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7-01-23 18:58方冰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人员

方冰

摘要:企业集团通过各类控制关系联合而成,具有层级多、业务复杂的特点。财务管理内涵丰富,本文从“工作职能与组织架构、集团财务管理问题、集团财务人员培养、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资料管理”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企业集团一般通过各类控制关系联合而成,集团成员单位之间一般通过股权控制形成树状层级结构,企业集团往往业务类型多样化,核算要求差异大,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即要制定相对统一的总体核算要求,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个性化的具体规定,不能简单地套用规定。

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监控,其中会计核算是基础,而财务管理工作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报表分析、价值评估、预算管理、资本结构、本量利分析以及业务评价等,与企业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工作职能与组织架构

(一)科学制定财务工作的职责范围

应根据财务部门的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合理地确定业务范围。如果人员配备不足或者人员综合素质有限,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核算工作中,否则会造成小马拉大车,工作浮于表面不接地气。

(二)突出管理层次

财务高级管理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分工和授权,突出管理的层次。管理人员和一线经办人员工作职责不能混为一谈。管理人员要做管理工作,经办人员要做具体工作,各司其职,管理人员深入一线、越俎代庖,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集权与分权

人员层次多且授权不充分,高层财务主管人员管理幅度过宽时,必须增加对下属的授权范围。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各自都有优缺点,企业集团达到一定规模时,必须进行有效地分权。

(四)授权审批

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图,尽量减少常规工作对管理人员精力的占用。通过建立授权审批权限表,将重要事项和例外事项详细分类,突出管理重点,比如重大投资、重大筹资、重大资产的处置权、资本金变动权、财务机构的设置权、财务经理的任免权及预算的审定权等。要强调授权审批的重要性,绝不姑息拒不履行审计程序的经办人员。

(五)人员分工

在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可将日常报销、出纳、银行对账、开具发票等基础业务做适当集中,产生规模化效应,将集团内所有业务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梳理,打破公司的界线,合理搭配,而不拘泥于单个公司范围内的人员和业务。

二、集团财务管理问题

(一)明确个人岗位工作职责

岗位工作职责一定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日常固定、可预见的工作,不论事情大小都必须明确到人,尽量不含糊其辞,减少出现推委扯皮的现象。

(二)多重领导问题

集团财务管理层级较多时,从管理者发出指令到执行人员具体实施往往要经过多个层次,当出现多重领导时,业务人员应通过临时会议、微信群、QQ群等形式,一次性向所有领导汇报,形成一致、可操作的意见。如果要向多个领导分别汇报,又接到领导不同的指示,必将使下属人员无所事从,降低工作效率。

(三)信息传递

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企业信息传递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信息地实时共享。在宣贯文件、业务培训、规范财务软件使用、明确财务数据口径时,不妨将简单重复的工作制作成图文并茂操作手册,甚至制作成小视频,尽量避免管理者进行简单和机械重复的作业。

(四)外部检查

一般企业都要经历年度财务报表、税务汇算清缴、税务稽查等各类检查。应先转变看法,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财务人员就是在一次次的检查中成长,虽然应对检查压力大、工作量大,往往自身的业务处理水平与检查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但一定要主动应对,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做出改进,不只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次,要真正提高管理水平。

三、集团财务人员培养

(一)集团财务人员不能纸上谈兵

因集团下属公司数量多,业务类型多样。财务人员对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技术特点、重大项目的实际进展了解不多。财务人员与实际生产脱节、纸上谈兵、犯低级错误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只有对生产过程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对公司的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做出准确地专业判断和会计估计从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二)集团财务数据汇总人员不接地气

集团财务管理对集团总部财务汇总人员要求尤其高,他们即要精通下属公司业务,又要有宽广的专业视野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不断纠偏,发现错误。不能沦落为“传声筒”和“复印机”,只是简单地汇总下级数据,批发上级文件,对集团总部财务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必须谨慎选择。

(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

会计人员必须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并形成完整体系,只有具备较高整体素质后再从事具体工作,才能完全胜认。财务知识更新速度快,要保持专业胜认能力,要定期组织培训,不但要定期进行体系性地学习,更要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项地学习,查漏补缺。财务部门内部可组织不同主题的专项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特点确定一个重点攻关方向,实现的研究成果在部门内共享。

(四)工作增加条理性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工作条理化,特别是步骤多过程复杂的工作,要保存好阶段性的成果,不要动辄从头来做,养成写工作日记的习惯,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的过程。针对难以理解的疑难问题,要通过多次学习,逐渐深入认识,直至最终掌握。

(五)职业道德休养

作为财务人员首先必须具有合格的职业修养和很强的责任心,一方面招聘财务人员必须以德为先,德才并举;另一方面要加强后续教育,不妨将财经类法规汇编成册,使财务人员知道某些违法行为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通过警示教育,筑牢底线意识。

(六)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格的财务人员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一定要注意抓好梯队建设,通过薪酬设计、岗位设计和业务培训留住人才,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时,是特别应该引起警惕的。

要坚决进行内部轮岗。通过轮岗有利于全面性地培养人才,减少员工长期从事同样的工作产生的厌倦。越是重要的岗位,就越要坚持轮岗。越是缺乏全面性的人才,就越要经常轮岗。通过忍受轮岗产生的阵痛,减少对某些业务骨干的依赖,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七)重视一线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

从事财务工作必须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一旦出现错误可能会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虽然财务部门一般都设有稽核岗位,但一线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复核人员很难发现所有错误,必须注重培养一线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和自检能力,对自己所做的具体业务有总体上地把握,增强对数字地感性认识。

四、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资料管理

(一)财务资料的归集、整理、存档

财务资料种类繁多,又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税务资料、海关资料、银行对账资料等。应设立专门岗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资料借出与归还的规范,注意文档的保存和索引。在保证会计资料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查询效率。在出现人员更替业务交接时,尤其要注意财务资料的完整性。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

如今会计处理完全依赖于财务管理软件和账务处理系统,集团财务人员较多,业务岗位变动较多时,需要有专人管理财务软件权限分配和变更。

集团财务管理一般涉及多个软件系统,不少财务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只是简单地将财务软件服务器交由信息部门管理。容易疏忽服务器的物理隔离,密码保管等保密安全问题,一旦财务数据存储出现物理丢失,对财务管理将是致命打击,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应将财务管理数据备份保存,建立起灾难备份管理机制。

(三)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协调。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有丰富的接口,企业集团内部可能有多种信息化系统,应做好总体规划,将企业集团管理各类软件尽量集成为同一个品牌的大型管理系统。不同品牌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容易出现非应用层面问题,而底数财务数据的错误和丢失将会对管理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集团财务就像一个大型系统,需要合理分工,精心维护。面对新生事物,要积极改变。必须通过提高每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整体协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