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角度探讨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2017-01-20 15:42葛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标准规范安徽省公立医院

葛伟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01

2012年底,安徽省启动了全省74个县共148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多次论证,先后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全方位的业务监管,采集公立医院的客观、完整、动态的数据资源,并建立区域医疗监管数据可和决策支持数据仓库,并统一标准规范,试点范围内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实时高效监管。

1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建设实践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总体框架包含医院数据前置机部分、数据采集交换平台部分、数据中心、医疗监管系统、标准体系、安全体系[1]。监管平台建设包括:

1.1 数据采集、数据填报与推送

数据采集包含数据推送以及数据抓取。数据推送是通过144家县级医院的前置机推送数据;数据抓取是通过选择选择6家县级医院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医院内部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数据填报与推送指县级医院通过填报系统主动填报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端。

1.2 省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6家院内平台及标准建设

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实现对选择的6家县级医院内部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校验审核,推送到省级监管平台,实现跨机构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

1.3 省级监管平台及BI建设

BI建设包含省级医疗数据仓库、省级部门数据集市应用、综合展示子系统等。BI建设通过建立指标模型体系建立指标虚拟原型,根据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药监、编办等部门提交的监管指标业务标准的变化[2],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分析,分析出医院基本运营指标体系、医院财务监测指标体系、医疗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医疗服务监测指标体系和医疗安全监测指标体系。

1.4 省级监管平台支撑环境建设

省级监管平台支撑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支撑省级监管平台及县级医院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所需增加的服务器、存储备份、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及其他相关的基础设施。

2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建设过程中数据方面建设探索

2.1 标准建设与标准动态管理方面的探索

标准化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3]。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规范、业务功能规范、应用规范、管理规范、安全规范、技术规范等部分。

2.1.1 标准制定方法 安徽省省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制定过程包括规划、研制、试用验证、培训与宣贯、应用示范、完善与实施等6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都需要在统一的标准规范工作平台上完成。

2.1.2 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在安徽省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标准规范建设的过程中,从数据标准方面考量,规范了整个卫生信息化工程的数据元、数据集、代码标准以及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信息化功能规范;从业务规范方面考量,制定了平台建设中涉及到的通用类业务规范、接口规范、工程管理规范等;从组织结构方面考量,通过领导小组、实施小组以及第三方监理/评测小组的成立,落实了平台标准规范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从管理制度方面考量,按照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的有关规定,从总体、技术、业务、管理、运营等纬度制定适合安徽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2.1.3 标准动态管理方面 安徽省级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采用了标准动态管理的机制。通过相关标准的关联查询,可以实现不需要进入数据元或者数据集模块内查询,比如在首页输入一个数据元进行查询,查询的显示结果会包含与数据元关联的数据集信息以及在进入到模块内可进行模块范围内的数据查询等功能;通过标准的维护管理,可以实现对数据元的新增、删除、修改、停用等全过程可追溯的管理,对标准的更新、维护以及标准数据审核进行动态管理,并且能够管理到数据集、数据元和值域这一层级。

2.2 数据采集方式方面的探索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监管平台数据推送是通过县级医院的前置机推送数据,通过医院部署的前置机交换库,各医院信息系统主动将需要采集的数据推送到医院前置交换库;数据抓取是通过选择在县级医院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医院内部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数据填报与推送指县级医院通过填报系统主动填报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端。

2.3 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探索

2.3.1 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应该贯穿整个数据采集过程,包括接入机构的前置端数据评估、数据归档接口参数控制、数据中心对归档后的数据质量分析等;当出现数据质量异常时,需要通过监控主动快速地通知给相关人员,并记录处理过程,重新核查处理结果[4]。

2.3.2 数据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评估主要针对各联网医疗机构的数据上传质量情况。它包括上传质量以及上传的稳定程度2个部分。上传质量指所提交数据间需满足逻辑要求,数据完整;上传稳定程度指医疗机构提交数据上传失效满足要求,且正常工作状态稳定。根据评价指标以及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数据上传质量,卫生局就可以获得量化的各医疗机构数据上传质量评价,以便督促各医疗机构提高数据的上传质量。

2.3.3 数据质量监测与查询 数据质量监测可以根据设定的数据质量控制规则,系统自动记录平台数据采集质量,并生成数据质量报告及评分,实现数据质量的一体化监控管理。同时,可下载和查看数据准确性报告,并处理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上传失败的记录修改以后重新上传。系统管理人员可查阅整个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采集质量情况;当某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时,可通过Email、短信平台或其他方式通知该机构直接负责人员。

3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建设过程中在数据方面的难点及相关应对策略

3.1 标准规范的不稳定性

虽然政府已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但无论是数量(广度),还是深度,和各地行业的实践应用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平台建设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标准不稳定下持续建设的风险,甚至同一系统中存储多种不同版本的同类数据。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次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数据标准规范建设的实践中,在数据采集项目建设前期结合卫生部标准,制定全省统一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存储标准,建设了包含应用标准规范、安全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范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在内的一整套标准规范。同时,考虑到将面临一系列标准不稳定下持续建设的风险,采用了标准动态管理的机制。

3.2 数据采集项目涉及面广泛、医疗卫生机构众多,接入难度大

数据采集项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业务多、部门广,如果没有高起点的系统规划、清晰的建设思路、明确的指导思想及科学的组织实施方法,要想取得成功非常困然。目前数据采集在总体上尚处于边探索研究边建设的起步阶段,数据质量问题已成为数据采集效果的最大阻碍。

该次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工作,本着“政府主导、统一组织、基础先行、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整合、不断完善、协调发展”的原则,考虑到目前各县级医院信息化水平的差异,通过支持数据推送、数据抓取以及数据填报与推送3种方式完成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同时,通过采取数据质量控制规则管理和数据监控管理,实现了对现有的数据采集的质量全程控制。

[1]葛伟.浅析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5):495-499.

[2]郭红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4.

[3]李熠.HL7强力推动论[J].当代医学,2003(7):11-12.

[4]盛涵清.区域卫生信息采集及共享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标准规范安徽省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国内外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标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