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学生营养改善力度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2017-01-20 21:34胡小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1期
关键词:营养餐供餐营养

胡小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北京 100050)

加大学生营养改善力度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胡小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北京 100050)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梦的实现者。他们的营养与健康,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生长发育、智力与心理的正常发展,关系他们成年后的健康,还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和民族整体的身体素质。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营养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相关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也在2016年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

1 学生营养改善相关政策回顾

1.1 国家层面

1.1.1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为了加强卫生工作在学校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1990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该《条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是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习卫生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九条还写明了“学校应当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营养不良、贫血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近期,卫计委分管部门正在筹划与教育部共同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保障学校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1.2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199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发布了由卫生部等11个部委根据全球首次部长级世界营养大会通过的《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及会议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联合制定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和“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1.1.3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为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分别制定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3]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4]。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第(十四)强调,要重点发展营养、保健、益智、延衰的妇幼食品、学生食品;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中小学生营养餐制度。《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则在第25条“全面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民营养意识”中重点强调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逐步在学校推行营养师制度”。在26条中还强调了要“继续和规范实施国家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等。积极推广学生营养餐,作为国家营养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法规,依法加强管理。力争到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等要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吃上学生营养餐。”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针对儿童青少年重点人群提出了要“着力降低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工作。遏制城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态势。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对教师、家长的营养教育和对学生食堂及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强化营养干预,加大蛋奶供应,保障食物与营养需求”。同时,在政策措施部分还强调要“加大营养监测与干预”、“加大财政投入,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校就餐环境”。同时,还要“抓紧进行食物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适时开展营养改善条例的立法工作”。

1.1.4 国家大豆行动计划[5]经国务院1995年批准,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中国轻工总会四部委1996年3月4日,联合下发的“大豆行动计划”于1996年8月正式启动。以(课间)供应豆奶等大豆制品为主的中小学生营养改善专项计划的目的是探索改善全国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大豆生产与加工的发展,充分发挥大豆及其制品在改善城乡居民营养状况中的作用。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1.1.5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6]经国务院批准,2000年8月29日,农业部、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轻工业局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通知,公布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13年9月起,由于工作职能调整,撤销了“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整体移交给了中国奶业协会。

1.1.6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7]针对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仍然存在的情况,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强调要“加强青少年营养指导,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根据营养监测的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针对性措施。帮助学校普及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及预防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知识。配合学校推广‘学生营养餐’(早餐和午餐)、‘学生奶计划’,降低学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1.1.7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8]为切实改善我国贫困农村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01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办发〔2011〕54号),为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22个省、699个县2 600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个学习日每人补助3元钱;2014年11月开始,提高到每人每天补助4元,每年以200天计。

1.2 部委层面

我国部委层面的学生营养改善相关政策主要有:(1)《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WS/T100-1998);(2)《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WS103-1999);(3)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1年2月12日)国经贸贸易[2001]123号;(4)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2007]214号);(5)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教体艺〔2007〕14号)。

2 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

随着上述各项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逐步落实,学生营养状况得到了不断改善。截止到2016年6月底,全国共1 504个县3 36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9]。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为学生提供的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学生饮食行为不健康等。为此,必须不断加大和全面推进学生营养改善的力度。

2.1 加强学生餐的管理与指导

学生餐,包括一日三餐和课间加餐。国内外经验表明,推广学生营养餐是平衡膳食、解决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为学生提供膳食搭配合理的营养餐是学生及其家长和学校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WS/T100-1998)规定,学生营养午餐,是以保证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为目的,生产单位根据平衡膳食的要求,在严格卫生消毒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符合营养标准的色、香、味俱佳的配餐。

目前,我国的学生餐大多只限于“午餐”。从1987年开始,只是在部分大城市地区开始了“学生营养午餐”的试点工作。2011年底,国家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虽然目前学校食堂供餐占到了74%[9],但根据《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WS/T100-1998)的定义,在质量上还远远称不上真正的“学生营养午餐”,仅是限于让学生吃饱的普通午餐。因此,必须加强校园餐的管理与指导,最终让“学生餐”变为名副其实的“学生营养餐”。

2.2 提高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对学生营养餐的认识

根据(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1年2月12日)国经贸贸易[2001]123号)精神,学校领导要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角度出发,把推广学生营养餐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列入工作计划,纳入教育工作之中。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要将学生营养餐的推广过程作为传播营养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及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要经常陪伴学生就餐,并结合食谱向学生讲解营养与健康知识,及时纠正学生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杜绝浪费,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组织学生分发营养餐,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3 加强学校食堂建设,为学生提供符合要求的就餐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差距也较大。因此,“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议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三种供餐模式[10],各地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供餐形式。

