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研究

2017-01-20 17:00辛成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监察

辛成杰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卫生计生监察大队,山东潍坊 262100

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研究

辛成杰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卫生计生监察大队,山东潍坊 262100

19世纪60年代以后,传染病报告的发病率、孕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控制。但21世纪以来,公共卫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近年来这类病情主要涉及到公共卫生事业以及传染病的防治,且这些病情需要将工作深入扎根到社会深层的矛盾和问题中。对此,国内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需要以更新颖、更科学的眼光来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该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文明、意识、道德、人治和制度上展开讨论。

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研究

公共卫生,即公众卫生,主要涵盖了包括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以及健康促进等与公众健康有关的所有内容。传统公共卫生领域中,传染病的防治是首要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公共卫生范围愈发广泛,传播途径主要以空气、噪声、化学性污染以及水源污染等,传播方式主要为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合理以及行为不良等,近年来公共卫生问题还上升到包括自杀、交通事故等[1]。但是公共卫生传染病主要以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核心问题,需要对此有更好的预防和研究。现代城市管理在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在,也随之进一步得到发展,其精神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现在也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疾病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 从文明上控制传染病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断突破,使得新型传染病不断打破传统医学的樊篱,预防控制相对传统文明上更加艰难。

人类文明在一路进展中,疾病或者传染病的大流行也一直在与时俱进,这种双向选择、共同发展的模式使得人类文明对此有深刻而且非常全面的影响。在18世纪,爱德华·詹纳在英国发现了预防天花,可以从牛痘中提取并对人体展开接种,成为人类发展以来,有文字记载中最早的烈性传染病治疗克星[2]。从这项发现之后,人类在传染病的进程中有了进一步的灵感和发现,到现在为止,医学科学进一步发展,已经研制出几十种人用疫苗,使得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了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

科技发展的同时,医学防治和治疗能力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但是未知和进化的疾病灾难也与人类文明相伴相随。在地球人口的快速膨胀的现在,病毒和细菌增长、演变和蔓延依靠着人类自身来进行发展,使得人类成为了巨大的培养钵。一些未知的细菌和病毒因为人类需要生产食品,从而饲养大量的动物,扩大范围的同时甚至将想法入侵至原始丛林而进一步蔓延;食品病原的抗药性因为动物饲料中添加了过量抗生素而增加;病毒、害虫和细菌也因为人类的许多活动而进一步过度繁衍。艾滋病、克雅氏病(疯牛病)、大肠杆菌炎、埃博拉出血热、美国炭疽病菌恐怖事件爆发等各类新生的传染病也层次不穷的出现,对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都是非常大的灾难[3-4]。

对此,应该加强持续监察以及应急预防。具体来说,持续监察作为政府现有机构功能整合,主要指由专业卫生防御机构根据气候、疫情规律的变化,对城市内的运输、种植、交易、饮食以及居住等进行卫生文明行为规范。这类监察可以将卫生防御机构以及市容监察机构进行功能合并,将以上涉及到的规范一步一步纳入监察范围中,以市容这类表象监察深入卫生文明这类深层监察。应急预防则是有序的管理,对各类突发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乱,将疾病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从SARS的流行事件来说,各级政府管理得当能够使得病情有较好的控制,对病情信息做到及时上报、思想重视、反应迅速、应变正确。

2 从意识上控制传染病

在传染病发展至今,政府和公众对传染病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加强防范工作。近些年,霍乱、鼠疫、天花、斑疹伤寒以及黑热病等等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但这类烈性传染病目前能够得到较好控制,而脊髓灰质炎、百日咳、麻疹以及白喉等等传染病能够得到基本的控制和消灭[5]。这些都依赖于政府和公众对传染病在前期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在防范力量上存在不足。

2010年,山西省疾控中心对全市的医院展开空气监测,数据显示合格率最低仅为30.00%;医院对此缺乏重视,使用过期产品、消毒不够彻底、针灸针未进行灭菌、口腔消毒不规范等等,此外还有无菌物品管理不当、卫生用品没有进行严格把关等,医药废品没有进行合理的管控使得医院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6]。此外还有污水未消毒达标而造成环境和水源污染,使得流行性传染病有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

