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7-01-23 20:46闫艳红
知与行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源话语权话语

闫艳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杭州 310000)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研究专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机制研究

闫艳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杭州 3100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获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多维度地把握其生成机制。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本质上是信息在网上传递的过程,要获取话语权需要把握网络信息传递倾向: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主动索取并存,信息互动式介体优势凸显;信息传递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人文关怀增强;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信息治理需求提升。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特征:稳定性和动态性的辩证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剖析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四个阶段:话语信源内化与外化阶段、话语信道传递阶段、话语信宿关注阶段、话语信宿内化外化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必经阶段,或形成话语信息在话语权信宿多次、多向传播而没有信息最终回收终点的开环型传递。或形成话语信息在互联网上传递给信宿的多次单向闭环型,开环型话语传递和闭环型话语传递也可以同时并存。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在官方舆论场之外形成了话风多样的网络民间舆论场,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显然,获取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已经成为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重要课题。但是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要研究话语具体内容,还要探索其如何生成。而话语权的生成归根结底是信息影响力的生成,“在现代世界上,对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实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2]。为此,在网络语境中,以信息传递路径为主线,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至关重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网络语境

话语权的产生既需要语言,也不完全依赖语言,话语环境是话语生存的土壤,作用不可小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需要与网络语境融合。

(一)网络语境

网络语境是传统语境在网上的衍生与创新,是教育话语使用的环境。既有物质因素也有非物质因素,文中网络语境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网络言语依托的平台,如网站、网页、即时聊天工具平台等信息展现的介体环境,此外还有网络带宽环境。网络语境的非物质因素主要指网络观念、网络法规和网络礼仪等相关行为准则,两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的客观环境。

网络语境是客观存在的,信息在网络上传递的速度和质量受网络语境制约,比如网络物质因素网站的精准推送既能为信源(信息生成者)提供有效的信道(信息发布渠道),也能为信宿(信息接受者)带来愉快的信息获取经历。而网络文化建设质量提升,法规健全,则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空间,减少不良信息对信宿的误导。

(二)网络信息传递的特点

网络语境虽然组成要素众多,客观存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语境不会一成不变,其发展推动信息传递呈现出以下趋势:

1.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主动索取并存,信息互动式介体优势凸显。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互联网上传递主要依托网站、网页形式来展示,网络教育话语输出途径单一,输出和接受不对等,由于言语信息在网上发布后无法对话语受众产生吸引力,不能增加网站或网页访量,话语影响力甚微。但是随着网络硬件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发展,即时沟通和消息订阅成为网络话语受众的关注焦点,虚拟空间即时信息发布渠道向移动端的迁移势不可挡,信息检索式服务如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等相关窗口成为言语受众的关注热点。第38次CNNIC统计消息显示2016年6月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使用率均在80%以上,网民向手机终端应用集聚。

2.信息传递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人文关怀增强。信息传递的粗放型是指教育话语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传递时注重传递信息的数量和受众面的覆盖。如网站建立后话语信息尽量上网,导致网站的信息承载丰富,信息类型、信息发布时间、信息发布数量缺乏系统规划管理,网站的推广也是粗放式管理,对网络访问者的跟踪欠缺。导致话语存在难以曝光,完成不了话语权的转化。但是精准型信息发布却对网络受众的访问习惯进行cookie(备份),凸显网络应用人文关怀,跟踪受众网络话语关注点进而推送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帮助受众完成海量信息的筛选,减轻信息检索时间成本,有利于信息价值发挥,弱化以往信息推送的强制性或价值虚无。

3.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信息治理需求凸显。虽然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超越时空特点让网络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空间,而信息混杂、负能量爆棚也成为其又一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的认知,网络信息语境的净化需求变得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好网络空间信息治理。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如《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首次对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政府监管,为网络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服务,维护其利益。从网民个体角度看,其网络信息服务的使用也会日趋理性,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正视网络语境的变迁,在网络语境中趋利避害,全面把握话语权生成的客观条件,为话语权生成做好外在环境优化。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核心内容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和“话语主导力、控制力、影响力、辐射力、说服力、吸引力”[3]等。话语权生成各要素最终围绕生成的核心内容发挥作用,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生成过程中具备以下特征。

