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的隔离消毒措施分析

2017-01-20 15:42鲁晓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污染区传染病病房

鲁晓玲

白山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

针对传染病医院,在控制其感染的过程中,消毒隔离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按照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学要求和环境特点,对传染病医院消毒间、隔离室、科室及医院选址设置进行严格要求,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应对其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进行有效探索,从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1]。

1 对区域化管理积极完善

对隔离区进行严格划分,对各区隔离要求严格执行。针对病区、门诊等单位,均应对其进行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的划分。不直接接触患者,且病原微生物未对其产生污染的地方为清洁区,例如,值班室、库房、治疗室、办公室及更衣室等。其主要隔离要求为:若相关物品被患者接触过,则不能将其带入清洁区;工作人员与患者接触以后,在进入清洁区之前需要脱去隔离衣,并仔细刷手。被间接轻度污染或直接污染的地方为半污染区,例如,化验室、走廊等。其主要隔离要求为:工作人员在穿戴隔离衣的情况下进入走廊时,不能与家具、墙壁等物体接触。被患者的用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区域为污染区,例如,患者洗脸间、浴室、厕所、外走廊及病室等。主要隔离要求为: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污染区物品,不可以把它带到别的地方;进入污染区时,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帽子、口罩及隔离衣;离开污染区时,需要将鞋、隔离衣脱掉,并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2]。

2 将隔离消毒制度积极完善

①患者在病区内住院的情况下,尽量让患者在污染区内活动,要对医院消毒隔离规定有效遵守。对其进行卫生消毒以后再出院。患者应接触相对固定的用物,必要时将体温计规定为专用物品,并定期对其进行消毒浸泡处理,消毒剂一般为含有0.5%~1.0%有效氯的消毒剂。未经消毒处理的情况下不能让他们使用。

②医务人员需要在穿戴隔离库、口罩、帽子、鞋及工作服的情况下进入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与患者接触过程中,需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在医源性感染预防过程中,彻底冲洗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3]。特别是在打扫卫生、收污染被服、更换床单及接触污染物品过程中,双手应用0.2%的过氧乙酸浸泡处理,同时进行彻底清洗。与不同病种患者接触时,医护人员应对隔离衣进行更换,在进入清洁区和半污染区时,不能穿隔离衣,同时在用流水洗手后再进行相关操作[4]。

③防止直接接触孩子的骨髓、体液及血液等标本。必须选择坚固的容器盛放标本,防止出现破损、渗漏的情况,在对标本进行存放和送检的过程中,不能污染容器外边。同时应对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血液等特别注意。从而有效避免环境被污染的情况发生,潜在的感染源包括溅落物等,使得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加[5]。因此,需要积极有效指导患者,使污染区溅落在病房的情况有效避免。并妥善处理已经出现在病房的溅落物,对其进行浸泡和擦拭处理,一般选择含有0.5%~1.0%有效氯的消毒剂。要始终保持化验单的清洁干燥,不能直接接触容器和标本,更不能在容器外将化验单包裹。消毒处理化验单后方能将其发出。

3 对医院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

对于医院消毒隔离来说,应对其效果监测情况规范开展,从而对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在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维护医院质量及对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控制的过程中,医院隔离工作和消毒工作也是一种重要手段[6]。医院隔离、消毒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系统、连续、有计划的进行,可实现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和预防。

3.1 加强手消毒

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对于医院感染来说,被污染的手是其主要媒介。严格手消毒和有效洗手可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上班时,护理人员不允许戴手链和戒指,对无菌操作制度严格遵守。为此,应将感应水龙头安装于治疗室,并将干手机配备妥当,从而使再次污染情况的发生有效减少和避免,针对医务人员,每个月定期采样监测其双手,保证手指带菌数维持于正常范围内[7]。

3.2 对物品消毒灭菌处理加强管理

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消毒灭菌不严,现阶段有许多灭菌方法,但采用高压、高温灭菌的效果仍然好于其他方法。相关研究显示[8],引起交叉感染发生的主要传播因素包括:被污染的公共洗涤池、床铺柜、导尿管、雾化器、呼吸机、氧气插管、氧气管及氧气湿化瓶等。因此,消毒处理重要的器械物品的同时,也应当消毒处理容易被忽视的物品和器械。