对此可以看出医院在重大传染病前显得更加滞后和缺失,公共卫生系统需要进行健全和完善,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需要政府和医院进行双向的搭配,从人员物资上进行专款专项整治,政府加大投资,医院进行更高、更严格的管控。此外政府需要对公共卫生法律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和监察,将这类新闻进行透明化,使得广大群众对此展开监督,切实做到钱用在实处,疾病得到更好的管控。

3 从道德上控制传染病

思维模式局限在泛意识形态化,使得科学、理性的决策被阻碍,传染病防治行动快速蔓延。举例来说,艾滋病在国内流行时,许多政府官员和公众都将其视为西方资本主义腐朽之后糜烂之物,当做上天对道德堕落之人的惩罚,甚至有人对此以幸灾乐祸、鄙视之至的情感[7]。这就使得艾滋病在国内的遏制行动缓慢。

借鉴国外遏制艾滋病病毒蔓延的经验,首要任务是对易感染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对其危险行为进行宣传讲解,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泰国、柬埔寨对此采取的措施有:对卖淫妇女进行避孕套的发放,向吸毒人员进行美沙酮维持疗法,对安全套进行广告宣传,在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实施避孕套的放置[8]。现在卖淫嫖娼已经得到严加查管,毒品也得到了严加看管,民众对此已经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这类传染病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借鉴艾滋病的控制经验,未来对传染病应该有更加科学、理智的管控,不可局限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意识处理问题,法律在其中也应该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这类问题应该以法律进行管控,使这类传染病进入科学的正轨。

4 从人治上控制传染病

“权大于法”的腐败掩盖了疫情流行的真相,暗中传播的危险相对增大。国内很早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预防和控制,使得传染病得到很好的消除,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9]。

传染病防治法对疫情其实有很全面的规定,各级政府有关人员以及各级负责人员不允许对此隐瞒、谎报,但是虚报政绩、报喜不报忧等风气使得职能机构对此没有上报意识,继续封锁了传染病的消息。1990年间,农村地区因为贫穷致使农民的血浆被大量收集,使得艾滋病病毒因此又展开大面积交叉感染。就在河南省这类艾滋病重灾区情况下,这类问题一直被隐瞒,就在人民大众安康受到威胁之后,地方官员依旧掩盖病情真相。直至后来,河南省文楼村艾滋病大白天下,政府对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该次卖血的后遗症—患者身上的艾滋病病毒却无法清除。

除此之外,SARS的流行初期政府也对此进行沉默,引发了严重后果。虽然责任领导引咎辞职,为国内的传染病政府机构敲响警钟,但这种警告流于“风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十八大之后,习主席严打老虎和苍蝇,对此这类严肃的风气如果能深入政府官员内心,相信未来能够将“权大于法”的现象有效遏制下去。

5 从制度上控制传染病

社会制度导致城市人口和公共卫生处于较低水平,使得传染病爆发概率更高。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在国内存在,城市流动人口近年来也是区域平稳增加的趋势,对于常住流动人口城市一般以“经济接纳、社会拒绝”的形式。这类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工作对城市的贡献得到了认可,但是在公共卫生和卫生保健上却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持平的待遇[10]。这类人口大都居住在人口密集之处,比如城郊区域,其本身存在卫生环境不够好、居中拥挤的现象,加上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个体防御病预防意识甚少,若在此出现疫情,加上流动人口在经济、医疗保障上相对薄弱,这种爆发性的厄运将使得城市处于恐慌之中。

近年来社保在全国普及开来,流动人口的治病难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流动人口能够购买社保能力的相对也较低,对此城市在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在生活质量上实现同步发展,是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对公共卫生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

6 结语

在公共卫生传染病上,传统控制病情蔓延的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未来还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展开预防,使得传染病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1]王昌峨.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182-183.

[2]张兰.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大家健康,2014(10下旬版):29-30.

[3]陶志霞.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43.

[4]包桂萍.浅谈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措施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5(18):67.

[5]刘发军.基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172.

[6]于英丽.关于我国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及建议[J].大家健康,2015(12下旬版):26-27.

[7]牛玉芬.基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371.

[8]唐敏.基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7,7(6):81-82.

[9]洪春萌.基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2):51,71.

[10]王建霞.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5,28(50):5-6.

R19

A

1672-5654(2017)09(a)-0035-02

2017-06-0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035

辛成杰(1974-),男,山东安丘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工作。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艾滋病监察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