(一)稳定性和动态性的辩证统一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建设的范畴,具有权力强制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形成广泛依赖报纸、书刊、电视、广播等,这些信息传递媒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加上信息撰写者通常来自官方或相关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使话语传递具有相对权威性和稳定性。但是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形成注入很多不稳定因素,如网络技术带来的应用软件和平台的变化、网络智能终端的普及状况等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不确定因素,如话语发布的语境从个人主页式平台、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界面不断演进,方便了网络信息发布者发布信息,也无形中为话语权的生成铺设了路径,导致一些人本能恐慌,对新的网络语境无法较快适应,以致丧失话语影响力。所以网络话语权争夺交锋实际上是技术、互联网逻辑、思想意识流派、权力的交锋,以往的话语权强势不代表永远的话语权优势,话语权生成会应景应情而不断动态调整。

(二)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具有传承性,因为无论是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还是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都会对教育对象产生话语影响力,进而使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内在追求,网络话语权建设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体系的一部分,话语精神需要传承,只是发生话语权的场域变成了虚拟空间。

创新性,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要一改以往单向话语传递的路径,变成双向传递。要求言语内容和话语环境与时俱进,实现“议程设置”相关创新,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常常滞后网络话语的发展速度,比如由于信息交互方式和交互时间成本的变化,话语内容从专业化走向生活化,话语展现体量从系统化走向碎片化。

(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指话语权的来源。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角色特殊,其网络话语权来源主要有国家权力机构赋予、网络平台影响和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国家权力机构赋予的话语权是制度性的话语权,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对话语权的效力起到基础性作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而具有客观性,此外网络技术制约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客观条件。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体现出主观能动性,因为教育者理论水平和网络话语转化能力和教育方法具有个体差异。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具有自身逻辑,按照话语生成环境和生成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话语信源内化→外化阶段、话语信道传递阶段、话语信宿关注阶段、话语信宿内化→外化阶段。

(一)话语权生成第一阶段:教育话语权信源内化→外化阶段

话语权信源先完成内化然后再实现外化。内化是网络话语信源接受国家层面教育思想和内容,并和自身原有的思想观念融为一体的过程,其间新的思想、观念最终转化成主体认知体系组成部分。教育话语权信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获取必须固本,强化教育信源的思想理论水平。内化是教育话语主体的必经阶段,原因有二:

1.内化赋予话语权主体角色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如“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渗透性”“民主性”“主体性”。 而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和索取相对自主,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信息创造能力欠佳,其话语权的获取必将处于弱势地位。必须通过权力主体的系统学习才能承担起教育话语权的主体角色。如主体在获取国家赋予教育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培训,以便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教育话语权身份自信、话语自信。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从本科到博士后流动站自成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主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为话语权主体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以教育宣传部门相关专家学者为主,由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抢占思想意识阵地。

2.内化赋予话语权主体话语鲜活性。由于网络空间思想领域话语权争夺激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占领阵地,资产阶级思想必然会占上风。尽管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各种文件来赋予其教育权利,如教育系统、宣传系统相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件,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教育不乏存在抵触、漠视现象,网络思想形态说服教育更加困难,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行动匮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准确把握信息传递规律,将教育工作做到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党的90多年风雨历程同行,体现着的党性、人民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包含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生成前将网络话语、网络礼仪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完成专业教育内容与网络文化的融合,进而增强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外化是话语信源将自身知识体系向外转化,实现教育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信源外化不仅需要理论功底过硬,还需要教育方法得当,有网络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等媒体的素养。

因此,话语权信源通过内化获得身份的合理性与权威性、话语内容的学术性与鲜活性、教育方法途径的灵活性与时代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外化为教育行动,使其具备有效的教育内容生成条件,为下一阶段的教育信息网络传递打下基础。

(二)话语权生成第二阶段:教育话语权信道传递阶段

话语权信道传递阶段包含了话语信息的发布和推送。发布时信源将信息上网,如发布到网站、网页、聊天平台上等,为信宿索取信息奠定基础,话语信息推送是指将网站等平台信息有针对性地呈现在网民视野。话语信源将教育内容生成之后,网络便成为信息传递的唯一途径,网络信道涉及各种网络和网络应用终端等。网络信道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需要满足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信道安全。具体指信道能确保网络教育话语内容的完整性、可用性、不可篡改性等,这是网络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开放的互联网空间,是网络话语传递的媒介,难免会被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恶意攻击和内容的篡改,要有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准确、通畅、完整地展现。二是信道的针对性选择。由于信道是网络话语权主体和客体沟通的唯一途径,话语信息在哪里传递,传递给谁成为话语权获得的重要着眼点。如果说话语权生成第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说什么”问题,那么第二阶段解决的就是在哪里说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道主要是基于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各种网络接入设备,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用户接入互联网成本将越来越低,信道的管控能力将成为网络话语权争夺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话语权生成第三阶段:教育话语权信宿关注阶段

