]吕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6.

[3]冯丽.浅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8):244.

[4]赵海坤.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20-22.

[5]马艳,李锋.昌吉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88-89.

[6]左小石,聂焱.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3):102-103.

[7]胡湘亿,庄佳丰.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上海市虹口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影响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9):605-609.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卫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保护环境卫生
卫生歌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讲卫生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