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017-01-23 19:00韩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韩丽娟

摘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八大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财务人员过分依赖于软件系统的统计数据,对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没有认真核对、缺乏分析,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准确。当前,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必不可缺的管理工具,信息化建设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确保医院信息系统能为医院的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成为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公立医院改革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依靠大数据支撑,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质量监管;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下称HIS)的建设是一个巨大而且复杂的工程,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各公立医院都加大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HIS系统已经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现我结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来论述医院在HIS系统建设中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一、目前现状

由于许多医院主管财务工作的院领导多数是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对财务管理和医院信息化工作不是很熟悉,没有深刻意识到医院信息化的本质作用;部分财务人员知识陈旧、管理理念落后;部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控制薄弱,从而导致相关信息失真,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二、财会人员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的财会人员包括会计核算人员和收费人员。不同的人员在HIS系统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收费人员作为HIS系统中基础信息的录入、审核人员,在HIS系统建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出发对系统中信息进行审核。在HIS系统建设中有观点认为,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与区域平台对接,医疗卫生、医保和药品管理等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收费员的工作将会被信息化、自动收费代替,收费员的岗位将会逐步被取消。这一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根据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医院要制定收入管理业务流程,明确收入、价格、票据、退费管理等环节的控制要求,重点控制门诊收入、住院结算收入。加强流程控制,防范收入流失,确保收入的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在网络环境下, 大量不相同的医疗治疗、检查、服务等业务交叉在一起, 医院各个部门的用户共同使用数据库中信息,如果没有人认真审核数据库中记录的收费信息,一旦有缺乏审核的收费信息记录到医院信息系统中,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其他部门也会因不准确的信息而做出不切合医院实际的管理决定;从而影响医院的发展。因此,在数据生成期间的审核把关, 保证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就尤为重要。以住院收费为例:检查、治疗项目使用条码计价收费时,如果医技科室未及时扫描病人的检查治疗单,在病人出院结账前,收费员通过对病人的收费情况进行审核,可以发现这一漏收情况;并通知医技科室及时扫描条码确认收费,减少医院的损失。在HIS系统中嵌入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任何收费员审核过的医嘱、收费记录的更改需要经过收费员解锁;任何出院已结算病人需要更改收费记录(退费或者补收费用)需要先作废出院账单、并由收费员解锁后才能进行,才可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每条信息的真实、准确。

会计人员作为HIS系统数据的使用者,在使用系统统计数据进行账务处理时要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出发,认真核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首先从统计报表的源头出发,与软件工程师对报表的数据来源、统计方式等内容进行沟通,从财务管理的需求出发提出数据统计的要求。例如:2012年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设立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住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款,在2012年会计账套建立初期需要从HIS系统调取2011年12月31日的在院病人医疗款,对于出院日期软件工程师可能会有两个理解:病历首页的出院日期和结账出院的出院日期。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2011年12月31日的在院病人医疗款应该是12月31日尚未结账的所有医疗款,如果软件工程师按照病历首页的出院日期作为统计口径就会造成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期初数不准确,从而以后每期的期末数也不能真实反映期末在院病人的医疗费。其次,在医院内部使用的所有信息系统没有完全对接前,会计人员在每期期末需要将各系统中的期末余额与财务总账中的余额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对药品、卫生材料要对出库情况与收费情况进行核对,对于核对中发现的药品收支倒差、卫生材料溢库情况等,要及时查明原因,对于未确认的收入应及时确认,需要进行分摊的费用及时进行分摊,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的原则。最后,通过对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资产运营指标、成本管理指标、收支结构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医院财务分析考核指标的分析,对于有异常变化的指标值要通过对引起相关指标变化的数据进行认真地核对、检查,以发现是否存在信息录入、数据统计等问题。

三、如何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医院管理者要意识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的水平及经济管理的效益;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和医疗水平。在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培养掌握信息技术、财务知识及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财务人员要有资金成本观念、效益观念、投入产出观念等;更新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观念,通过相关信息化培训,医院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卫生财务信息化人员队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的自觉性,医院财务人员要选取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经得住诱惑的人,并辅助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同时,专业技术的教育不止针对专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对议员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并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监督监管。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应改变传统手工做账条件下主要从事会计核算的工作方式,适应新的会计环境,由核算型会计转向为管理型会计。为医院管理层及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管理理念要跟上时代的进步,业务技能能够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会计人员不能仅仅使用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进行账务处理,更应该能够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系统设置的漏洞,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缺失,对医院管理提出改进医院,为医院减少损失。收费人员应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通过财务知识、物价管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成为系统运行中的监督者,为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提出改进意见,使之能够提供更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四、结束语

在医改的新形势下,医院需要依托HIS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并以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带动整个医院管理运营的信息化,以支持医院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业务、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和医疗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与考核。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05-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7/content_9776.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通知. [2006-06-21]. 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046ff405e88a43b0a8d2911eaa2c798b.shtml

[3]陈宏.对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3):426

[4]马玮.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0):113-115+118

[5]张新艳,张霓.浅谈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1):43-44