关注是在信息展现的基础上,网民对信息的关心表现,是话语权奏效的萌芽阶段,可以用网络专业术语点击率表示,点击率是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被点击的次数。当教育话语信息经过网络信息传递渠道,传给各种网络应用终端,在客观上,为教育话语权客体接收到信息提供机会。信宿关注阶段是网络话语权生成的入口,关系到信源发布的教育内容和相关话语能否被话语信宿了解和掌握。当前在网络应用平台中,网民高度关注的内容有网络新闻、网络娱乐、生活服务等,这些内容以网站、网页、视窗等形式展现。网站效果的直接衡量指标是网站点击率,有点击率表示网站内容被网民所点击,点击的需求通常是网民自发生成,带有网民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要在网站上展现,还要被网络信宿点击。真实的点击才意味着信息被关心,否则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更谈不上话语权力。

(四)话语权生成第四阶段:教育话语权信宿内化→外化阶段

这里的内化是指话语权信宿对教育者发布或推送教育内容的吸收和学习,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外化是信宿将教育话语吸收后转化成实际行动,网络信宿对话语权主体发布的信息有了认识并唤起了自己的价值诉求,进而对信息进行互动反应,外化是话语权生成的表现。信宿对关心的信息获取之后,如果引起其共鸣,则信宿对信息互动,如加工后或直接转发到网络空间,如果不能引起共鸣,则放弃互动,或者发布相反的思想意识观念。在此阶段,话语权信宿可能具备双重身份:一是转化为教育主体身份,产生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影响其他网民,这种身份建立在直接教育主体话语影响力之上。二是话语客体身份,指话语对象仅仅处于信息的被动接受层面,信宿对教育话语权不产生认同效果。

这四个阶段是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必经阶段,可以是开环型也可以是闭环型,所谓开环型生成路径是指话语权信源将话语信息在互联网上传递给信宿,这些信宿没有具体指向,是大众的网民,不考察对象的身份、地位、影响力等,只要其看到或听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便完成了话语效力,话语信息可以在话语权信宿多次、多向传播,没有信息最终的回收终点。而闭环型信息传递只针对特殊的教育群体,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以期达成一定时间内某一群体范围的思想教育话语影响力,适合阶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两种话语权生成途径可以同时并进。

四、结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在网络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过程也是话语信息遵循信息论和传播规律的过程。比起其他话语信息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发挥效力产生影响力,话语信源的话语生成能力和网络话语转换能力是核心,在网络信息传递媒介的驾驭中,能体现网络信息传递自由性和导向性,把握量度。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要克服话语权获得的内在制约因素,如教育内容抽象、教育方法刻板、社会自身问题对教育话语权生成的负面影响。要调动话语信宿的话语再生积极性,信宿教育主体性转化,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最大效力。所以要在信息获取和发布高度自由自主的虚拟舆论场占领教育先机,任务艰巨,有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研究的继续深入,以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能力。

[1] 张翔,李庆海.占领制高点 掌握主动权[N].光明日报,2014-02-16.

[2] 张新华.信息时代国际政治的演变趋势[J].国际观察,1998,(3).

[3] 邱仁福.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学术论坛,2015, (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舒婷婷,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论证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6,(2).

〔责任编辑:屈海燕〕

2017-03-17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会2016年思政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SZY-SZ201604zd)

闫艳红(1981-),女,湖北襄阳人,博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64

A

1000-8284(2017)05-0097-04

基金成果传播 闫艳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机制研究[J].知与行,2017,(5):97-100.

猜你喜欢
信源话语权话语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多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广播无线发射台信源系统改造升级与实现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可信度的博弈: 伪健康信息与纠正性信息的信源及其叙事
基于空间差分平滑的非相关与相干信源数估计*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