相对于课间加餐的食物单一和家庭(个人)托餐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学校食堂供餐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供餐模式。国际经验表明,学校供餐是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可以针对学生的营养特点,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也是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品质的重要场所[11]。根据全国学生营养办通报数据[9],截止到2016年6月,规划建设学校食堂面积2 600万m2、竣工验收2 483万m2、交付使用面积2 426万m2;采用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的学校分别为74%、24%和2%,学生就餐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

2.4 提升供餐人员营养知识水平,提供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的食物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为学生提供的一日三餐(住宿学生)/单餐(走读学生)食物是否营养均衡,也决定了能否满足学生健康生长发育的需要,但目前我国食堂工作人员不足和技能低下,很难保证学校供餐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11]。刘凯[12]等人的一项调查也发现,高校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67.66%、营养知识及格率为76.68%,而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分为几层”的知晓率仅为31.82%,表明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为此,在学校食堂和餐厅等硬件设施得到完善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人员在均衡膳食和合理搭配等方面的培训与专业指导,以提升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在贫困农村地区的学校,可结合营养强化食品的使用,如营养强化面粉/大米、铁强化酱油和维生素A强化植物油等,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要提高食堂大厨的技术水平,做到科学烹饪,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丢失。另外,还要解决营养与口味之间的矛盾,在讲究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爱吃。

2.5 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争取全社会支持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对教师、家长的营养教育和对学生食堂及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的要求[4],首先要做好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的动员工作,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作用和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保证其健康成长。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不仅是教育和卫生部门的事,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因此,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做到正确引导,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传播媒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6 与有关专项计划紧密结合,更好地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

在实施和推广学生营养餐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7]精神,加快 “学生奶计划”和“铁强化酱油”在学校的推广。可在学生的早餐或午餐中加一盒学生奶,这样既能解决贫困农村地区学生优质蛋白质缺乏的问题,还可为他们补充生长发育所必需、而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钙,以保证儿童骨骼的健康发育。《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综合报告》[13]提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24.7g,其中城市居民摄入量为37.8g、农村居民摄入量为12.1g,所以,“学生饮用奶计划”也可以在城市学校中实施,以解决我国居民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这个最为突出的膳食营养问题。而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推广“铁强化酱油”,可有效地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7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深入开展学生营养改善

世界上许多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学生营养与健康,以学生营养餐为抓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目前已有90个国家先后实施了学校供餐计划,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国民身体素质,也快速提升了教育发展水平[14]。许多国家还针对学校供餐专门立法,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营养改善的稳定开展。我们的近邻日本,还将“食育”与学生营养改善紧密结合。他们在战后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学生营养餐和“食育”等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儿童的营养状况,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较为长寿的国度。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以保证学生营养改善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1]http://www.gov.cn/fwxx/bw/jyb/content_2267011.htm[EB/O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1997]45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1〕86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3号).

[5]http://baike.so.com/doc/669766-708931.html[EB/OL].

[6]http://baike.so.com/doc/6981250-7203965.html[EB/OL].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5]7 号). 2007-05-24.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发办[2011]54号).2011-11-23.

[9]关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6年6月底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全国学生营养办通报([2016]4号).2016-9-14.

[10]张帆,张倩,徐海泉,等.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和运作模式[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418-420.

[11]张倩,胡小琪,赵文华,等.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改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641-643.

[12]刘凯,刘雨欣,高田林,等. 宁夏高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7):787-790.

[13]常继乐,王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综合报告[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30-31.

[14]张帆,张倩,胡小琪,等.国外学生营养餐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8):5-8.

作者简介:胡小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秘书长、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组织完成了《“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和《“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试行)》的起草工作,并负责组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组织完成了“我国大城市儿童青少年饮水习惯的与健康状况调查”等科研工作。主编了《营养与家告诉你中小学生吃什么》、《成长的营养》、《健康校园》、《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和《初中生营养知识读本》等科普书籍。近期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等8项,以及2015年中国营养学会“百名英才”称号。

欢迎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会议主题:创新驱动营养发展—从基础到应用

主办单位: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北美华人营养学会

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定于2017年5月22日-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和讲座,从就营养科学技术理论和创新、营养与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议同期将举行“2017年全民营养周启动仪式”。

大会主要议题:院士论坛、生物活性物质新技术与应用、营养基因组技术与应用、肠道微生物与营养健康、公共营养与健康、妇幼营养与健康、老年营养与健康、特殊人群营养与健康、微量元素与健康、运动营养与健康、营养转化医学、临床营养新进展、营养与慢病控制、注册营养师发展策略、营养食品法规与技术标准、 营养政策和经济、营养与保健食品、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营养与养老健康产业、营养教育进展、饮食文化和行为、营养信息化和大数据、贫困地区营养改善。

论文投稿方法参会报名方法:

请登录会议网(http://cnsc2017.cnsoc.org/cn)在线填写注册信息并投稿。

胡小琪(1960— ),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生营养与健康。

猜你喜欢
营养餐供餐营养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发文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营养餐“溢出垃圾桶”,谁之过
高速动车组厨房布置及设计原则探究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探讨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