3.3 对病房空气环境加强管理

多种感染与空气中细菌含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各个环节,对于高危区域来说,应当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不断减少。做到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清扫病房,对床单每日进行更换,在集中查房过程中,需要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一般选用0.5%84消毒液进行,消毒方式为超声雾化。保护性隔离高危人群及高危重点科室,洗手、更衣后才允许探视者进入病室,结束探视后,消毒擦拭病房,开窗通风,并进行必要的喷雾消毒处理。细菌培养每个月进行1次,若细菌培养不合格,应进行重新消毒处理,然后予以细菌培养,从而使病房保证清洁。

3.4 严格执行终末消毒灭菌

对于终末消毒来说,按照其相关规定,患者在出院或病故的情况下,应消毒处理其被服后,再严格进行清洗处理,消毒室处理或日光暴晒处理枕芯、棉被及床垫,最终实现有效的终末消毒。

3.5 在对传染病医院院内感染控制过程中,先进的消毒隔离设备是其必要条件

常见的消毒设备主要包括:化验单消毒箱、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烤灭菌箱、紫外线消毒灯、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常见的隔离设备主要包括:避污纸、感应式手烘干机、肘触式水管、门口设踏脚垫、衣架、隔离衣、将消毒毛巾放于门把手上级隔离标记等。

3.6 医院隔离监测

按照相关规定,针对医院隔离种类情况按月进行有效监测。对于不同的隔离对象来说,他们患有的疾病是哪种类型,患者人数是多少。是否将能够消毒或滤菌的负压机械通风设备应用于每个病房中;如果没有进行有效使用,应当将通风设备合理使用。不同的隔离采用的隔离标准不同。医护人员离开病室或进入病房时应当采取哪种防护措施。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患者被体液、血液污染的敷料、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患者使用过的便器、用具及食具等。

3.7 按照传染病类型对其进行隔离分类处理,隔离消毒措施应当具有针对性

为使传染性疾病传播得到制止,需要采取隔离这一有效措施,对于传染性疾病来说,人们对其认识度越来越高,对各项隔离预防措施积极接受,将传染途径和传染源切断,应当按照传染病类型对其进行隔离分类(昆虫隔离、体液预防隔离、血液预防隔离、接触隔离、肠道隔离、呼吸道隔离就严密隔离等)处理,隔离消毒措施应当具有针对性。例如,对于呼吸道隔离来说,对感染性疾病比较适用,如麻疹、流脑及流感等。用紫外线照射病室内的空气,照射1次/d,使得病室内空气保持流通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这一大环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聚集着许多易感人群。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此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传染病医院内有聚集着大量的传染病人,集中着诸多易感人群和病原体。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日趋严重的人员交流,不断出现新的传染病,对于部分传染病来说,虽然已经被控制,但仍然有再次发病的可能,不断加快传播速度,并加重医院感染。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消毒隔离措施的采取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对消毒隔离措施认真严格落实,对消毒隔离的规则制度严格有效执行,对医院开展的消毒隔离监测和效果监测不断规范。只有做到落实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才能促进医疗质量有效提高,使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有效避免,减轻环境有害因素对社会人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侵袭,从而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

[1]韩晓萍,史生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结核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34-36.

[2]李金红.传染病医院呼吸道门急诊的院感控制和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08.

[3]唐红梅,鲍鹤玫,刘慧娟,等.传染病医院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1中旬刊):400.

[4]李方琼.产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1 下旬刊):46-47.

[5]王光东,吴红章,郭朝辉,等.某传染病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流行规律[J].山东医药,2012,52(47):62-64.

[6]方秀香.加强护理管理,预防院内感染[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63-364.

[7]朱秋萍.传染病医院供应室人员职业防护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2):1949-1951.

[8]赵宇光.加强护理过程中感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58-259.

猜你喜欢
污染区传染病病房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换病房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病房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